分享

【热点关注】计划赶不上变化的那些事儿/马 达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向东播音


无常真是人生常态。就像去年在某个地方的大街上,戴口罩等防护用具,会被认为是“歹徒”、违法;而今年年初,在世界许多地方,不戴口罩会被认为是另类,甚至会被群殴或拘留。曾几何时,领导干部下馆子属于隐私活动,一旦被网民拍下来曝光,会惹来些许麻烦;当下,多地书记市长带头进饭店“亲自”吃饭,还大摇大摆地把照片故意晒到网上,说是带头“拉动消费”。唉!不由地想起一句歌词:“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本来,这个春天里,我预先有着许多自己的“小计划”,怎奈,新冠肺炎一来,这些计划随之也就泡汤了。老话讲,兵来将挡,水来土填。世界不变化是不可能的,个人只能随着变化而变化。故曰:适者生存。如何将这诸多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事儿,成为“歪打正着”的好事,需要更新理念,改变思路,动一番脑筋顺之而改变才行。



原计划春天里出趟国。按照规定,我退休三年后,也就是今年3月份之后就可以因私出国了。原来一位从事书画鉴赏及布展的友人有约,今年四月拟在日本大阪举办一次中日友好书画展,邀请我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其实,我曾经下定决心今后即便能出国,一不去日本,二不去越南。父辈挨过日本鬼子的欺负至今难以抚平心理创伤;30多年前我在云南边境与越军有过交战也不愿意再有接触。那为何又改了主意,决定首选日本了呢?这是由于身边几乎所有去过日本的人回来都说这个国家好:文明程度高,管理井井有条,做事精益求精,环境卫生超棒……既然是这样,我倒想去那里看看,不能盲目塞听,观念与见识落后太多,孙子兵法不是还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至于书画展,能参与一下国际交流也是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计划无法实现,实际上给了我继续充实自己的时间。宅家这些天里,练习书画的积极性一直很高,王羲之、赵孟頫、孙过庭、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丰子恺都是最好的老师,还有网上书画家的一些讲义也看了不少,边看边学边琢磨,自然有所收获。一些书画习作也陆续刊登在北京市委《前线》杂志客户端、***微博发布、《士官远程教育》,以及天津、内蒙古一些报刊上。前几天,军博一位将军还向我征集了两幅书法作品,说是要集中捐赠给湖北人民。这些天,我还利用“我的卧虎湾”微信公众号,帮助所在的老干部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出了15期书画作品集,在出刊的同时于己也是很好的学习提高。两个月,不出门、不会客,没有任何应酬,集中精力干自己喜欢的事儿。这收获比出一次国应该要大得多,起码还节省了一笔开销呢!



原计划今春在完成《1976.红星在唐山闪耀》这本书增加部分的写作后,抽时间写完《笔耕甘苦录》和反映西沙官兵生活,以及其它回忆军旅生活的散文随笔,可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写作的关注力不由自主地转移到这一现实主题上来。从除夕夜开始,两天一篇或散文或诗歌或言论随笔,目前共写了近30篇。除了发“我的卧虎湾”公众号和“新鲜早世界”网络电台以外,还在“冬歌文苑”“我心我书”“南方星闻”等公众号上发表,有两篇还被“今日头条”网站转发。《北京晚报》《北京杂文》《天津日报》《衡水晚报》等纸媒体也相继登载。一首《致敬!除夕夜那些逆行的背影》的长诗,被福建省朗诵协会的老师朗诵,并传到东南网上。特别是一首题为《黄鹤楼今春不寂寞》的长诗,经我在内蒙古军区工作时的湖北籍老首长陈运火将军推荐,还被湖北广播电视台办的“湖北之声”和国家“学习强国”网站转载,由获得央广最高奖项的名主持晓河朗诵,使我的“战疫”主题作品直接进入重点疫区,为湖北、为武汉加油鼓劲,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件事。中国抗击这次疫情的斗争令世人瞩目,每天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发生,跟进写作,文思泉涌,抓住眼前有利时机,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留下时代的印记。至于原来计划写的一些东西,可以慢慢来,有时间腾出手来再写。



在这个春天里,还有参军的日子例行的战友小聚,春节过后我和兄妹在父母祭日或清明节都要相见并一同扫墓,这些显然都无法实现了。怎么办?自有办法。可以网络语音视频沟通。3月1日,是父母双亲的忌日。那天,我们兄妹及后辈在微信圈里语音、视频、晒图,以多种形式,共同追忆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岁月,缅怀他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心血汗水,寄予的无限厚望。表达各自不负父母嘱托、继续奋力前行的决心和信心。3月7日,是我和故乡景县部分战友参军入伍纪念日,分布在河北、北京、山东、辽宁等地的战友一起视频连线,回眸军旅,畅叙友情,互相道一声珍重。其意义远远超过以往推杯换盏那样的小聚,既节约开支,又表达充分,不失为网络时代战友相聚、解除闷念的好形式。
原计划还要去河北一家皮肤病医院看医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后腰部有一小块儿地方,总是奇痒难忍,有时能把熟睡的我痒醒,抹了许多的药水也不管用。通过友人渠道知晓河北有一家邸氏皮肤病医院,治疗皮肤病疗效好,原准备春节过后抽空去那里瞧一瞧。这疫情一来,小区门都出不了啦,与新冠肺炎比起来,我这点痛痒自然也就挂不上号了。只好忍着。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约是一个月前,渐渐地这块皮肤不痒了,到现在一切如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了,可谓不治自愈。妻开玩笑说:“看来,你这病就是对酒过敏,几十天没出去吃喝,皮肤这点毛病自己就溜走了”。一想也是,起码这俩月饮食作息规律,很少喝酒,很少吃辛辣,这对皮肤肯定有益。您说,这不是歪打正着嘛!
这宅家的生活已足足过了俩月,看阵势,不知还要宅到啥时候?越宅,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事儿也就越多。想起来,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2020.3.21-22于北京知行斋
(插图均为作者马达画作)

相关链接:
【热点关注】新旧社会两重天/马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