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看台】片言评诗/杨玉辰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环环紧扣,层层剝皮。这本是文章的表现手法,写诗也不妨一用。赵俊良《调侃国槐绽红花》就吸取了这种手法。首句“惊见国槐绽异花”摆出谜面;“生疑起惑细观察”开始探寻谜底;“红葩抢眼究真伪“,集中对槐树上抢眼的红花进行探究";尾句“原是蔷薇安错家"揭示谜底。顺畅连贯,层层入巷,一气呵成,“安错家”还不失风趣幽默,妙!
△诗贵味道,味贵独特。王兴华的《长城》,其独特在“古"。“万里盘岩"和“千关要峻”固然是古迹之证,而“史记八方颂”和“秦皇百代功"则用古籍古人将读者引入对古味的回顾和鉴赏,全诗古风扑面,诗味敦厚,跳出一般写景的套路,使全诗洋溢出一种古色古香之味。
△诗中引进古诗名句,并为古诗句赋予新意,为我服务,这是一个成熟诗人的常用技巧。卢冷夫《初夏感事》吟道:“自酿心中一杯酒,谁人月下愿同斟",原脱胎自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坐无相亲",然而这里的酒是“心中酿"的无形之酒,“独酌”也改为二人“同斟",这就独辟了另一种诗境,赋予它新的含意。

△拟人,是诗歌的常见手法。张传启在《喜鹊筑巢咏赞》中,把一对筑窝的喜鹊当作勤劳恩爱的夫妻。特别是尾两句"惊嗟建造功夫妙,更喜持家品次高”,不仅写了喜鹊的建造功夫,还写了他们的品行风格,完全把鸟当人写,并从中波取对做人有益的营养,实乃妙极!
△常人观物,平视居多。而诗人观物,常俯视或仰视,如此角度一变,感受也便刷新了。廖翌湘在《联合梯田30行》中,从高空鳥瞰梯田,于是,诗人看到了一个常人看不到的景物:“天地间空出一架巨琴”。有了这架巨琴,也自然有了关于下面“弹奏“的诗一般的想象了。可见,角度之变是引发诗情的妙招之一。
△想象出诗。毛主席说过,太现实就不能写诗了。写实只能出新闻,而写诗则要借助想象。青苗在《初夏》中,从“执着的晓梦"中展开了浪漫的想象:“种植一束阳光吧,在阳光里开出花朶,在花朵上倾情诵歌”,这种奇妙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经过诗人奇幻般的想象,新的景像、思绪、情感油然而出,令人耳目一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