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疑云1之世宗与太祖的南北之争

 历史烟云阁 2020-09-16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突袭契丹,一举夺回三州两关,正待一鼓作气夺回幽州之时,柴荣病逝。这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遗憾的同时也留下了无限的猜想,人们由此认定柴荣在世一定能夺回燕云十六州一雪前耻,并以此否定宋太祖赵匡胤的先南后北的策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若想弄清楚两者谁对谁错,那就必须从大历史大战略的角度去剖析,才能看清真相。

唐末时期的疯狂割据

时代是具有传承性的,所以才有有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唐末五代的并列之说。想看清楚宋朝,我们首先就要弄明白五代是什么样。五代是一个好勇斗狠,文风扫地的时代,军人政治导致国家根基极其不稳,往往一次兵变或者一次突袭就可以摧毁一个国家,因此五代人打仗喜好奇谋妙计和突然袭击,以进为荣,以退为耻,柴荣也不例外。

柴荣通过一次精心计划的突袭让后人以为夺取幽州轻而易举,而他之后的太祖太宗能力不行才导致无法收回幽云十六州,其中让人最诟病的一点就是赵匡胤没有趁辽国睡王耶律璟执政的有利时机一举收复幽云。

事实上一个国家的运行并不是只靠君主,主要是靠执政的大臣们。例如明朝皇帝个个奇葩,但是整个朝廷却可以正常运转。后来赵光义趁辽国主少国之时北伐,却被萧氏、韩氏、耶律氏三族打败,跟皇帝是谁也没什么关系。睡王昏睡之时,辽国无所作为这确实是一个好时机,当柴荣夺取关南地区,睡王被一巴掌打醒了,立马宣布率兵南下增援,如果柴荣没死即将面临一场和辽国的举国大战,关于这个后果柴荣并没有想过。但是,赵匡胤想过。

北宋开国时的东亚形势

赵匡胤继位后,也感到来自北方的强大压力,也让部下策划如何夺取幽州,希望通过一次军事突击,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然而,赵普一句“谁又能守”,让太祖放弃了北伐契丹的想法,专心于先南后北。

赵普的话看似简单事实上包含了很多信息,打幽云容易又该怎么守?必然要在北方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派重臣驻守,这无疑会极大影响统一进程,甚至可能因为投入过大,造成边将力量超过中央,再次形成尾大不掉的藩镇。事实上,即使攻幽州也是件很难的事情,太宗集全国统一之力,宋辽大战尚且二十年不休。面对一个处在上升期的辽国,宋不并具备一举打垮辽国的力量,一旦与辽国爆发全面战争,必将是一场长期高强度的战争。统一的宋朝尚且不堪重负,一个积贫积弊的后周根本没有这样的力量,难免覆灭的结局,其为宋朝打下的基础也将付之东流,中国可能又要多几十年的混乱时光。

赵匡胤去世时的东亚局势

雄才大略的柴荣死了,虽然让后人不免遗憾,但是睡王又陷入了昏睡,给了赵匡胤整合国力,改革制度的时间。然而赵匡胤的死,才是宋朝无法收复幽云的真正原因,他死后的宋朝一直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恢复了五代军人的特性,一次又一次走上军事冒险的道路,最终走向崖山覆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