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洋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

 阿里山图书馆 2020-09-16

爱乐评

 "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文库"系列 (九) 

吴梦非 (1893-1979)

从一千八百八十年到八十九年的时期,把欧美各国艺术的发达的情形,很仔细的说明,这事不但为本篇所不可能,而且也不必要。德意志国艺术的发达,比较它国为迟些,阶段很为明确,所以我们不妨取他做代表,来说明从1880年代到1889年代西洋艺术发达的概况。

一、德国之一般的开化状态

普法战争告终的时候,德国一般人的“物质的生活问题”差不多成为当时各问题的中心了。那个时候,道义的观念,已经不能够束缚人心,国民生活,仅见分裂而不见统一,内政被各种党派所左右,主人和仆婢,“终日游荡,反能过好的生活的人”和“终日勤劳,而不得一饱的人”之间,便只有嫉视,没有谅解,只有反目,没有融和的余地了。一方面因蒸汽和电气等的应用,一般人都从事于单调而少休息的劳动,社会上一切的现象,都受了这一种的影响,呈相互分离或排斥的倾向。艺术发达上所必要的“精神的一致”和“内部生活的统一”这几个条件,连做梦也不能达到了。结果,人们都因生活太过“不安”和“不和”的缘故,便不期然而然地发生了一种“翹望新世的情态”了。

二、科学和艺术

十九世纪的思想界,有一种很显著的倾向,就是偏于“思索的”这几个字。这种倾向,在德国为最著;康德的哲学发生以后,人们便越发耽于思索了,觉官的直观,于是乎一些也不注重了。当时的人,又很崇奉历史主义,对于任何事物,必先把“合于从前与否?”这一句话做标准,思考一番,然后去作评判,谈谈和现实生活没有关系的问题,一般所谓学者,都摇头摆脑地自鸣得意。各种学问,差不多成为各个专门家特具的东西了,各人跼蹐于一个小天地之中,自己的领分以外的东西,一些也不晓得。所以在科学方面,要找到一门各种知识相连络或统一的,事实上是再也做不到的了。

但正当那个时候,自然科学和医学,却渐次发达起来了。这二门都可算是实学,不但和“徒泥传说,漫逞独断”的东西,大有天淵之别,就是和精神科学比较起来,实际上的效能,也要来得大些。所以他俩很能够和当时的物质的时代思潮相适合,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所谓科学,大概总是指自然科学讲的。

当时科学界的情形,既如上述,艺术界的情形,我们也就应当把他说明一下。当那时候,艺术正和科学一般地处于孤立的状态中,和人生一些都不发生关系。崇尚模拟,没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气韻。一般人称十九世纪为工业的世纪,电气的世纪,蒸汽机械、世界政策,人民政策,交通、科学等世纪,而不称之为艺术的世纪,大约就是为了这个缘故罢!

绘画、建筑、工艺、当时也被历史主义所束缚。“这属于古昔的何式?”“这属于中世的何式?”,人们在看见了一个作品之后,首先发出的疑问话,一定不出此类;泥古的一斑,于此可见,国民的生活的没有基础可言,我们也可断定的了。

艺术方面之所以弄到这样地步,大概由于一般人具有下述一种根本的错误所致。就是:“不明白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仅晓得模古为尚,”所以这一种错误的纠正的一天,便可说是艺术的进步开始了!

三、教育

起于七十年代的历史主义和知力万能主义,在实际教育上的影响,便是:各学校里,都因此而发生了一种偏于知力主义的倾向了。老师和学生间,以知识材料的授受为唯一的满足,“知就是力”,这是当时各种学校门口所揭示着的大方针,着重记忆,不尚活用。这种弊病,在当时世界各国中,以德国为最甚。

当时文学衰败,文艺上的发表减少,国民的艺术的天禀,为知育所蔽,图画等等虽列入教科目中,但没有艺术教育上的意味,一向不被人重视的临画法,他却奉为至宝。而艺术史这门功课,在人道主义的学校和高等女学校里,虽然都有,但仅把艺术的概念和本质,系统的授与一般学生罢了,艺术品之实地的观察,从来也不曾有。“用艺术来陶冶人格”这一句话,当然是无从说起了。总而言之:教学生用耳朵来研习艺术,是当时教育界关于艺术教育的最大误谬,这是我们所不可不了解的一回事。

原载:《民国日报》·《艺术评论》

1923年7月16日,第13期

本期编辑:孟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