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散记1●行李

 运河儿女 2020-09-16

不知道怎么写这次云南的旅行,十五天时间,感觉经历很多,过了很久,又好像一眨眼间功夫,我又回了扬州,回到原先工作生活的轨迹。回来后,我有些不适应,无力感不时出现,甚至在第一天中午饭时间,产生了辞职离开的想法,幸亏及时按住。

不过,既然出走了一趟,看了那么多美丽的景色,遇见了不少好玩的朋友,应该留下点什么,作为纪念,供以后回味。

故做此,命名为“云南散记”。

                         ——前言


 

出远门的前一天,我在纠结带什么书随行,恰巧晚上和郭郭姐妹一起吃火锅,郭郭的妹妹送了两本大冰的书给我,一本《阿弥陀佛,么么哒》,另一本《乖,摸摸头》。瞌睡时送枕头的大恩,不亚于雪中送炭,高兴同时,我十分感动。这个有心的姑娘。


这两本书曾听朋友提起,一个是韩姐,说大冰的书不错,还有是羽均,在书店聊起读书的话题时,她说自己读过《阿弥陀佛,么么哒》,很赞,要我有时间一定找来看看。

人和书之间,就像人与人之间一样,是讲究缘分的,缘分到了,你会遇见那本书,或是翻开那本书,缘分没到,就算是在你枕边的书,也不见得你会读下去。现在,我和这两书之间缘分应该是到了。

虽然是半个月的外出旅行,但只有半个背包的行李:一套换洗衣服,一套篮球服作为睡衣,两本书——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和大冰《阿弥陀佛,么么哒》,还有一颗石榴


多次出远门,知道旅途中带本合适的书是多么重要。大冰的书偏小说类、情感类,比较容易读,再加一本里尔克的偏哲学的书,容易引人思考,一难一易,一通俗一深邃,配合起来是最好的旅伴。至于其他行李,我倒没有要求,一套衣服就够。

有些人旅行喜欢旅行箱、大包小包的,带上所有熟悉的家当,以便让旅途像家里一样舒适。这也是种选择,不过对于我来说,既然是出门,最好一切从简,简单到提溜个包随时能走。有些东西实在旅途上需要,找个便利店买就是了,去的都是有人的地方,买东西还是方便的


记得以前大学时出去旅行,还会在包里的不同角落、各件衣服口袋里塞上钱,把出行要花的钱一次性带够,以防外地取钱,白白浪费手续费。现在有微信钱包、支付宝等网上支付平台,其实带个手机就够了。在南京登上飞机的时候,我口袋里只有200块钱现金,淡定地飞去昆明。当然,出去多了、久了,你发现就算口袋没揣什么钱,都敢跳上火车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你可以凭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挣钱攒够前往下一个地方的车票。这又是旅行的另一境界,我曾无数次幻想,但终究不曾实现。最大的功绩是在海南待了半个月,没有住过一天的宾馆,全是住在当地人家里,效仿古代书生进京赶考时的投宿。那次的旅行为期一个月,才花几百块钱,基本是公交费用。


余国煌,海南旅行照 

因此行李,简单就好,我倒希望下次旅行能带上我的吉他,还有弹吉他的技术

选自余国煌《云南散记》

余国煌,男,江西安远县人,现供职于扬州某单位。喜读书,偶有文,希望能自己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雅致地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