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逛纵棹园

 运河儿女 2020-09-16

秋晨,走北河之滨。绿叶渐黄,清水如初。期间偶遇晨练的熟人,偶尔也会遇到随主人漫步的爱犬,黑白花色不一,大小肥胖迥异,也是可爱一族。

行车再去纵棹园。多日不去,呼吸那里的空气也很美。当地人一般还是称呼此园叫公园的较多,一是纵棹园音难读,二是意难解,三是纵棹园背后的故事难晓。非经一般研读,难以窥斑见豹。

家乡歌手赵天甜一首《成都版宝应》,把纵棹园唱得火红了半边天。原来知道宝应有个八宝亭的人,现在居然还知道宝应有个纵棹园。阅览经典,不就是在戚家汪的一泓小水里划划桨走走船嘛,好像并无动人的传说。

这个纵棹园可不一般。园子的主人姓乔,叫乔莱,康熙年间的进士,家族自山西转苏州入宝应,明末清初两代三进士,入贡生数十,入仕达百,已成宝应的名门望族。

乔莱为官,本以撰修《明史》、《三朝典训》为己任,后因里下河水患河工之事卷入政治纷争。虽然因胸襟开阔让人起敬,也因此触犯权贵遭人排斥。纵棹园便是乔莱息影官场、隐居田园的去处。竹深荷净之堂,剪松阁,津逮桥,乔莱当年走过的足迹,我们现在照样拿着手机,看着微信,东施效颦般地走过。只是现代社会难以静心读书,难以让我们宁静自己的心灵。

乔莱在竹林深处借修《明史》的东风,为宝应重修了《宝应县志》,其功当与浙江余姚人士闻人诠编写的史上第一部《宝应县志》一样,是乡人的荣耀。闻人诠编撰的志静静地躺在宁波的《天一阁》,乔莱的影踪却留在了《画川书院》和他在射阳天平的乡间田野。

走出纵棹园,门口有几个鸟友,在桂花树下挂着几个鸟笼,他们每天陪伴着自己心爱的小鸟和他们的鸟友,这里便是这个人群的生活的一部分。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八宝亭》的亭子就在鸟笼向北不远的高台上,《画川书院》也依水而居。晨练的人们神情安详,唱曲练舞的人也轻吟舞袖。

这才想起,园子的主人建园之愿望,也是息影官场,田园归隐。今日如此风光,此处甚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