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9梅香扑鼻自苦寒

 运河儿女 2020-09-16

梅香扑鼻自苦寒

周以耕先生的过往可谓历经苦难,但他坚持不懈,用辛劳的汗水和智慧的头脑,终使自己事业有成、人生苦尽甘来。验证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的道理。人到晚年,著书一部,将传奇留给所有人。

《已耕岁月》一书既是纪实文学,也是过往岁月,是主人公的励志传记。8岁开始做手工活,13岁便经营起小生意,幼年艰苦的生活环境培养了主人公坚韧不拔的品质;17岁参加工作,到了离家60里路的广洋湖畔;每月还从13元的工资中寄5元钱回家资助妹妹完成学业,从此担当与责任伴随他一生;追求梦想,主人公坚持学习,女儿出生,他尚在夜校的课堂中苦读。勤奋与成功伴行,万分艰辛终圆大学梦;人到中年,立身商海,摸爬滚打,历尽困苦,创出一片新天地;壮年坚持不懈,年过五旬,激情招商,912天拜访商客过百,联系电话上千,招商行程足万,收获的项目更是超越亿元。先苦后甜,主人公用勤奋耕耘换来华丽转身;主人公倾心育女,依靠知识的力量终使教育部门改弦更张,让包括女儿在内的20名被挤掉研究生学籍的考生重新踏入名校校门,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一把正能量。

阅读《已耕岁月》,犹如在看一部人生传奇的电影大片,其中的情节不禁让我联想到自己的以往经历。

大学毕业后,我经历过三个工作单位。2012年的夏天,在一个工程监理公司做监理员,与一线的建筑工人工作、生活在一起。磨损的安全帽、浸湿的旧汗衫、破洞的长裤与沾满泥浆的军工鞋,是这帮来自五湖四海的粗犷男人最经典的模样。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再湿,轮回数次,脖颈处的盐霜结了一层又一层,工作量之大、之辛苦不必多言。但晚上收工后,闲暇时与妻子、儿女通个电话,一个个膀大腰圆的北方大汉,笑得像个单纯的孩子,脸上的褶子挤在一起,似乎要挤出香甜的蜜来。一个笑容解除了所有的疲惫,这源于工人们心里对家人淳朴的爱。

一年后,我去了盐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处工作。管理处有位名人科长:秦以培,江苏省劳动模范,盐城市技术工人带头人。令我记忆犹新的是,秦科长在工作中总是冲锋在前,最脏最累的活抢着干。一次防洪排涝任务中,清污机从河里打捞上来一头死猪,臭气熏天,卡在了传输带中间。当在场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秦科长爬上传输带又是拖又是抱,把腐烂的死猪拉出来,传输带得以正常运转。秦科长经常提到母亲教育他时讲过的一句话:“年轻人吃点苦、受点累,睡个觉,第二天精神又来了!”所以,在单位多吃点苦,又有什么呢?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秦科长对“勤”的理解和垂范。

而现在,我就职于宝应人社局社保大厅。这是一个没有太多体力活,也不会接触“脏乱差”的工作环境,但我们的工作既要“动手动腿”更需“动脑动嘴”。一天的工作下来,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与群众正面接触,遇到的面孔各色各样,涉及的问题也“多姿多彩”。作为服务群众的排头兵,热情与耐心是我们的宗旨。而我的直接领导,祁惠宇主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用行动做出表率。每天上班,他首先去的不是办公室,而是一楼大厅。面对群众的咨询,一遍、两遍、三遍,遍遍都不厌倦。尤其在退休老人面前,更是热情有加,常常受到老人们的称赞。作为业务骨干,工作上的疑难杂症在他面前总能迎刃而解,可谓是发卡工作甚至整个社保大厅的定海神针。祁主任集年轻、热情、智慧、吃苦耐劳于一身,在这样的领导带领下,社保大厅的服务水平一定会越来越高。

古人有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催人上进的鞭策之绳,是助人成功的试金之石。生活不是幻想的那么圆满,真实的四季也不会只有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要品尝苦涩与无奈,要经历挫折与失意。应在苦难中寻找奋斗的源泉,在苦难中觅得破茧而出的喜悦。漫漫人生路,吃苦并不可怕,受挫也无须忧伤,只要心中的信念没有萎缩,沿途的风光便各有各的精彩。

梅香扑鼻自苦寒。让我们经历苦寒的磨砺,阅历的厚积薄发,定会有人生的梅香扑鼻而来、满园的春色为我们绽放

宝应县人社局信息中心 丁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