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一布衣‖从赞白杨唱白杨到哭白杨(外一篇)

 运河儿女 2020-09-16

从赞白杨唱白杨到哭白杨

小时候我老家没有白杨树,屋前后尽长的洋槐树和柳树,吃着有点甜的槐花,那季节有吃不完好零食,伴着我们童年和少年成长,自从学过了茅盾散文《白杨礼赞》后,我对白杨十分敬佩,因为它象征着黄士高坡西北方的农民,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八十年代听过郁钧剑、阎维文唱过《小白杨》,对白杨更加崇拜,信念中,真想和小白杨一同成长。随着改革开放,抓经济,促生产,砍掉了各种原生态树木,统一种上小白杨,有的人家不种粮食,良田里全部种上小白杨。

现如今,我们经济是上去了,环境是严重污染了,有谁能在周边河里喝水,今非昔比,我不知道比什么,拿什么来比,这季节你外出,敢不戴口罩,赤裸膀子痒得难受,眼角发炎,朦朦朦胧胧,心急烦躁。我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到了叙事长诗《六月雪》,我悲愤流下了眼泪:不忘国耻,警钟长鸣。

现在我们这里每天在下《五月雪》五月杨絮满天飘,惹得行人戴口罩,赤膀怕痒眼朦胧,外出着实太烦躁。保护环境,爱我家园,抵制种植杨树,布衣老人倡议!

2019,5.12写于扬州

我的母亲和重孙辈合照

母亲

小时候在外贪玩,

母亲总是让我回家,

那是避风港湾,

在家里她放心。

长大后,每次回家,

问寒问暖,

离别时母亲总是千万叮嘱

我总是长不大的儿子。

我有儿女了,母亲老了,

认不识人了,

每天念道着回家,

家是她的归宿。

如今母亲走了,

我的家又在那里,

遥望那天空,

含着泪,

唯有看碑像。

难报母亲恩!

布衣写于清明节前!

作者简介

天一布衣,真名陈必良,江苏盐城市滨海县人,1964年生人,学历大专,爱好趣味文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