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题综述】师恩难忘秋为期/主编

 运河儿女 2020-09-16

《宝中校歌》歌词如下:


为国储英才
氾光西涌,射水澎湃,川流何壮哉!
臧陈为烈著,白田风气开,景仰先师励吾侪。
鸿词讲说,树立模楷,为国储英才。
泮池水泛绿,桃李盈庭阶,春风得意好培栽。
怀尔多士,努力勿懈,弦育相与谐。
中外学识如烟海,知识宁有涯。

【运河原创】宝中校歌得传承/杨念珠(点击链接阅读)

难忘师恩秋为期

          ——主题综述

文/主编

秋风起了,热烈的盛夏已然谢幕。金秋九月,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教师节。最难忘的当然是“师恩”! 

秋凉如水,而今秋的炎热比以往退却得更慢一些,我们保持着一样高度的热情来礼赞世上最纯真的情感——师生情,用饱含深情的浓墨重彩,书写最美的文字,畅言“师恩如海”!

2016年至今,“运河儿女”《致教师》系列,已刊发几十篇文章,其中有近期“难忘师恩”主题文章十五篇。

一朵云的缓慢,让天空静了下来。找一个时间,我细细地品读着“难忘师恩”主题系列文章,从开篇《我的为人师幸福感》到最后刊发的《我的老师韩大杰》。然后,对照着这几年运河儿女《致教师》系列文章,做了一些梳理和解读,感觉到今年这个主题系列的十几篇文章更为宽泛,更有亮点,更有特色,更可圈可点!

夏顺发老师的文章,是今年“运河儿女”“难忘师恩” 主题系列文章的首篇,他和刘文静老师一样,都是以“为人师”的身份向我们展现了“老师”这个简单称呼的普通而伟大、平凡而崇高。为人师,满满的幸福感,无上的成就感,跃然纸上!

亦为人师的李志红老师,用真挚的师爱,以真诚的“歉疚”为文,用直白的表达方式说出了五个以上的“假如记忆能够删除”的句段,其言也善,至真至纯!孩子是最纯洁而善良的,哪一个亲爱的老师忍心地伤害,话说回来,“严师严厉也是爱”啊!

刘文静老师的《写给木木》与木木写的《我的三位英语老师》,是未有先例的师生互文!互文同窗口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谢谢你,老师”。青青写得很直白,文字通俗易懂。从内心深处所所勾画的老师形象也很鲜亮,抚昔忆旧很是打动人心。她的文章不长,道出了普天之下所有学生的心声,触动了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所以这篇短文的阅读量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已过两千,创系列文章之最!可见,文贵真,情贵诚,天然去雕饰,最好!

风铃,用诗词歌赋气质的文字,以《阳光般的温暖》为题,从不同时空维度写恩师,其言也美,其情也淳!

木木写“三英师”也说了:对恩师就有从“不友或恶”的初感,被渐渐温暖感化的“逆转”,师恩如春雨柔风,滋润细无声!

清新书香、芝先、杨祥云,还有何平老先生,他们都历世事沧桑,阅人无数,然以年长者写恩师的文字还是那么情感丰沛,鲜活灵动,让我们穿越时空看到那个久远的浓浓“师生情”!

黄凯音,是我们运河儿女难得的文友,他用“书信”的方式为文,用“三昔”为句段,向对其人生成长有重要影响力的“摆渡人”——恩师倾诉了无限感激之心声,也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

为吾师者吾敬之,人敬之,恒敬之。以学生之身言谢恩之言,是“难忘师恩”系列文章的主旨、主流。可喜的是,我们也看到了剃须先生另辟蹊径,以“平视”的视角,通过同学、好友的“师者”身份,记人忆事说“师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文学精品,如同一个全新版的电影,让我们对师恩的感知感激更加社会化大众化宽泛化!

亦友亦师,让我们感觉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高尚道德观念。华健先生写“难忘师恩”,也是我们今年拓展的新风范。这样的佳作,很是难得!

还有收题文章《我的老师韩大杰》,我们“运河儿女”迎来了一位文字老练的创作大家——吴永煜先生,他的文章从细致动人传神的散文到四字骈句的祭文写他的恩师韩大杰,无不体现出永煜先生深厚精湛的文字功底和对师者敬重的深沉感

师恩至爱,无处不在!吴文嵩先生,不惜以冗长之文,以气势恢宏之句段,从传统文化层面,从人文哲学层面,从精神文明等层面去礼赞“师恩”,去感召人性向善的“师恩”,有人评说是“雄文”,也许并不为过!教师“系国,铸民魂”,文嵩先生以为也是当今社会尊师重教所必须的根本遵循!

纵观“难忘师恩”系列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可敬可爱的有血有肉的恩师形象,听到了一个发自内心的至真至纯的感恩心声!无论是专写“吾师”,还是自写“为人师”,抑或他写“师者”,都是可圈可点,可亲可近的!

高梁杆的秋天,一天比一天凉了,而难忘师恩的话题却一天比一天更热烈。我也欣喜地看到,难忘师恩系列文章的“留言板块”,有庆元、尘净、春雨沐青、燕儿,还有夜风等文友们亦文亦析的“精彩评论”!好的文章,有了好的评奖,才更臻完美!

最后,我们《运河儿女》再次感谢各位创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