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浔的雨 逸野文 晓莉朗诵

 逸野诗画 2020-09-16
逸野诗画 诗意生活

南浔的雨
文/图:逸野
朗  诵:晓莉

踏上南浔古镇,雨越来越大。烟雨江南的春季是别有一番景致的,柳绿花红,春江水暖。可是,现如今那娇艳桃红已然是零落成泥,柳絮满天飞的画境也渐次淡了,最终隐入在梧桐树的翠绿背后。明天,2008年5月5日,就是农历年的立夏了。
听说过南浔的与众不同。这个南宋淳祜季年(1252)建镇,至今已有740多年历史的江南小镇,在太湖南岸的水乡深处,柔美如在水一方的佳人,自古至今,吸引了无数的眼眸。



走在南浔的石板老巷,看粉墙黛瓦,翘角飞檐,观石桥如虹,庭院似画,不期然间,已经走进了历史,待那木船悠悠然从小河搖过,思绪也被摇得很远很远。直到浓郁的酒香肉香自小巷深处飘出,才蓦然回到人间烟火的现实中来。
无法不想起凤凰、丽江、同里、婺源那样的小镇,它们委实是有很多的相似的。历史故事,文化积淀,建筑风格,人文特色,每一个保存下来的古镇,都是离不开这些的。然而,走在雨中的南浔古镇,我是知道有一些不同的。天不高远,却空蒙;水不澎湃,却温柔;就是那河边的垂柳,也是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水边的小饭馆坐下来,喝上几杯浔酒,听那丝竹声细,吴侬软语,心里唯一期望的,就是长醉不愿醒了。



百间楼、小莲庄、张石铭旧宅、嘉业藏书楼、张静江故居等等,南浔的名胜古迹随处可寻。我最喜欢的,是百间楼。百间楼位于镇东北侧,沿老运河东、西两岸建造,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他家的保姆仆人居家而建。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称”百间楼”,这一名称一直保存至今。百间楼的特色是依河立楼,顿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
喜欢百间楼是因为它完好地保存了原貌,河两岸的建筑古朴而雅致,秀气而庄重;不见林立的店铺,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居民们悠闲地生活在那里,长廊里尽情玩耍的少年,河边的洗衣妇和打水的老汉,空气中飘散的饭菜香味,电视里传出来的评弹说唱,所有的一切,都洋溢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五一假期刚过,游客寥寥。何况,这样的雨天,风斜斜地吹过,一阵阵的雨打在脸上、身上,即便是快到立夏了,也依旧是寒气袭人的。心,难免伤感起来。在这样春花落尽雨冷风寒的季节,怎能不伤感呢?我是明白的,有很多人到这古镇来过,很多人从古镇的石桥上来来往往,春花秋月,岁月蹉跎,有谁能长久地停留呢?又有谁,能永恒成故事里的风景呢?犹如那穿过古镇的河水,悠悠,幽幽,经年累月;而那临河照水的人儿,绝不是宋时那一位了。
我在看风景,风景里的那些人,也在看着我。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是谁的风景呢?


逸野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简介。谢谢!逸野微信:gxiyiy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