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涛谈,“文涛说”系列微课的缘起

 简小妮01 2020-09-17

喜乐文涛

I

TRUS

我跟大家聊一聊,讲这一系列的课程的初心吧!

我经历了很多财富,包括在灵性的学习中,我身边有很多人对财富有很多的困惑,“你看我也学了很多的理论,也上了很多的课,财富怎么总是没有显化呢?”总是会觉得还是很穷,甚至还有负债;我身边投资圈里,有负责的人也很多,经常跟我交流,问我问题的时候,我就会有很多的感悟:就觉得这么强大创造力的人,居然被束缚在这个小小的身体里,束缚在他自己头脑的牢笼里头,左右冲突,不得解脱。

尤其是看了很多人学习之后,反而更加限制自己。我经常跟朋友分享,说这种叫双重伤害,就是在没有学这些东西之前,不开心也就仅仅是不开心,学会这些以后就觉得不开心不对,一边不开心,一边还评判自己不开心。

这个比不学灵性之前还痛苦,再加另外一条伤害“我不开心,我就没钱”。因为老师说了,开心才有钱,这下完了,对吧!一个不开心,第二个评判自己不开心,我不应该不开心,第三个还担心,“不开心以后就没钱了”。这样一层一层的框住自己,所以,后来我在群里分享,题目叫《尽信书不如无书

意思是说,学一个东西是学以致用的,就是你要把它用出来,不是学东西来更多的限制自己,更多的框住自己,如果你这样,学一个东西框一下,学个东西框一下,到最后学习的越多,你就会觉得越累,限制越多,条条框框越多,倒不如什么都不学,洒洒脱脱。

我不开心就是开心,怎么滴吧,我有一个分享是《如何清除对自己的评判》,so what?对吧,又怎么样?我现在就是不开心了,怎么样?我现在对钱就是有点匮乏,怎么样?我去创造就好了。

你要知道所有的东西,科学也好,灵性也好,都是来服务你的,都是来服务你这个尊贵的身体,尊贵的灵魂的,它不是来限制你的,不是来框住你的,是让你得解脱的,所以我们学的佛家、道家,基督、耶稣,所有一切的东西,都是来让你去解脱的,求得大自在的。

老爷子(彼尚老师)说的那段话,让我触动很大的,“佛不要你皈依,只要你欢喜”,就是你开心就好呀。

所以,后来我就有一个想法,把我的一些感悟,分享给大家。这样,大家会举一反三,或者去掉一些不该有的限制,让我们回归生活本来的样子,回归财富原本的样子,我们去看到它,去享受它。

那分享就有很多的方面了,对吧?有财富,情感,健康,这些东西都有很多想分享,但是有一条,我们都很喜欢钱。所以,我觉得ok,那我们就从钱开始讲起。

我在投资里面有一句话,叫财富之门请进来,觉悟之门送出去。大家都喜欢钱对吧!好,其实,从钱、从财富的门走进来的人,最终你会发现自己要的是觉悟和自由。当你悟到了很多东西后,会发现钱是顺带的,同时,你的关系,健康也会很好,因为你觉悟了、觉醒了,看到了世间的实相。你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个开阔的视野,怎么都会得到很多钱,怎么都会开开心心的,很多人都会爱你,你的生活、身体都会很好的。

在后续的课程中,我会有针对性的讲解一些话题,更接近于生活,更接地气,甚至我可以用自己的强项——科学的方式,来告诉大家,灵性学习中的一些概念,一些道理。最终是想破除一切的限制,让你去享受金钱,享受丰盛。

人活着就应该有钱,你活该有钱,活着就该有钱啊!同时,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挺忐忑的,准备了一个多月,因为太多要讲了,太多想跟大家分享的,就在不断的(梳)理。

我是完美主义者,又怕自己讲不好。就觉得一定要讲好, 这个想讲,那个要说,就有点左右纠结。后来,在准备课件的时候,有一些顿悟,收获是非常大的。今天下午,在跟老婆聊“太感谢了”,我在准备的时候,真得收获非常大,真得很感恩各位,让我有这个机会去表达,让自己去学习。

因为,最开始真的觉得,我要讲得怎么样(如何好),像谁谁一样,要很有激情,很专业。但是,后来就发现,我只能做我自己,我只能讲我自己,我只能真实的呈现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我只能很用心的做好每一节课。



所以,最后,我给自己定了五个原则。

第一个就是要真实,不哗众取宠,不故弄玄虚,要这么真实的讲出来。

第二个,每次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一个话题去聊它,因为每七天会有一个个案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也会发现一些问题,跟大家去聊出来。

第三个,就是用心做。用心的去表达,用心的去总结,用心的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告诉大家,或者准备一些照片,一些经历去分享出来,因为我知道,我来打造一个用心的课堂就会吸引一批用心的人,去聆听,去真实的生活,用心的生活。

第四个,原则就是,要开心的讲,好玩的讲,还有兴奋度的讲,不能把这课讲得很严肃,很刻板,要好玩。

第五个,所有的教学都是让听众更有力量,而不是感觉自卑,感觉渺小。就是激励人们知道自己内在的力量,让每一个听的人,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振奋的能量。

周一开讲,“文涛说”系列微课,你活该有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