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说 解读一周大事记 2017年12月8日消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推出一项雄心勃勃的联合种子基金,以支持早期大胆的科学想法。帝国理工学院校长爱丽丝·加斯特(Alice Gast)教授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教授,在帝国理工学院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南肯辛顿校区签署了资助协议。 帝国理工学院校长爱丽丝·加斯特(Alice Gast)教授在公布基金时表示: “帝国理工学院与清华大学有着共同的雄心,支持开创性的研究并建立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两所大学都认识到将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想法和合作的重要性。这个新基金将帮助我们的创新学术人员追求雄心勃勃的合作,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教授在发布会上表示: “这个基金将促进两所院校共同应对全球共同的挑战,并帮助解决和缓解这些挑战。” 2017年12月7日,总部位于德国的特种化学品公司赢创(Evonik)宣布其在新加坡设立了公司的第一个亚洲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预计将在2018年开始运营。 赢创资源效率公司(Evonik Resource Efficiency GmbH)理事会主席Claus Rettig博士表示: “新加坡的研究中心不仅显示了我们在亚洲拓展研发的足迹,也反映了亚洲在全球创新领域日益重要的意义。” 赢创南亚太区域总裁Peter Meinshausen说: “我们在中心的设立过程中还实施了一个工作场所战略,以推动积极主动的工作场所文化。这使我们能够建立赢创的全球人才资本,吸引顶尖人才。” EDB主席Beh Swan Gin博士表示: “赢创将新加坡选为这个研究中心的地点,是对我们的研究能力和技能人才可用性的信心。我们期待在这些创新中与赢创合作,其中一个主题是增材制造,这将支持新加坡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努力,并进一步加强新加坡在亚洲和全球的研发和技术地位。” 2017 年 12 月 11 日,巴斯夫宣布一座新的世界级汽车涂料生产装置在上海化学工业区(SCIP)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为1.4亿欧元,是对巴斯夫与上海华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合资的现有汽车涂料生产装置的扩建。 巴斯夫涂料部总裁Dirk Bremm表示: “全球汽车市场预计将继续大幅增长,中国市场是最大的增长驱动力。上海新装置的投产将帮助我们支持客户的增长,积极推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 巴斯夫亚太区总裁(职能管理)、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Stephan Kothrade表示: “随着新汽车涂料生产装置落户巴斯夫在上海化工区的生产集群,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本地生产能力,以支持客户行业发展。巴斯夫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国工业的创新、可持续发展。” 巴斯夫涂料解决方案亚太区高级副总裁Peter Fischer表示: “我们的解决方案先是在实验室完成开发,然后在喷漆房和应用中心进行模拟和测试,最后才由新装置生产。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将上海亚太创新园的科研实力与本地客户的需求及时对接,更加贴近客户。” 2017年12月7日,由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完全织物细菌驱动生物电池,并具有整合到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前景。 由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助理教授Seokheun Choi表示: “这种可伸缩、可扭曲的功率器件可以为纺织生物电池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平台,将来可能会集成到可穿戴电子产品中。对于柔性和可伸缩的电子设备有着明确和迫切的需求,可以很容易地与各种各样的环境整合,以收集实时信息。这些电子产品即使在复杂和曲线形状的基板上使用(如运动的身体部位或器官),也必须可以可靠地工作。我们认为柔性、可伸缩、小型化的生物电池是一种真正有用的能源技术,因为它们具有可持续的、可再生的和环保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