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风华》中的那顿朝堂群殴,只是打死人那么简单?背后的水可深着呢!

 青史如烟 2020-09-17

在热播剧《大明风华》之中,当土木堡兵败、皇帝被俘的消息传来之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总该有人来背锅吧?

很快,北京皇城之内,大朝会上,满朝文武便将滔天的怒火全都倾泻到了宦官王振的侄子——王山身上,奸臣同党,人人得而诛之!

这位王大人顿时悲催了,在朝臣们的一顿拳打脚踢之下,其很快便被活生生地打死在了朝堂之上。

王山死了,尸体随即被侍卫拖走,只留下了朝堂上的那些触目惊心的血迹,这段群殴的剧情让电视前的观众们也过足了瘾,忍了这帮太监们那么久,他们的同党终于被打死了,爽!

恶人被除,正义虽迟,但最终还是到来了,然而在历史上,这段斗殴虽然看起来是忠臣们为国锄奸的义举,但在深层次剖析之下,更是明代朝廷制度内的一场冲突,宦官参政与文官们的激烈反弹,最终以血淋淋的方式进行了一次PK,此番群殴所导致的影响,也深刻地改变了明朝的历史走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历史,探看这段历史背后的制度矛盾。

真实的斗殴现场

历史上的这场朝堂斗殴,打死的可不只有一个人,而电视剧中被当场打死了的王山,如果历史上的他可以选择的话,肯定会选择电视剧中的死法,因为真实的他下场其实更悲催。

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在土木堡惨败、明英宗被俘五天之后,暂摄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在午门左门召开了一次群臣议事会,讨论一下如何应对当前瓦剌进逼的困局,会上右都御史陈镒联合朝臣们上了一道奏表。

这封奏表火药味儿十足,将土木堡失败、明英宗被俘的责任全部扣到了王振的头上,这篇声讨王振集团祸国殃民的檄文,将王振及其同党等人骂得狗血淋头,而王振本人的罪行也在这通洋洋洒洒的笔下,被形容得罄竹难书、人神共愤。

面对这种带着极端情绪的奏表,朱祁钰,作为一位成年的皇族,他既不是头脑易热的愤青,也没有想过以监国的身份去清洗一方势力,因此他的回答很平和。

汝 等 所 言 皆 是 , 朝 廷 自 有 处 置 。

但他的回复明显不合朝臣们的心意,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朝廷放任奸臣集团不管?不行,今日必须给个说法,而面对朝臣们的威逼,锦衣卫指挥使同知马顺则开始维持秩序,叱骂呵退几个靠近上前的臣子。

按说保护监国、维持秩序这也是锦衣卫份内的职责,但这个时候红了眼的朝臣们可控制不住了,因为在朝臣们看来面前这位马大人,他也是王振集团的成员。

群情激奋,在户 科 给 事 中 王 紘的率领之下,按捺不住了的人们开始躁动起来,整个朝堂局面在一片混乱之中彻底失控,而先前的这位马大人,很快便淹没在人群之中,成为了电视剧《大明风华》中被殴死在朝堂上的那个原型。

当着自己的面,把朝臣打死了,出人命了,这可让朱祁钰彻底震惊了,而打死人后,身背命案的群臣们,转身红着眼看着朱祁钰,让领导给个说法。

本着法不责众的观点,大臣于谦拉着朱祁钰让他给大家免罪,这个时候,还能说什么,说得不好,说不定自己这个监国都要殉在这里了。

都好说,都好说,朱祁钰看着这群平日里温雅斯文的官员们,此刻却如同野兽般血脉喷张,直接怂了,他不仅答应了免罪,还同意了朝臣们的一切要求,大家冷静,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有了朱祁钰的保证,朝臣们接着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再交出两个王振的同党——宦官毛贵、王长随,这俩人就在附近。

面对朝臣们的要求,朱祁钰当然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但他眼都不眨就答应了,因为此刻,他也没有太多选择。不久这两个宦官便哭爹叫娘地被推出了宫门,而在左顺门外等着他们的,正是一帮还没擦干手上血迹的朝臣们,很快,在群臣们一顿暴击之下,这两位也凉了。

这三人的尸体随后还被拖出宫外, 陈列 于 东 安 门 外 示 众 ,任凭军 民们 争 击 尸 体 发 泄 郁 积 心 胸 的 愤 恨。

而王振的侄王山,电视剧《大明风华》上被打死的那位,下场更惨,他被押赴西市 ,凌迟处死 , 王振族属无论老少皆斩首示众,同党更是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自此王振为首的宦官集团,顿时土崩瓦解。

这场明代历史上著名的群殴事件,如果仅仅是爱国的表现,那群臣完全可以走正常的弹劾途径,毕竟包庇宦官集团的明英宗被瓦剌人俘虏了,没人再包庇这些人了,可为何群臣们要以这么极端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呢?

这是因为,文臣与宦官之间的矛盾积深已久,只不过在这个临界点爆发了而已。

三代帝王的改革,最终拉上来了一群宦官

明代时期,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并规定后嗣君主不得复立,这一政治变革使得权力随即向皇帝手中聚集,皇权得以上升,而群臣失去了政治领袖之后,则成为了皇家的打工仔。

决策权归于皇帝,执行权下放群臣的做法,使得皇权得到了加强,然而这种一元制的政体制度,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那就是对皇帝本人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皇帝的决策一定要正确,果断,当然,这对于开国君主朱元璋来讲,不算什么。

大风大浪都经历了,朝政这些活儿,又算什么事儿?我能干,我都能干,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废掉了宰相,而且将繁芜的政务全包圆了,还干的挺不错,强悍的人生确实不需要解释。

然而,对于朱元璋身后的那些皇子皇孙们来讲,以这种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是不人道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便是武力彪悍的明成祖朱棣,在繁芜的政务面前,也受不了。

思来想去之后,他想到了一个法子,这么多活儿,得找人替自己干,在文臣中再组建一个内阁,这样削弱少许皇权,来平衡一下自己的负担,而且内阁中也不是一人说了算,好几个大臣轮流坐庄,既避免了宰相一人权大威胁皇权,也能够使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分担一些。

朱棣的做法虽然好,却依然留下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内阁高效运作的时候,必然会有很多奏折处理完要批复,每天成百上千的奏折,这就要求皇帝的节奏要跟得上内阁的运作步伐。

虽然只是要皇帝的一个答复,但这些奏折一个个看下来的时候,也是一项很不人道的工作,特别对于明宣宗朱瞻基来说,这活儿简直太累了,都影响到自己玩蛐蛐了。

因此,他又想了一个办法,选一些有文化的太监,代为处理政务,这些宦官在皇帝眼中,就是自己的附庸,同时还是用的顺手、非常可靠的奴才们,而这有文化、有抱负的太监们,在皇帝的眼中,也就比外臣们身躯上少了些东西罢了,政治思想上也不亚于对方,而这些人就得到了后世闻名的司礼监批红权力。

最终明代的内阁代替了昔日的宰相,而皇帝在与内阁的拔河赛上,明显感到吃力,为了维护皇权不被旁落,皇帝便叫上了身边的宦官们,你们也上来,帮朕一把。

第一代的宦官与文臣的磨合,跌宕起伏

既然是新创的制度,自然有磨合期,而明宣宗的短命,使得这段磨合期还没来得及融合完毕,就匆匆结束了,作为内阁方面,明宣宗留下了三杨辅政,而作为宦官方面,此时的司礼监代表人正是大太监王振。

此辈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恶者常千百。若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

宦官,这个群体,在士大夫的眼中,属于负能量的代表,从前朝东汉、唐代宦官干政的先例开始,宦官就成为了需要严防杜渐的对象,唐朝时期南衙北司的流血冲突最终以同归于尽的惨烈方式终结,而且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更明确规定了,宦官不得干政。

尝携铁牌置宫口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因此当皇帝突然将这群刑余之人拉上台前之时,文官的反应有些不适应,而这群太监们,也显得很低调,毕竟参政这块儿业务,自己也不太熟。

 第一段磨合期:皇权弱势,文官强势

在明英宗初期,皇帝年幼,外有三朝元老——“三杨”顾命大臣辅佐,内有太皇太后张氏持重把持宫内事物,而随着太子上位的司礼监太监王振,在这场政权三角中,明显是个新人,同时自己的队友皇帝也说话不算,皇权因为皇帝的年幼,比较微弱,在这种情况之下,王振的选择是,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东杨天资明敏,有果断之才。中官有事来阁下议,必问曰:‘东杨先生在否?’知不在,即回。凡议事未尝不逊。

此时的王振为人低调,做事谨慎,与文官们的关系相处的比较好,因此,在这段时期,宦官参政更多是辅助太皇太后的作用,与三杨之间的矛盾并不明显,而王振的低调,也一度让三杨认为,这个王振,人品还是挺不错的。

然而,面对太皇太后和三杨,宦官王振有着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他相比众人来讲,还算年轻。

第二个磨合期:皇权变强,文官势弱

正统五年,三杨已经步入衰老期,杨士奇七十四岁,杨荣六十九岁,杨溥六十八岁,三人都已步入花甲之年,年事已高,而两年之后,垂帘监国的太皇太后张氏去世,年轻的皇帝开始真正掌控朝局,而此时的朝局,随着三杨的相继离去,变得很微妙。

皇帝和宦官王振成为了老人儿,而新的内阁成员是原侍讲学士马愉、侍讲曹鼐,两人资历尚浅,这就造成了内阁根本无法与司礼监抗衡,而皇帝加上司礼监王振集团,则成为了朝中真正说了算的主儿,明英宗的这个时期,皇权高度集中,司礼监开始势强,内阁和群臣感到万分憋屈,先前这帮人那么低调,如今高调起来,大家还真不习惯呀。

同时,自洪武三十年,朱允炆时期重修《大明律》之后,先前朱元璋时代的重典得以减轻,而这种政治宽松的氛围一直延续到了明英宗时期,此刻,初掌政权的明英宗为了树立皇权威信,开始使用重典。

防大臣欺弊。

而这种得罪人的活,自然皇帝不好站在前面,只有队友王振代为执行,于是就出现了,先前讨伐王振檄文中的种种罪行,严刑重罚、小错大惩,使得群臣上下,对王振等人的跋扈,群情激奋,但这个时候,谁也不敢说什么,毕竟王振的身后是皇帝,是皇权,反对王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反对皇权。

而随着严刑峻法的推行,朝廷之内 六部尚书都频繁落马,这种朝局,完全颠覆了仁宣之治时期的宽刑仁和氛围,使得朝廷之内,局势日渐紧张,百官与王振集团的对立,开始剑拔弩张起来。。

最终,皇权衰落,文臣崛起

但愤怒却只是被压下去,并没有熄灭,直到土木堡惨败发生,皇帝被俘,而皇帝被俘之后,正是皇权至弱之时,借着爱国的激情,加上先前愤怒的情绪,最终酿成了左顺门斗殴致人死亡的命案。

自此之后,文官势力再度崛起,宦官集团被打压,内阁势大、君权衰落则逐渐成为了明代中期一个很明显的政治现象,直到嘉靖三年,在同一个地方——左顺门,彪悍的嘉靖帝对着门外的群臣一顿廷杖,打伤百余人,打死十六人之后,才最终将皇权威仪又夺了回来,这场明代皇权与文臣的争斗,才最终告以段落。

权力之争,自古有之,而历史背后,总是有着微妙之处,等待我们触摸、发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