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蔡老师

 老家在刘堡 2020-09-17

我上初中的时候,是从乡下学校来到不见天井巷的!

宝应县城叶挺路上的老老新华书店的东山墙有一条悠长的小巷进去,这条小巷的名字就叫“不见天井”。快要到头的时候,巷子折而向右,再向里,豁然开朗,是一条宽阔的路,从这儿望去,大路正对着学校,城镇初级中学!

我觉得这里有老城的味道,又有书香校园的气息。这混合起来,或者就是各自分开的味道也是我从来没有遇见过的。我有些迷醉其中,无法用语言形容得出。而乡下的学校是横陈在村庄外面,庄稼地旁边的,简陋、贫瘠,开放、甚至有些野性……

更为重要的是这城里学校的老师了,语数外物化政等主科老师自不必说,就是副科老师我也是感觉大开眼界,一个一个的好,且各有特色。乡下学校的副科向来是语数老师兼任。小学的历史、自然、美术、音乐,都是老师们照本宣科的产物,能上就不错了。考试的时候都是划重点,死记硬背可以轻松得一百分。但未必所有的学生都肯拿一百分,他们也许受老师影响,没几个喜欢被老师们敷衍了事后的副科的。

我至今记得我的初中的这些老师(副科的):音乐老师徐虹、体育老师殷慧、生物老师孙义平、地理老师侯老师……他们都是年轻有颜值的年轻老师;历史老师身材清癯,脸上布满刀刻的皱纹,他姓蔡,他冷峭的神色与硬朗的气质真是符合中国历史学的,有骨气又满是沧桑!说他是大学教授也不为过!

到了历史课的时候,他夹着讲义走进课堂!教室一下子便有了凛然之气,个别调皮的同学未必喜欢历史课,但也会收起他们的气焰。我坐在第二排,装着乖巧又肆无忌惮的打量着蔡老头。我至今已经记不得他完整的讲课内容,但是他跟我们讲过珍宝岛事件,讲过邓小平面对前苏联的讹诈要在中苏边界进行核试验、讲希特勒拍着地球仪嚣张的说,“地球是我们的”、也讲过中国发明了全塑汽车,讲到这里让年少的我内心升腾起满满的自豪感。当然,现在人到中年既没有看到全塑汽车,也知道这可能是一个科学笑话,就像当年提到的永动机。初中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蔡老师,也就无法跟他讨教这些问题了。

历史学曾经是我以为的死学科,到了年纪老大的蔡老师这儿却变得生动起来!有时候,他在课堂上摸出装在衬衫口袋里的老花镜,架在鼻梁上面,从镜片上面射出历史那凄厉的光芒,常常令人不寒而慄。就是这样的蔡老师却跟我身后的女同学有过一次长达小半学期的对峙,不禁让人哑然失笑。一边是刻着皱纹的历史老头,一边是朝气逼人的小姑娘。我知道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在他的课堂上,我的这位后方的女同学正在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竟然没有注意到蔡老头的那两束从镜片上面投过来的凛冽目光。同学,你也太嚣张了吧!蔡老头火了,当时就怒气冲冲地过来把女同学拎到了黑板旁边,这就站黑板了,大半堂课如是。我们以为这事会了,然而隔了一个星期轮到历史课的时候,蔡老头居然还惦记着这一茬,无话可说,女同学又站到了黑板上。不知怎么的,到了下一回,居然不需要蔡老师说什么,我这位女同学竟然执拗地自己挂黑板去了。这事情怎么结束的,现在想来是个谜,或者是不了了之,还是学期结束,又或者蔡老师不再教我们历史课的缘故吧!

那时我还不知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以为历史就像我们的蔡老师那般严肃、严谨、冷峻、冷酷、大气、霸道……只到有一天,他跟我们在课上朗诵起了一首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同学们,好词啊!十四个叠词,好了不得!”原来历史还可以讲文学,因为蔡老师,我记得了李清照,记得了《声声慢》,甚至可以说为我打开了文学的一角,意外地让我更亲近上了文学、中国文学!这次讲演跟我后来上大学接触到语文老师跟我讲张若虚的那首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以及刘佳林老师跟我讲解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有异曲同工之妙!

PS:

剃须先生有一次跟我聊到历史蔡老师,我说蔡老师当过我的老师,我也曾经写过他。然而,我翻遍了我的博客和论坛收藏的文字,再也没找到这样的文字。然而,我一直记得蔡老师,也记得我过去许多教过我的老师。多数老师是喜欢我的,也喜欢我的多数老师!自然我也挨过老师的打,有的挨打并不记恨,有的挨打倒霉透了,竟然这么多年我都不能释怀,我觉得我的那位老师欠我一个道歉!我知道,好的老师会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会激发他们更好的成长,也有性格暴虐、品德欠佳的老师也足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心中的魔!我现在有许多老师朋友,我在他们和她们身上能够感受到许多优秀的品质和高超的教学能力,我为我有这样的朋友而骄傲,他们是我认定的好朋友!

明天教师节了,祝老师们节日快乐!教师,永远是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尊重的职业!我们亲其师,信其道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