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是一年清明

 老家在刘堡 2020-09-17

    杜牧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可能是清明节最耳熟能详的诗篇了。人们怀念先祖亡人再恰逢春雨纷纷,情感上更要濡染上一分哀思!清明节不见得都下雨,有时候天朗风轻,慎终追远又是别一般滋味。

     我们在老电视台上班的时候,每到清明期间,编辑机房的东窗户便传来哀乐声声,一连数天不绝。那时电视台的东面紧挨着宝应烈士陵园,这是革命烈士安葬的地方,或者供奉骨灰盒,此地有白色的纪念碑和四季常青的松树翠柏。烈士陵园的大门朝南,面前是叶挺路,马路对面是无线电厂,还有一条通向安宜饭店的陵园路。我们小的时候,家住县城南面的沿河刘堡,姐姐她们上小学还到县烈士陵园扫墓,她们很激动,因为要到县城,要到烈士陵园扫墓。穿上新的衣服,但又不能花枝招展。骑着自行车,革命教育的效果一定特别震撼!而唯一还记得的是姐姐给我买的茶叶蛋,放在裤兜里,在骑车回来后压的粉碎,她很难过,还因为弄脏了衣服遭到了母亲的一顿“臭骂”!现在烈士陵园已经搬到河西中港,这里摇身一变成了繁华闹市中的花城广场,几株青松还在。

     清明扫墓是我们小时候既向往,而且还羡慕姐姐她们去县城扫墓,然而又“惧怕”的一项活动。姐姐她们之后,好像那时的乡下学校就再也没组织过到县城烈士陵园的扫墓,我们那儿东边陈家村有位王洪飞烈士,学校便每年清明让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排队前去祭扫!从开始懵懂的以为要带上扫帚,到尚未充分明白为什么要祭扫烈士墓,小学阶段便匆匆结束了!大约我是去过一次陈家去祭扫烈士的,他们说那位宣讲烈士事迹的老人跟我本家,进而有人羡慕崇拜我有个烈士的亲戚!“惧怕”的作文终于“血肉模糊”、意识干瘪的交了上去,可是我也着实一段时间一直不明白那句,“我们要踏着烈士的足迹”。还有看上去可怕,却很空洞的一句,“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

    宝应韩厉观校长著作的《华克之传奇》《陈处泰传》是两本宣传革命烈士的好书,我为此做过电视片《不能忘却的纪念》,这也是我受到的最好的教育!如何把国家的、民族的、家庭的祭扫活动做得深入人心,有时候我们的组织者应该多做些考虑!清明祭扫是让我们不断思考或者说不断的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应该往哪里去?

     我的老家在刘堡,在青绿的麦地中安葬着我的曾祖母、祖父祖母。我出生时的老宅就在这里,现在只剩下两棵树站立在里下河的平原上,河流被填上了,村庄已经搬移了,土窑和水塘也消失了。我们会失去很多,最后我们自己也会失去,但是我们会记忆着什么,有些我们始终都不肯忘记!

    今天是2020年的清明节,这次也是被定义为全国哀悼日!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平安!

    哀悼之后,我们去大自然中走一走,碧草青青,河流清清,春光满园,活着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