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聆听窗外的雨,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赵师秀这位南宋诗人的《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到了每年6、7月份,在我们这里长江下游的江淮地区会出现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并且有一个很画面感的名字,“梅雨”。由于此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期。我们这儿似乎没有梅子,便做一些想象,“郡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如果要说对应的话,那枇杷的果子早熟过了,栀子花似乎也接近尾声!倒是石榴悬挂着果实,紫薇花也开始一星半点的绽放!也许是雨水积压在云中,事先的空气里吹过凉丝丝的风。等雨连绵下个几天的时候,街道上积水了,池塘里注满了水,渐渐跟陆地平。梅雨时节,眼皮耷拉着,最好睡个饱,然而总也睡不足。 早年乡下还集体劳动的时候,到了梅雨时节,刚好农闲,就算手上有活也干不了,大人们聚在一起可以打打牌,妇女老人去割些猪肉、或杀只鹅,厨房里乒乒乓乓,香气四溢。 因为梅雨我想起了不同的地形所形成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气候赋予人不同的性格、形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是里下河人,水网地区。处于北纬33度,大运河穿境而过,这里四季分明!除了不能供暖的冬季最考验人的忍受力之外,那夏天的梅雨也容易让人韧性又柔情似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