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运河儿女》公众号尘净先生的《“燃烧”的岁月》,忍不住有感而发

 老家在刘堡 2020-09-17

端午节放假,《运河儿女》公众号推出了我的老朋友尘净先生的大作《“燃烧”的岁月》,我看的是饶有兴味!我跟尘净大师的交往可以看我之前一篇《粉尘》,为什么起粉尘这个题目,很简单很直接,我是尘净大师的粉,动词,我粉尘净。简称“粉尘”。

他发表《“燃烧”的岁月》文时,不知何故又把文章劈成了两篇:其一,《“难烧”的岁月》;其二,《“薪火”相传岁月红》。我以为“燃烧”变“难烧”,那题目不错。不仅是题目不错,写的很有趣,那一段段时代场景鲜活的扑面而来!主题是为了解决居家生活的“燃料”问题,现在我们很多都不愁了,比如水电气。如果我们是60后70后,对大师笔下《“燃烧”的岁月》会看到笑中含泪,更多对那些语言的一种满足感。我想说那些文字很“性感”,或者说很“感性”;很生动或者说很销魂!

写到这里我建议您先去或者后去读一读大师原始的文字。《“难烧”的岁月》是这样开头的:“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跟着是一幅优美画面的文字描写。大师说,他这篇文章要颠覆读者对他之前“文风”的偏解。接着他说当时用的两眼灶,为了省“柴火”,夏天在太阳烈日下晒水,好笑又心酸。接着有捡树叶树枝做柴火的经历,有翻检锅灶“草台子”捉土鳖子换糖吃的趣事,那么遥远仿佛又回到眼前。第一篇写父亲去柴滩打碎草的情节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唉,真是“难烧”的岁月,也看出“小”尘净对父亲的爱了。

第二篇则更加生动有趣,拾二炭,烧窑运出的“煤灰”中竟是有宝的——二炭。在腾起的“蘑菇云”的云雾缭绕之下慢慢淡入出小朋友们撅着小屁股的画面,很有趣啊!特别是用蚌壳一挖一磕,做成炭疙瘩。我大舅在迎宾饭店做伙头将军时候也做过炭疙瘩。注意,尘净大师在描写捆稻草打草腰子,他这样一句,“绞成一条一庹长的草腰子”,看,“庹”这个字,值得你品味品味。再谈堆草堆,他尽用形象的比喻来生动的表现这种特别的劳作!我小的时候,大人们还说过一则堆草堆的歇后语,“吉高堆草——一点不倒!”吉高是里下河地区传说中的有机智的人物,他善于跟地主老财斗智斗勇,为长工佃户底层人民声张正义维护权益!当然我更欣赏尘净先生自己堆成草堆之后的那种豪迈和伟岸的气概——“也许这门农家手艺是家学渊源吧,我子承父业也学会了堆草堆。每年某个秋高气爽的傍晚,站在刚堆好的高高的草堆上面,向下看脚底下一簇簇草垛,便生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向上看高天上一朵朵流云,更有一种‘离天三尺三’的豪迈。”

没有深刻的观察,深厚的文字功底,没有现代传播思维,那么我们可能不会欣赏到如此有思想有深度又通俗又生动的文字!读公众号《运河儿女》尘净先生的力作《“燃烧”的岁月》有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