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年·《走遍荷乡》

 老家在刘堡 2020-09-17

2009年,是电视专题部人丁兴旺的一年。其实也不过是六个人,分成了两组,开了六个栏目。我们这一组是三个新的栏目:《走遍荷乡》《法庭内外》《对话商界》。现在想起来,这三个栏目还挺高大上的。那也可能是电视专题的黄金年代,这样一说,又不免有些失落与伤感。不是吗?现在,电视的好日子似乎已经到头了,传统媒体又一次来到了它的十字路口,它亟待嬗变,浴火重生!

怎样是好电视,我们如何做有意思的电视,是2009年前的那些日子,我们不断探讨的话题。做电视需要一位好搭档,幸运的是我与夏花就是这样的组合。之前没有,之后至现在也没有再找到一位完全达到这样的磨合。

最佳搭档需要心有灵犀,最佳组合也是最高效率的呈现。2009年,就像《西游记》一样:“我挑着担,你牵着马”的上路了。初春的八宝亭孩子们的童谣,县南街里枯草摇曳的遗址,九里一千墩的起起伏伏的油菜花,金黄灿烂,高校长发现的惊喜与欢呼,长镜头记录攀登四米多高的标志墩,寺庙里僧人的功课,你与范茂凤奶奶的亲切采访,走在幽巷与宋泾河的《三城记》,这年冬天的“拓罗汉”……便清晰如昨。

《走遍荷乡》原始风格的节目共十四档完全定格在了2009年,如果继续走下去,不曾间断,也许我们的收获更为丰盈。只好让我们说一句,“遗憾的时光,竟也是美丽的。”让我们更加的怀念。

在当下抖音流行的年代,我把那些节目重新剪辑发布在抖音上,一切变得温暖起来。依然记得去领导的办公室接受《走遍荷乡》栏目的开设,从无到有;依然记得季馆长在当时农业局正对白田路的小酒店招待我们,对酒当歌,酣饮畅怀,如今斯人已逝,心中凄切;也记得《三城记》与杨绍桐老先生在中大街旁他家的庭院中的采访,对着古城的天空,一切都是缘。

我们依然会相信:电视的生动与亲近。那一个现场,那一片微笑,那一朵风中飘荡的云,那一泓自由流淌的河水……是的,电视的情怀今生不变。感谢2009,因为对电视专题的实践,对宝应文化的深入,与一帮有情怀的人相处。十年之后,再无《走遍荷乡》,但内容依然为王,渠道才是根本,用户胜过黄金。用新的思维、扎实的功底、观察世界的目光——

从《走遍荷乡》到走出“荷乡”!产生逻辑思维下的新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风吹荷塘摇碧裳,日暮小鸟梳晚妆。

轻舟载我深水去,可共游鱼弄莲蓬?


联系我,
听你们的故事,留下我们的记忆!

      

一个“鸡蛋不卖”的地方——刘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