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完不续——长河

 乐儿小筑 2020-09-17

        《长河》是沈从文先生1937年回到离别十余年的湘西时写下的文章,计划是一个三十万字的长篇,却不知什么原因只留下了第一卷,也就是现在能够读到的《长河》。文字风格与之前的《边城》相似,用细碎的表述勾勒出湘西小城里的众生相:有一个活泼开朗美好的女子夭夭,一个乐善好施的小城有产者长顺,一个心地善良目光有限的老水手,都生活在风景如画的临水小城。但是这篇文章里开始出现不谐,比如顺手揩油、对夭夭不怀好意的保安队长,比如官场中的一些腐败现象

        我们在外地时总会去想念故乡,想得最多的自是与当今所在地的反差,往往因此感叹“还是我的小城好”,而事实上,等我们回到家乡才会知道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着的地方早已生了变化,再不是自己熟悉并沉溺的那处念想。先生也一样。他对再见到湘西有了些许失望,这座处地偏远的小城也不能免俗地在时间里悄然变化开来,在他看来小城的民风不够纯朴了,人们对名利的追求之心厚重了,但他依然深爱着他的小城,所以即便在文字中对种种社会现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批评,仍不妨碍他继续用最美好的文字描述着小城里的人们。

        主角长顺这一家人“一切传统的节会与禁忌,都遵守奉行,十分虔诚”,两男三女皆已成人,孙儿已绕膝,曾经收留了破落的老水手,当作自家人一般相处,经济上是小城的首富,不愁吃穿,更与会长是干亲。这么一个富足和谐的家庭,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需要支付着各种捐税之外,还得承受在地保安队那帮人的小盘剥。家里的橘子园被保安队长看上,想着给点意思钱就弄一船走说是去送礼实则是去下游卖个好价钱;三女儿夭夭性格外向,被队长看上,几番撩拨。因为只是第一卷,无从猜测后续保安队这拨人会给长顺的家庭带来怎样的伤害,对夭夭造成怎样的伤害。

        故事里一直提到“新生活”这三个字,代表着大时代对小城的冲击,小到生活习惯上的更新,大到生活方式的被迫改变。以老水手最为担忧。是那种对未来走向的不了解而生的恐惧,导致了对新生事物的隐约排斥,这代表着相当一部分最普通人们的心声。在篇尾才出场的三黑子,果断坚定,代表着善于接受新思想正在成长起来的青壮年,是希望。推旧立新的的大时代环境里,安逸宁静的湘西小城也开始了不安和躁动,与时代接轨势必要放弃一些原有的旧识,包括人性上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里相当一部分先生认为是失了根本,毁了他念想里的那座小城。

        许是频频提及官场中的一些丑陋现象,令这部作品未得以完成。这倒给了我太多安慰,至少那些人们还过着幸福和乐的生活,而没有牵扯入战乱、尔虞我诈。未完不续的戛然而止有时也是一种完美。

2017-5-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