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的孤单

 乐儿小筑 2020-09-17

        连打蛋器的保修卡都没看,我就拎着坏了的它去烘培店了。到了那儿才知道人保修卡上写得很明白,保修点在离我家五站的地方,离这个烘培店倒是两个方向了。依了店家提供的手机号给对方电话,他说的地点我根本就没听说过,问清了公交路线及到站名,听着店里的小妹说这人比前任好不会总叫人打车过去会请人家坐公交。顿时有了些好印象。那一带只是骑车时路过,下站后给对方电话,他描述的标志性建筑一概未见到,他恍然:你下错站了,应该是再往前一站。于是在他的指点下继续往前,进到大楼的第一时间,门卫处有人站起来,满脸灿烂的:你来了。象是我的熟人。

        他是湖南人,去广东找事做,被外派到福州来。这个城市里,他们公司的维修站就这一个,维修人员就他一个。租的是一室一厅的房子,在一楼,一面是店铺一面是停车场,几乎等于全暗的屋子。吃住,办公,仓库,尽在其中。一张简单的办公桌,满屋子堆着的常用小备件,我坐在那唯一的一张椅子上,翻看他们公司的产品目录,他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熟练快捷的拆开我的打蛋器。他很有聊天的欲望。在了解到他在这座城市的孤单后,我才明白为何从见面到离开他始终有高昂的聊天欲望。一个人,一座陌生的城市,一套沉默的房子,没有固定假期,没有同伴,甚至没有看得到的上司。一切全凭自觉,处理着这座城市里公司产品的所有售后事宜。

        我说湖南不是蛮好的,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家乡。他说那里的人已经习惯了去到南方,用青春换一些银子,然后回到家乡。他说刚来的时候,遇见上门来吵闹的客户,会很紧张,他甚至听不懂对方的语言,只能赔着笑脸麻烦对方说普通话。以至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听到本地语言都会不安起来。他说现在觉得福州人还是不错的,出门问路总有人很仔细的指点;在提出听不懂本地话时,大多数人会立刻换成普通话还会告诉他自己也不是本地人。我笑起来。跟他说我也不是本地人。他说知道的,在手机里听到我说话就知道了。两个人相视,大笑。这绝对不是他乡遇什么故知,只是在不是家乡的的地方因为都是外地人,心的距离顷刻缩短。

        他说他的城市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有书院,有岳阳楼,有“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出处。他的直接令我有了聊天的兴趣。对于福州,我也一直觉得它是座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的人重商轻文,金钱始终是至上的。城市里没有太多的古旧,那被列入全国十六条历史文化名街的三坊七巷,所拥有的也不过是晚清与近代的匆匆停留。这里的方言有相当的市场,从某个角度上来说,给了外来人无形的屏障,便是你将方言学得如何与本地人相同,但你没住过三坊七巷,没在闽江上讨过生活,你就不是真正的福州人。这种现象并不是福州特有的,在拥有方言的南方城市大都如此。

        翻看他桌上的大学语文,知道他正在自考。建议他不妨找个兼职,他断然否定:不允许的。只能为公司工作,就算没有任何产品需要维修,也不可以拿着公司的薪水为自己敛财。这便是他选择读书的一个理由了。孤单的时候还可以读书。好奇的问他为什么不弄台电脑打发时间。他说那个玩进去了什么事也就不用做了。这是个懂得自律的男孩儿。一个人的孤单中,他有他的清醒,可贵的认知。

2009-4-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