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春节行——青岛

 乐儿小筑 2020-09-17

当天行至日照,次日早起,在高速上见到日出,那般的唯美,让我想起禾木。原来冬天的北方,田间地头每天都是风景。

当时还说等到了老家,得找片小树林,早起去拍照,估计能轻松得到光影大片。后来,只剩下抓紧时间往家跑,恨不得一日可达。

光秃秃的树杈上,鸟窝的存在特别显眼,感觉特神奇。我拍了好多的鸟窝,就是没见着鸟儿,直到在威海把车停在树下。后果就是到处找洗车的。

行驶在向往已久的胶东湾大桥上,与在港珠澳大桥上一样,基本没感觉。看了路牌才知道,还有叫红岛黄岛的。

把车停在圣保罗教堂附近,第一站逛的就是这个教堂。

教堂建于1938年,由美国信义会在原德国俱乐部旧址建造,俄国建筑师尤力甫设计,清水红砖外墙,拥有方形钟楼。建筑式样为罗马式,敦厚、雄壮。

路口无意间见到萧红曾经的住所,她在这里写下了《生死场》。

第二站是基督教堂。由德国胶澳总督府出资,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

我们登上钟楼,见到已百来岁的钟表机芯,它不停歇的运作:每半小时报时敲击小钟体,只有一声,轻轻的悠长;每整点报时敲击大钟体,几点就敲几下,声音浑厚绵长。

钟楼三面各有一钟,皆由钟楼内的机械表芯控制。

我们在方向不规则的街巷里徜徉,路过这家已经打烊的礼品店,见到这些青岛古建的明信片。如果要一一探访,除了需要更多的时间,还需要做些历史功课。

海军营部大楼旧址,建于1899年,为德式建筑。我们玩笑说这是江德福的学校。

胶澳总督府旧址,始建于1903年,是一座砖石、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采用十九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四角和中间略为突出、中轴线非常明显的特点,整体雄厚、敦实。

一路上我们见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德式老建筑,有相当一部分已拓为政府或事业单位办公场所。

路德公寓建于1905年,是一座舒适,美观的公寓式旅店。设计师库尔特·罗克格。业主海伦·路德女士。

这是一幢私人公寓,为当时服务于总督府的工作人员的住处。遗憾的是这些老建筑都不对外开放,它们保存得都算完好,仍供人居住和使用。

青岛天主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塔身高56米,是建国前山东省最高的建筑。一路走来街巷狭小,到这里居然有这么硕大的一个广场,让人眼前一亮。

教堂装饰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堂内大厅高18米,宽敞明亮,顶棚悬有七个大吊灯,后方设有祭台,配之穹顶的圣像壁画,堪称庄严美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阳光从彩色玻璃渗透而入,光晕映射在教堂的内墙上,让它在庄重之间有了些跳脱,温暖而俏皮。

教堂过于庞大,哪个角落都无法取景完全。从这个方向可以见到屋顶,覆盖舌头红瓦,古朴典雅。

青岛国际俱乐部,1910年5月兴建,次年10月竣工,建筑师为库尔特·罗克格,为德国青年派风格,整幢建筑与之前见过的那些有很大的不同,活泼,俏丽。拥有外挑的半圆形阳台,还有小花园,面朝大海。

继续前行百米,就见到了青岛标志性建筑的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

海鸥们聚焦在岸边,一点都不怕人,反而等着人们的喂食,时不时还冲着人飞将过来,自己去叼人手上的面包屑,全无矜持。

夫在这里玩得兴奋,把我相机镜头的后盖玩到海里去了,令我的兴致打折。当时想着去附近的摄影器材店买一个就好,后来玩的时间都不够,哪里还会想着这件事?实际上到现在也还没买,镜头就用塑料袋包一下放那了。

栈桥堤内建有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名“回澜阁”,游人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飞阁回澜”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小青岛。上面的灯塔是船只进出胶洲湾的指示标志。我情绪受影响,连长焦都懒得换,只留下这一张远距离的含糊相片。

从栈桥出口打车到了正阳关路口,算是到了八大关景区内,匆匆挑了几处对外开放的建筑观赏。

下车处是一个海滨浴场,风很大,沙滩上没有人,沙子的细腻度与三亚的没法相比,自带属于北方的豪爽。

在那些以关口命名的路上逛荡,时常见到这样的小公园,伫立在一幢幢独门独户的建筑前,令庭院越发幽静。

花石楼建于1930年,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现在里面有青岛老相片展,还留有名人居住时的房间布置。

公主楼始建于为丹麦式建筑风格,建筑造型简洁、流畅、精巧、活泼。相传是建与丹麦公主的。现在拓展为童话主题展览馆。

八大关小礼堂,采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图纸,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厅堂建筑,青岛人俗称“石头城”。现可承接宴席。

这座欧式别墅始建于1934年,是中国建筑师刘耀臣和俄国建筑师拉夫林且夫设计的杰作。1935年,由洪深原著、胡蝶主演的电影《劫后桃花》在此拍摄,从此,就被人们称为“桃花楼”。现在改称胡蝶楼,里面有胡蝶相关的展览以及中国电影历史展。

胡蝶楼直通第一浴场,我们站在路边远眺,拦车回到江苏路的停车处。在八大关来回打了两次车,皆遇上忽悠人的司机。先说我们要去的地方没开放,推荐去其他门票价格高的点,再顺带问哪里来的,阿胶、海鲜轮番,还向福建人民推销了茶叶。如果不是江湖老油条,很容易会在人的真诚言语里丧失判断力。

我们原打算直接打车去五四广场,司机偏说那里是看灯光秀的,晚上七点才开放,推荐我们去山顶看青岛全景。我们转而请他开到我们停车处,自驾到达五四广场时,太阳已落,海面上一派宁静。

这也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出镜率很高的。左等右等着灯光秀,一直没有,问了卖气球的人才知道,只有周五和周六才有灯光秀,那天是周一。所以,还是被人忽悠了,天寒地冻的在那儿白挨了。

在日照吃的三鲜砂锅,味道极好,完全可以搬来实践。我要去找我的砂锅了。

青岛栈桥附近的网红海鲜大咖和鲅鱼饺子。等待的时候翻手机看到新闻,与夫讨论是否叫停畅畅来鲁,他不屑的送我白眼,示意我看边上大块朵颐的准妈妈。

晚餐在五四广场附近找到粥铺,粥与面饼的种类繁多,那儿的糖醋里脊比福州的酸多了,分量也大得多。吃饱喝足开到机场附近预订好的民宿,午夜接畅畅的机。

记录是最长情的陪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