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情.敦煌

 乐儿小筑 2020-09-17

过了端午节,就启程到敦煌,呆上半年,再回云深不知处,这样的行程已经持续了8年。魏婴和蓝湛带回来的临摹图惊艳了整个云深不知处,琳琅特别喜欢飞天,不仅开始学习工笔画,还仿着图上的飞天们,研习舞蹈,更是缠着魏婴和蓝湛,央着带她到敦煌。蓝老先生也迷醉在这千年前的画作里,但无论琳琅如何撒娇、生气、承诺,始终都不肯松口让她跟着去野。蓝涣和林梦瑶知道闺女是真心爱上了敦煌,有心成全,却也没法驳了自家叔父的颜面。这事情到了琳琅十岁时,终于有了转机。

这一年,蓝湛有心从仙督的位置退下来,推思追上去,于是送给思追的礼物就是去敦煌。琳琅从知道思追可以去而自己还是没份的那天起,就绝了食。最初三天,蓝老先生想着就当是辟谷罢,第四天起,老先生就坐立不安了,他端了琳琅最爱的红豆沙汤圆,用尽各种哄骗,琳琅竟然能够看着汤圆淡淡地向他道谢,继续画着飞天。当晚,蓝老先生把大家召集到跟前,已经心力憔悴了。思追第一个表态会全程看着琳琅保护好琳琅,蓝老先生的目光冷冷的看向他,眼角却是扫向蓝涣和林梦瑶。彼时,蓝家的少宗主已经七岁,次子也已五岁。林梦瑶何等剔透之人,伸手捏了下自家夫君的手,便出声:“叔父,您放心,我跟着一起去。”魏婴第一反应就是欢喜,这林梦瑶去了,那确实能事半功倍。就这样,五月初六一早,一行人御剑向西北而去。蓝涣走不开,又不放心,在弟子里挑了几个拔尖的,跟着去照顾她娘俩。

魏婴和蓝湛在敦煌早就置了房产,起名叫“乐居”,属于琳琅的,但每次进入莫高窟里几天不出来也是常态。这次来的人多,索性请了当地的厨子,给大伙儿做好饭,由弟子亲送到窟中,让魏婴和蓝湛第一次享受到了敦煌的美食。敦煌是进入西域的第一重镇,是历代中原地区连接西域的重要枢纽,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和西域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胡人”,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形成了诸多当地特有的美食,让这帮在江南长大的人胃口大开。胡羊焖饼,是先把羊肉炒好炖上,把擀好的薄饼盖在羊肉表面,用勺舀了汤淋上去,把饼焖熟,如此反复操作,直到所有的饼都熟了,切成小片,码在盆底,炖好的羊肉连汤带肉的倒上去,一锅有饭有菜的美食就完成了。琳琅最爱的是烤全羊,曾发生过把画笔当羊腿往嘴里塞的事。只是烤全羊吃多了易上火,少不得来碗浆水面败火。还有驴肉黄面、酱骆驼掌、酿皮、油糕……琳琅骑过骆驼后,再也不肯吃骆驼掌了。

林梦瑶临摹的速度比魏婴和蓝湛快数倍,主要是人看一眼记下的就比他俩多。琳琅得到母亲的遗传,小小年纪,临摹的速度也超过了叔叔和叔父。思追擅长工笔画,到这里也改了风格,不然那一笔一画的描何时才有一个人像出来。魏婴和蓝湛第一次来的时候,还点着松明,既熏眼睛又毁壁画,第二次来就带了夜明珠。这一次,蓝老先生把自己压箱底的夜明珠都给琳琅带来了,照得洞内明晃晃的,很是方便。画到兴头上,几个人会忘记时间。往年魏婴和蓝湛,就是在洞里铺上虎皮,累了困歪一下,醒来再继续,现在添了琳琅,再这样肯定不行,倒也强迫着众人作息时间都正常了。

这天,走出洞来,一轮圆月高挂,大伙儿才想起当天是中元节,不知不觉里竟然两个月过去了。琳琅犯了困,林梦瑶带着回小院,思追跟着护送,只剩下魏婴和蓝湛。“蓝二哥哥……”魏婴突然发嗲,蓝湛淡定地应道:“好。”这声之后,魏婴只觉得自己腾空而起,转眼又落到了实地,已站在了莫高窟的最高处,脚踩着盛世瑰宝,远眺这片荒漠,心潮涌动。“蓝湛,你说,我们会在这里画多少年?”“一直画下去。”魏婴笑起来,“那岂不是要一辈子都搭在这里了?”蓝湛牵起他的手,摸着他中指的第一个关节处与食指、大拇指指腹处的茧子,“我随你。”魏婴哈哈大笑起来,待得笑声收了,偎入蓝湛怀里,绕着蓝湛的长发,说:“我们画不完,思追和琳琅接着画,他们画不完,等他们的后代再接着画。对哦,可以把蓝氏的游学放到这里来,大家一起画。”蓝湛沉吟片刻,“这倒可以,正好磨一磨他们的心性。”

转天休息时,带着大伙儿去鸣沙山和沙井。鸣沙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沙漠、沙丘中,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嗡嗡响声,听起来像沙子在鸣叫。沙井在鸣沙山北麓,是沙漠里的一汪清泉,“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状似月牙,得名“月泉晓澈”。琳琅见到那泉水,兴奋得不行,毕竟再怎么被照顾,也不能像在云深不知处那样随便用水。她站在泉边,撩起面纱细看这汪碧绿,思追赶紧把车上用的华盖拔了出来,插在琳琅身后遮挡阳光。水面上有画舫,琳琅又拽着思追跟她一起去坐。

魏婴他们在泉边的阁楼里落座,吹着小风,喝着茶,望着水面上的琳琅和思追。琳琅今天可开心了,站在画舫上竟舞了起来,仿着那莫高窟里飞天的姿势,思追挥了琴,盘腿坐在船板上,给她伴奏。琳琅的衣裳在风中飘逸,小手臂和小身板柔软得随风摇曳一般,风更是将思追的琴声隐约送来,落入众人眼中的是一派唯美。琳琅上到阁楼时,小脸被晒得红扑扑的,林梦瑶招呼她赶紧坐下,倒了凉白开给她。蓝湛引了灵力就要去给她消暑,琳琅摆摆手,“叔叔,不用,哥哥刚弄过了。”林梦瑶侧头看了一眼思追,思追微微点了头,挨着魏婴正要坐下。琳琅却咋呼着:“我要跟哥哥坐!”魏婴捅了蓝湛一下,蓝湛只得起身换到魏婴的另一侧,把琳琅边上的空位让给思追。

这次买的院子很大,实在是敦煌地广人稀的缘故,院里果树众多,白杏已经过季,吃不完的,都晒成了杏干。眼下正是葡萄和大枣成熟时节,整个小院都处于葡萄架下,抬手就能够得着,当然,除了琳琅。不过,琳琅有思追,不是按她指着的摘下来,就是抱着她任她自己摘,有时还发灵力托着琳琅,让她更自由。蓝湛每每说到思追太宠这个妹妹,魏婴就出来撑腰:“你也不看看,从江氏到金氏再到蓝氏,这么多孩子,就得了这一个女娃,不宠得上天还能咋样?”这时候,林梦瑶总是慈爱的看着琳琅,一脸欣慰,目光似水。虽然琳琅在一片宠溺中长大,却全无半分娇纵,跟着在洞里临摹,从来没叫过苦,常常让大家忘了她才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头一天魏婴还跟蓝湛笑说这蓝涣倒也沉得住气,眼看就八月十五了,出来也三个月了,楞是没见着人来。蓝湛笃定地说:“应该快到了。”隔天,蓝涣就真来了。是直接去到莫高窟洞里的,看着妻女沉迷在画作里,还蛮高兴的,等到俩人一抬头,看到那两张黑了粗了的脸,顿时心疼得不行。也不顾思追还在场,已经一手揽着一个到怀里来了。魏婴和蓝湛在高处,低头打完招呼继续各自手中的活,魏婴冲着蓝湛悄悄竖了下大拇指。琳琅忙着问爹爹能呆多久,蓝涣看了眼林梦瑶,说过完中秋就得回去。琳琅不乐意地嘟起了嘴。

既然蓝涣跑来了,又马上要过中秋节了,索性大家伙完成手里的画稿,就都出了洞回小院。琳琅还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与父亲分别,又见识到了如此的莫高窟,小嘴吧啦吧啦个没完。林梦瑶悄无声息地挽着蓝涣的另一只胳膊,笑眯眯地看着这父女俩。琳琅拿着棍子,要表演打枣给父亲看,摇晃着打了几下,倒也掉了一地的枣,思追帮着拾起来。琳琅又嚷嚷着要拿梯子摘早酥梨给爹爹尝,思追怕不安全,还是使了灵力托着她上树。一大家子有说有笑地坐在葡萄架下。

第二天,大伙儿一路西行,去阳关,再到玉门关,然后看雅丹魔鬼城。汉唐时期的阳关和玉门关都是国之要隘,进出需要办理通关关照,两座关,一南一北,迈出去之后就进入了西域,出了国门。那时候,商贾、僧侣、使臣、游客在这里验证出关;文人骚客面对阳关、玉门关,直抒胸臆,写下经典诗句。比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琳琅看着近前的土堆,很是迷茫,扯着蓝湛的袖子问:“叔叔,这是阳关?”“是啊。隋唐的繁华之后,这里就被废弃了,鲜有人来往,被大漠的风刮成这样了。”琳琅很失望地嘟着嘴。玉门关亦是类似的样子。一片荒漠之上,远处沙漠里绵长的土堆,那便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诗句里吟诵的汉代长城。

继续西行,就到了雅丹魔鬼城。“雅丹”是维族语,统称这种被风侵蚀成各种形状的小土堆小山包。这里曾是罗布泊的一部分,最初是湖泊,这些黄土色的突起其实是湖底的淤泥堆积。当湖水逝去,淤泥们得以见了天日,在漫长的岁月里风化成各异的模样,落日余晖洒在这些被称作雅丹的地貌上,阳光里明媚的它们渐渐显得有些狰狞,气温下降,风也大了起来。夜里,风吹在雅丹身上,发出各种声响,鬼哭狼嚎般,让人深感恐惧,所以人们便将这里称作了魔鬼城。此刻在一片空旷里,太阳正待下山,火红的,缓缓坠落,琳琅拽着思追向着太阳跑去,说是要去追太阳。逆着光看着他俩,慢慢变成剪影,而颜色越来越鲜艳的落日余晖正成为他们的幕布。

有箫声响起,是蓝涣的裂冰。林梦瑶紧紧地依偎着他,俩人一起看着前方的女儿,看着圆圆的太阳落到地平线下,漫天的绯色。蓝湛和魏婴落在后面,望着那大漠落日,蓝湛牵上魏婴的手,一扯,将他拉进自己的怀里,俩人合二为一,看着已经沦为剪影的琳琅又跳起了飞天舞……

相视,而笑……


记录是最长情的陪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