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重点培养小吏姜维,为何忽略西北猛将马岱,原因一目了然

 沈忱灿烂海滩 2020-09-17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失败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刘禅、诸葛亮和费祎。原文如下:

后主览毕曰:“胜负兵家常事,丞相何出此言?”侍中费祎奏曰:“臣闻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法若不行,何以服人?丞相败绩,自行贬降,正其宜也。”后主从之,乃诏贬孔明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就命费祎赍诏到汉中。孔明受诏贬降讫,祎恐孔明羞赧,乃贺曰:“蜀中之民,知丞相初拔四县,深以为喜。”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祎又曰:“近闻丞相得姜维,天子甚喜。”

孔明怒曰:“兵败师还,不曾夺得寸土,此吾之大罪也。量得一姜维,于魏何损?”祎又曰:“丞相现统雄师数十万,可再伐魏乎?”孔明曰:“昔大军屯于祁山、箕谷之时,我兵多于贼兵,而不能破贼,反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之多寡,在主将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较变通之道于将来;如其不然,虽兵多何用?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费祎诸将皆服其论。费祎自回成都。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马谡在街亭之战惨败,诸葛亮不得不放弃第一次北伐,全军退出汉中。此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又上表后主刘禅,主动要求自贬三级。无奈之下,后主刘禅只得答应。费祎唯恐过于指责,以占据西北四县及收复姜维称赞诸葛亮。但诸葛亮认为费祎此语是文过饰非。同时,诸葛亮又认为“一出祁山”的失利证明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是将帅的能力。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翘足而待”,意为很快就能实现。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中的“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小说中提到的诸葛亮上表自贬三级的故事情节,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费祎故意奉承诸葛亮之语,则是小说作者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按照《三国志·费祎传》的介绍,费祎素以直言不讳著称,又怎么会如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去奉承诸葛亮呢?这显然是作者为了突出诸葛亮而忽略了费祎的形象所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