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太原籍曹魏六大名臣:太原市一人,晋源区古城营村五人

 沈忱灿烂海滩 2020-09-17

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是一个省会城市,汉末三国时期的曹魏集团中,有六位来自该地的名臣。其中,太原市一人,晋源区古城营村五人。

第一位:郝昭。郝昭,字伯道,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郝昭魁梧雄壮、智勇双全,少年时加入了曹魏集团,凭战功从底层士卒一步步跃升为将军。不过,关于郝昭的生平在史料中却没有详细记载,甚至连他的官职都没有明确,只知是曹魏集团中的一位杂号将军。郝昭在曹魏集团中的名气,来自于两场战役。

第一场战役是延康年间的凉州地区平叛。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凉州地区的西平、张掖、酒泉三郡的麴演、张进、黄华等人联合叛乱。受此影响,武威郡内的胡人纷纷加入叛军行列。时任武威太守毌丘俭向护羌校尉兼金城太守苏则求救。当时,郝昭就统兵驻守在金城。苏则召集郝昭、魏平等将商议之后认为,虽然接到的命令是原地驻守不许西进。但是,非常时期采用非常之策,将在外自有据实临断之责。

于是,郝昭等人率部西进救援武威。郝昭等人进入武威之后,首先平定了郡内的胡人叛乱,然后集众人之力进攻张掖,麴演、张进先后被斩杀,酒泉的黄华得知消息后,十分恐慌,最终向大军投降,此次凉州地区的叛乱就此平定。而郝昭也因此战得以显名。

郝昭的第二场战役是太和年间的陈仓之战。太和二年(公元229年),曹魏西北大军统帅曹真认为诸葛亮下一步必将出兵陈仓,于是派遣郝昭与王生共同驻守陈仓。郝昭等人到任后,修筑城墙、巩固防御。没过多久,诸葛亮果然率部围攻陈仓,陈仓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诸葛亮围住陈仓后,听说郝昭在城中,顿感惊讶,派出郝昭的同乡进行劝降,结果郝昭不为所动。诸葛亮大怒,命令蜀军向陈仓发起了进攻,此时,郝昭率领的守军不过一千多人。但是,数万蜀军强攻二十多天一无所获,诸葛亮被迫撤退。此战过后,郝昭受到了魏明帝曹叡的嘉奖,并赐爵关内侯,不久后病逝。

第二位:王昶。王昶,字文舒,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人。王昶少年时在郡中名气很大,成年后受到曹操征召加入了曹魏集团,初任太子文学,后迁任中庶子。魏文帝曹丕继位后,晋升王昶为散骑侍郎兼洛阳典农。王昶在职期间,率领吏民开垦拓荒、种植树木,受到了当地吏民的称赞,后再度迁升为兖州刺史。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晋升王昶为杨烈将军,并赐爵关内侯。在此期间,王昶总结了前朝的经验与教训,先后撰写了数十篇《治论》与《兵书》,在政治与军事是都有很大的建树,青龙年间被召回朝中任职。王昶在曹魏集团后期任征南将军,持节督镇荆州、豫州两地军事,后又晋升为征南大将军。

王昶在职期间向朝廷进献治国方略,在地方上屯田治军,抵御东吴,协助大军平定淮南毌丘俭等人的叛乱。正元二年(公元255年)之后,王昶又历任骠骑将军、司空等职,于甘露四年(公元259年)病逝于任上。

第三位:王机。王机是东汉雁门太守王柔之子,曹魏名臣王昶的堂兄,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人。据《三国志》载,王机在曹魏集团官至东郡太守,由于病逝较早,故主要事迹也不得而知。

第四位:王浑。王浑,字玄冲,曹魏名臣王昶的长子,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人。王浑早年以父功加入了曹魏集团,起初在大将军曹爽帐下任职,司马懿诛杀曹爽时被罢免,不久后再次复出,在曹魏集团历任县令、参军、散骑侍郎等职。司马氏篡魏建晋后,王浑参加了灭吴之战,最终在西晋集团官至司徒。

第五位:王沈。王沈,曹魏东郡太守王机之子,王昶的堂侄,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人。王机病逝后,王沈与胞弟都在叔父王昶的照顾下茁壮成长,成年后加入了曹魏集团。王沈在曹魏集团历任中书门下侍郎、侍中、散骑常侍、尚书、豫州刺史、镇南将军等职。曹魏灭亡后,王沈在西晋集团官至骠骑将军、录尚书事。

第六位:王默。王默,字处静,曹魏东郡太守王机的幼子,王昶的堂侄,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人。据《晋书》载,王默在曹魏集团官至尚书,其它事迹不详。

参考书籍:《三国志》、《晋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