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省永州籍三国四大名人:永州市一人,零陵区三人

 沈忱灿烂海滩 2020-09-17

三国时期的湖南省永州市籍名人共有四位,曹魏与蜀汉各一人,东吴集团有一对父子。其中,三人来自于永州市的零陵区,一人具体地点不详。

第一位:黄盖。黄盖是东吴集团中的永州市零陵区籍名将。提及黄盖,他可谓是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三国名人。妇孺皆知的那句歇后语“周瑜打黄盖”,说的就是黄盖与周瑜之间发生的故事。当然,这只是作者为了增加作品的精彩程度,在小说中虚构的一个情节,在正史中并没有关于此事的记载。

黄盖是东吴集团中的一员老将,从孙氏早期经历的所有主要战场上,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其中,最为知名要数“赤壁之战”。在此战中,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一把大火彻底打破了曹魏大军的优势地位。之后,东吴又与刘备集团密切配合,使曹操遭遇重创,不得不率部退出荆州。

不过,利用冬季长江地区出现东南风这一特殊气候现象击败对手,并非黄盖是首创。早在当年攻打荆州黄祖时,孙策曾首次使用了“火攻”的计策。但是,当年参加那场战役的将领很多,唯独只有黄盖一人想到了故伎重施,足见黄盖是一位极其善于总结战争经验的出色将领。因此,赤壁之战的首功非黄盖莫属。

这场战役不仅使黄盖功成名就,跻身于“十二虎臣”之中,而且连黄盖曾经督练水兵的湖泊,也被后人更名为“黄盖湖”。迄今为止,该湖泊已经成了当地的一处旅游胜地。此战过后,黄盖又在稳定地方、平定贼乱的过程中有着出色的表现。令人遗憾的是,黄盖一生中战功赫赫,最终只升到了偏将军便于任上病逝了。直至孙权登基之后,对黄盖曾经的功绩念念不忘,而黄盖曾任职过的地方,当地吏民也时常会想起这位勇武过人的老将军。

第二位:黄柄。黄柄是黄盖之子,东吴集团中的永州市零陵区籍官员。孙权登基之后,对老将黄盖念念不忘,诏命黄柄承继父业加入了东吴集团,并赐爵关内侯,主要事迹不详。

第三位:刘敏。刘敏是蜀汉集团中的永州市零陵区籍将领。刘敏与蜀汉集团中的蒋琬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据《三国志》记载,蒋琬是刘敏的外兄。按照词面意义,外兄有两个释义:一为姑表兄,一为同母异父兄。不过,根据《后汉书》中的记载来看,外兄在两汉时期指的姑表兄,内兄指的是舅表兄。所以,蒋琬与刘敏的关系,应当是姑表兄弟的可能性较大。

刘敏早年的名气跟蒋琬差不多,都以学识与谋略在当地远近闻名。刘敏加入蜀汉集团后一直在军中任职,最终官至扬威将军。刘敏在职期间,曾跟随镇北将军王平共同镇戍汉中。蜀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曹魏兴兵十万西征汉中。当时,汉中地区兵少将稀,刘敏献策依险据守,不与魏军正面交锋。为了迷惑曹魏大军,刘敏命帐下士卒将军旗插至关隘要道,绵延了一百多里,营造了大军压境的势态。曹魏大将军曹爽果然中计,在与蜀军僵持的过程中不敢贸然出击,直至蜀汉大将军费祎率援军赶至,解除了汉中地区的危机。刘敏凭此功被赐爵云亭侯,其它事迹不详。

第四位:刘先。刘先是曹魏集团中的永州市籍名臣。刘先是汉末时期的荆州名士,以博学多闻、过目不忘、精通典籍而知名。刘表执掌荆州期间,征辟刘先为别驾,后又作为使节前往许昌觐见天子。刘先初次与曹操见面,二人便在朝堂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唇舌之战。虽然最后的结局是以曹操的“惨败”而告终,但是,刘先此次出色的表现,却深深折服了曹操。后来,曹操欣赏刘先的才华,上奏天子,推荐刘先加入了东汉朝廷。

刘先最初在东汉朝廷担任地方太守,因在地方上整顿吏治、发展民生的过程中政绩突出,后被召入朝中任尚书。魏国建立后,曹操直接征召刘先为曹魏的尚书令。由于史料中对刘先的其它事迹未做详细记载,故其最终的结局也不得而知。

参考书籍:《三国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