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智深锄强扶弱,大闹桃花村,出现一个重大失误

 沈忱灿烂海滩 2020-09-17

本期的《水浒传》成语故事见于小说第四回,发生在鲁智深离开五台山前往东京途中,相关人物分别为鲁智深和刘太公。故事原文如下:

太公道:“师父听说,我家时常斋僧布施,那争师父一个。只是我家今夜小女招夫,以此烦恼。”鲁智深呵呵大笑道“‘男大须婚, 女大必嫁’。这是人伦大事, 五常之礼,何故烦恼?”太公道:“师父不知,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智深大笑道:“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太公道:“老汉只有这个小女,如今方得一十九岁。被此间有座山,唤做桃花山,近来山上有两个大王,扎了寨栅,聚集着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此间青州官军捕盗,禁他不得。因来老汉庄上讨进奉,见了老汉女儿,撇下二十两金子、一匹红锦为定礼,选着今夜好日,晚间来入赘老汉庄上。又和他争执不得,只得与他,因此烦恼,非是争师父一个人。”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令文殊院众僧非常不满。有心袒护鲁智深的文殊院住持智真长老也无可奈何,只能让鲁智深离开五台山前往东京投靠自己的师弟智清禅师。

鲁智深与师父洒泪分别后,启程赶往东京,途径青州桃花山下的桃花村。鲁智深见天色已晚,便来到村中投宿,却遭到庄户的拒绝。幸好村中的刘太公及时出面,答应让鲁智深留宿并为其提供食物。在此期间,鲁智深听说附近桃花山的强人要强行取刘太公的女儿,刘太公虽然并不情愿,但又唯恐遭到强人的报复,左右为难,鲁智深便提出为刘太公出头,让强人回心转意,之后便有了鲁智深大闹桃花村、醉打小霸王周通的故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前文提到的“两相情愿”。这个成语与“两厢情愿”的意思一模一样,意为两方面都愿意,多指婚姻或交易。这也是由《水浒传》作者首创的一句成语。

鲁智深出手帮助刘太公,是不是其性格使然呢?的确如此。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可谓是一位唯一的、真正的大侠,嫉恶如仇,恩怨分明,扶危救困,粗中有细,有情有义,其境界远超宋江、武松等人。看到不平之事,鲁智深从来不会袖手旁观。当初在渭州对金翠莲如此,如今在桃花村对刘太公亦是如此。

不过,鲁智深所想出的办法是不是一个好主意呢?从书中的描述来看,鲁智深采用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仅仅将周通痛打了一顿,而周通竟然还从鲁智深手中逃脱。因此,鲁智深的这一计划是不周全的。而当桃花山大当家、打虎将李忠带着几百号喽啰下山复仇时,鲁智深“鲁智深把直裰脱了,拽扎起下面衣服,跨了戒刀,大踏步提了禅杖,出到打麦场上”,这显然是一副拼命的架势。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这种做法其实是莽撞之举,既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令桃花村的百姓陷入危难之中。那么,鲁智深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呢?应该是将周通活捉,然后带着他一起离开桃花村前往桃花山,再与李忠等人拼命。如此一来,战场远离桃花村,可以避免无辜百姓受到牵连。由此可见,尽管鲁智深行侠仗义,但却是一位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的莽汉。如果不是因为李忠与鲁智深原本认识,鲁智深能否杀出重围都尚未可知,又怎能保住刘太公的女儿呢?

参考书籍:《水浒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