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解惑:“气”是中医的灵魂

 图书 馆员 2020-09-17


题记:如果不从“气”这一概念上去认识,中医的合理性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中医这一传统学问,很多人将其视为迷信,因为它“没有科学依据”。但非常奇怪的是,这么个“迷信”的东西,竟然用其荒诞不经的理论和莫名其妙的手段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医学不同于其它,那是关乎人命的事,如果不能治病早就被淘汰了。我们无法想象一种毫无道理、草菅人命的医学体系会传承数千年,甚至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必称科学的时代站稳脚跟。
  那么,问题来了:中医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现代医学总是喜欢通过各种手段在中草药里找“有效成分”,应该说这确是认识中医的一个手段。但是如果把它做为中医研究的重点,则是非常可笑的。

道理很简单: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什么“有效成分”,也根本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给病人下药——中医是从四性、五味、经络归属的角度来认识中药的,而以此为依据开出的方子却有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今天的医生熟练掌握了各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却达不到前人的水平。因此,我们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中药显然是有问题的。
既然中药不能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那么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对经络的认识上来入手。经络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你在解剖学上找不到它,可是用经络理论来治病就是有效,比如针灸,用银针来刺入经络的交叉点(纵为经,横为络)——也就是穴位,对一些病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有些浅陋之人因为在解剖学上找不到经络,就认为这个理论是荒谬的,这是典型的无知之徒。因为针灸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效果)。这种事情外国人是解释不了的,到现在也解释不了,他们也做不到。可以肯定的是,经络里面一定有某种物质的存在,因为没有物质肯定治不了病。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呢?神经?肯定不是,如果是神经的话早就找到了;血液?当然更不是了,经络图可不是血管分布图。那么,最合理的解释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是“气”。
  二、对“气”的认识
  经络并非神经网,也不是血管,而是“气”的运行通道。这是一个传统的观念,《黄帝内经》是这样描述的:“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黄帝又问:“愿闻脉度。”岐伯将人体的经络大致叙述了一下,然后说:“此气之大经隧也。”

不过这里的“气”可不是空气,而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像电磁波和磁场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并且带有能量。遗憾的是,今天的科技水平并不足以全面地认识它,以至于对针灸等传统医术无法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解释。可我们的老祖宗却在很早以前就用“气”的理论来解释事情了,比如《国语》中,陕西发生了大地震,“三川竭,歧山崩”,周厉王问其故,大臣伯阳父答曰:“夫天地之气,莫失其序,若失之序,民之乱矣。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是有地震。”又如《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可见从自然现象到人体健康,都离不开“气”的作用。当然了,上面的两条材料只是老祖宗在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事物,并不代表这种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疗手段确实有其预计的效果,而且用其它理论就是解释不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理论要么去积极地接受,要么理性地存疑,而不能轻易地否定。
  “气”既非空气之气,那在写法上是不是也有差异呢?在古代是有的,这个字最早的见于先秦的竹简上,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既”,下面一个“火”。后来有了简化的写法,上面的“既”字只剩下右半边,像个“无”字,底下则变成四点火(俗称四点水),被称为“无火之气”。再后来,就被简化没了,统一成了“气”字。这“气”是无处不在的,远到九天之外,近到方寸之内,都有它的存在。我们人体内自然也有,经络就是“气”运行的路线。所以用银针刺入经络这种行为在西医看来全无道理,而中医看来却是目的明确:那是在影响气的运行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灵枢》中,黄帝问歧伯说:“刺之有道乎?”歧伯答:“刺此者,必中气穴。”又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都说明了这一问题。可以说,针灸的全部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气”的把握。今天的医学不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又如何能解释针灸的合理性?

  和其它物质一样,气也是分为不同的种类的,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性质,而不同的性质自然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最基本的就是阴阳二性,底下还可以按不同的分法给分成诸如寒热温凉四性,或是金木水火土五性。不同的物质内含有不同属性的气,下面以药材为例来说一下。
  学过中医的都知道,任何一味中药都有三个基本属性:性、味、归经。

“性”是四性,寒热温凉;“味”是五味,辛酸甘苦咸,实际上是五行的体现;“归经”是说药性会进入某一条具体的经络。事实上这个“归经”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中药的根本奥秘是“气”,而不是西人所说的化学成分,因为所谓的“归经”就是中药被人吃下去以后,是要进入某条经络来发生作用的,如麻黄这味药入的是肺经和膀胱经,木通这味药入的则是心经和小肠经,独活这味药入的是肾经。进入某条经络之后,气的寒热温凉之性再发生具体作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口说无凭,举几个例子吧。
       三、举几个例子
  下面从“气”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几味常用的中药。
1、 中药里有一种含有剧毒的药材,叫做附片,毒性很大,吃多了要死人。现在我们国家规定每副药方里附片的用量不得超过三克,超过就是违法,出事就得坐牢。

可在清朝末年,川西有一个名动天下的大医家,叫郑钦安,外号郑火神,此人特别喜欢用附片,一用就是好几两(我半年前去成都的一个大药店抓药,稍带着问了一下有没有郑火神这一派的方子,伙计说刚才就来了一个,一副药里下了两百克附片)。可在他手上非但死不了人,治疗效果还特别好,这是怎么回事?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怎么也解释不了,而用中医理论来说就很简单了:附片性热,可温命门之火,让阳气上升。对很多病人来说,这阳气一升,就什么事都好办了。而这一切都是从气的角度来解释的,首先,附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升腾阳气,而“阳气”这一概念当然属于气的思想;其次,所谓“性热”,并不是说附片的温度有多高,而是它的气具有一种属性,可以让人体内的阳气升腾,所以这种属性被人形象地称为“热性”。而说来说去,也都是在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
2、有一味治疗肺病用的药,叫“霜桑叶”,也就是让霜打过的桑叶。桑叶在“归经”上是入肺经,所以可治疗肺病。当然,这“入肺经”可能只是后人的比附,因为发现桑叶能治肺病而说它是入肺经,有可能是胡说。可我这里要说的是霜桑叶。桑叶让霜打过之后,在治疗肺病时效果远胜普通桑叶。

这事在西医上看来有点荒唐,因为即使让霜打过,其化学成分也没有变化。中医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的,而是从气的属性上来看这一问题:霜是什么时候降的?是秋天,秋天在五行中属金,也就是说带有金性之气;而肺在五行的划分里也属金。被霜打过的桑叶带有金性之气,而人体的肺气也是金性的,所谓“同气相求”,霜桑叶的气自然容易进入肺,从而对肺发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3、再说一味叫做苍术的药。1955年,石家庄闹乙脑,苏联专家束手无策,周恩来急调四川名医蒲辅周亲临现场。蒲老先生没有从西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是从中医的理论去加以诊断,说这是温病,依中医之理,当用白虎汤治疗。结果药配发下去,疫情很快被解决。1956年,北京又闹乙脑了,医务人员有样学样,也用白虎汤,结果效果不理想。蒲老先生再次赴疫区诊断,说这是温病加湿症,用白虎汤只能治疗温病,却治不了这个湿症,于是在白虎汤里加了一味“苍术”,结果瘟疫马上又被平息了。温病、湿症都是中医之理,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病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而白虎汤也是依中医之理开出的药方,并不是以化学成分为依据的。可是它们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面已经说过了,苍术这味药是用来治疗湿症的。“湿症”是什么意思?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水蒸气太多,结果把我们的身体弄湿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还没听说过哪个人的身体里面水蒸气太多。显然,这个“湿”并非指水蒸气多,而是气的一种属性。那么,怎么治呢?蒲老先生用的是苍术。
  苍术,性温,味辛。温是升阳之性,阳气一升,湿气就会被驱除,因此中医里有个名方叫“升阳除湿汤”。辛味之物所具有的气性也是可以升阳的,因为“气味辛酸发散为阳”。而更重要的是苍术的药性可以进入属于脾的经络。脾脏在中医里被称为“湿脏”,体内湿气一重,受害最严重的就是脾脏。苍术被人服下之后,具有辛温之属性的气进入属于脾脏的经络,自然就能把脾脏的湿气驱除,那么这湿症就得以解决了。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有些玄,可是别忘了,这么玄的理论却是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作为依托的。
  四、结论
  上面三个例子,我相信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能力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引入“气”这个概念,它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中医里面“性温”、“五行属金”之类的基本术语,而这些正是中医用来治病的东西。不错,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对“气”这一物质进行检测,但我们是否因为没有能力检测到就要加以否定呢?显然不是的,因为认识一个事物的手段有很多种,并非只有用仪器检测这一条道(那种因为检测不到就要加以否定的做法是愚蠢的,是缺乏最基本的学术素养的表现。事实上中医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认识途径)。中医理论以“气”为出发点,从“气”的角度去指导治疗,而实际的治疗结果与其预计的结果又是一样的,其理论经得住实践效果的检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以“尚不能解释”而加以否定呢?目前还不能认识,那么继续认识就是了;目前还不能解释,等技术进步了自然就能解释,这些都不是对中医理论加以否定的理由。用已知的去否定未知的,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重视祖先关于“气”的论述,从气的角度去认识中医。

 【小编絮语】

气,确实是中医的灵魂,因为西医或其他医学体系没有这个概念,因而就解决不了中医能解决的许多医学问题!并且,还会认为中医的许多做法匪夷所思(包括目前的许多科学教的信奉者,和中医粉之间的争论,其实就是因为对中医的这一条“语法”不了解,造成许多的彼此沟通的障碍。)

浅谈中医对湿邪的认识

湿为天地间阴阳蒸腾濡润之气,而其作为邪气却能防碍人的身体健康,使人对它深恶痛绝。俗语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攻克湿邪就应该对其作各面的认识。
      首先,湿按照属性分为属于天气的湿如雨雾,属于地气的湿如泥水之浊阴之邪,有属于饮食的湿如酒酪水果,有属内伤脾肾、五脏、气血津液的湿。
       第二,湿伤人的途径:雾露、山岚瘴气、风毒等邪气可从口鼻而入,雨、汗、泥水等可以从肌腠、皮肉筋骨而伤(伤湿),水饮浊腻之品从口而入,五脏六腑、气血津液产生的湿是从内而生,另有内中湿即内素有寒湿或初患浮肿又重感外湿。
       第三,湿邪可以侵袭人体任何部位:感湿于头面四肢可见头痛、头风、面游风等,患于腰脚可见腰痛、脚气等,外伤皮肤见皮痹、皮疹,入于肌表可见发热、恶寒、自汗,滞于经络见痹重、难屈难伸、痉病,入于肌肉可麻木、跗肿、黄疸、按之如泥不起,伤于筋可见痿,滞于经脉为脚气病,流于关节轻者屈膝有声,甚则关节肿痛,入肾腰胯疼痛、身如板夹、胁如沙坠,入脾胃则呕恶、腹胀,入于小肠则颓疝、尿赤秘涩,入膀胱为淋,入于大肠为泄泻、腹痛、后重、脱肛,入于气血为倦怠。
       第四,湿邪的变动:湿逆于上为湿气,上蒙清窍,阻滞神机可见头昏蒙痴呆健忘等。郁于中为痰。流于下为水。夹寒为寒湿可见痛痹。夹风为风湿见身烦痛额上微汗。风寒湿合而为痹证。兼温为湿热、湿温。可兼酒麦乳酪停滞不化。湿病治疗失误久延可发展为痰饮、水肿、癃闭及气湿痰淤交阻的肿瘤。
       湿本为人体气血津液之正气,但作为邪气对人危害非细。湿性属阴,性阻滞黏腻,所到之处无不沾染受害。历代医家对湿邪有多种见解,总赅而言,湿为邪为正总在气化与不化。现就我感悟比较深的内容作一阐述。
     《黄帝内经》中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不运化,水湿不流,或为诸湿肿满,诸颈项强。李东垣对疾病的发生独重脾胃,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不能充则生百病。在《脾胃论》中论述了其重要性:胃为十二经之海,水谷之海,属阳土,主动而不息,辟如阳气在于地下能够生化万物。胃气和平,荣气上升,产生温热。温热正如春夏,能够行阳二十五度,使因精奉于阳。如此胃气和平则万化安。在病理状态下,胃病不能濡养使六腑气绝而致阳道不行,阴火上行。六腑之气先绝,五脏之气无所禀受而后绝。肺主收下,又主五气,现肺气绝则不生五气而独下流,与脾土叠于下焦〔重强〕。所以胃气病不能行阳气积阳成天去,清阳不能出上窍、实四肢、发腠理反而下流∶“湿从下受之”—脾为至阴之地,有形之土下填,阴火反乘脾胃。胃之一腑病,十二经元气皆不足,气少则津液不行气化不行而成湿滞血亏等,所以说胃气病则万化危。对于腹中气不足,大气不运生湿的机理,清代汪昂也详细论述过,旨在于机理明才可能投药无误。
    下面来看肺与湿的关系。肺主天气,天气通,地气才能运行。肺经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痹开则膀胱亦开,这应该就是启上闸,开支河的意思吧。吴鞠通说“湿邪之为病,上焦与肺合”—肺主太阴湿土之气,肺病湿则气不得化,但如果气化湿自然随之化解,即使有兼夹的邪气也会随之一起化解。湿邪治肺可以开闭达表,使表气通,透热化湿,不汗而解,肌表的风,太阳的湿也乘势外解。既可以通降上焦气机使利气化湿有能疏泄腠理使湿从汗去,在汗出的同时,内郁的邪热也能随之向外透散,达到汗出湿热自退的目的。
    吴又可在邪有九传治法中说感受疫气表里分传,开始的时候邪在膜原是邪气平分,半入于里则见里证,半入于表则见表证。表里都病的是内外壅闭,在表汗不能发,在里为不通。这时不能强发汗,应该先用承气通里,里邪去则里气通,中气才能达表,之前郁在肌肉中的邪都乘势升泄出来〔或者发斑,或者吐,各随其性质而发〕。这属于以泻为补的方法。
    以上一则主张补脾胃泻阴火升阳,一则主张通里气宣发中气。正如清代石寿棠在湿热闭表壅肺阻滞三焦之证中所说“不专于升表(发汗),在于通其郁闭,和其阴阳。”对从脾治湿的治疗也有重要意义—调补脾胃泻阴火升阳。例如崔燕玲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湿热咳嗽。认为脾胃失健,水湿内停,日久蕴热,湿热上痹犯肺,肺失清肃。以半夏燥湿化痰,干姜辛热振奋脾胃阳气温阳化湿,芩连苦寒泻热燥湿再加清肺化痰之品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治法和加减可以参考《脾胃论》等著作.
    上面提到的阳气的升发,还密切联系于胆腑和小肠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甲胆属风温,主生化全身的气血;丙小肠主长养周身的阳气,它们禀气于胃而能浮散升发.如胆小肠的温养生长之气不足,留于有形之脉中而为热病中风等等不可胜数.
    五脏六腑、气血津液都以各自和相互协调的气化功能与湿想连结着.其中淤血也是湿病形成的重要因素.《素问·刺节真邪》说.腰脊—人的大关节,胫—人赖以走和跑路,前阴身中之机,阴精之侯,是津液的道路.如果饮食不节善怒常发,津液就会内溢下流于前阴,使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趋翔不能,是患了荣病有水,不能上也不能向下,应用铍石治疗.在《邪客》中说,营气泌其津液注于血脉化为血.都是说明营气导致血病.张景岳说道:“失血家往往水肿,淤血化水亦水肿,是血病兼水”,“血液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津液得以通行”又说明血病能导致水液的运行.湿邪可阻滞经络而形成淤血,由血及气而气血不畅气化失司,又加剧水液运行的障碍,如此循环,二者交相影响.
    此外,对医源性的湿病也不能忽视,如输液不当,过快过多可影响体内的水液电解质平衡;用药过于寒凉滋腻;过用耗气伤阳药;用损害心、肺、脾、肾的药物等都有可能导致湿病的发生发展.
    随着地球气温的变化,人们工作环境和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人的体质可能向“湿热化”的方向发展,鉴于以上,人们更应该加强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和知识,顺从自然规律,加强身心修养以保持健康 。

【二】中医湿症

中医之湿症不同于西医,西医之湿症是一点皮肤病,中医的湿症是人体的六大病症之一,即风湿,湿症,寒症,热症,燥症,火症.它可以侵入人体的每一个脏腑或每一条经络,亦或每一个细胞,一个脏腑有病还可以想传另一个赃腑,湿症是人体的一个大顽症,因此很难治愈.

     大家都知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即湿,湿是生命的载体,血是靠湿来承载,火气是靠湿来降温,现代的癌症即肿瘤,实质是水湿不能畅通而停留的病症,尿道是湿的排出通道,泌尿系统疾病亦是湿症,而西医称皮肤病为湿症中医亦同,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攻克湿症是人类为治疗疾病的一大半,实非小事。

**
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湿为水类,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湿邪致病,多有沉重重着的感觉。如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等,浊,即秽浊,指湿邪为病,可使分泌物、排泄物增多而秽浊不清。如湿病面垢多眵(眼屎),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带下过多等。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水湿之邪重
着粘滞,侵入人体,留滞不化,易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的升降。脏腑经络阻滞,气机不畅,故常见到胸闷脘痞、胀满等症状。外感湿邪,最易损伤或阻遏脾阳,导致脾阳不振,水湿内停,易见腹泻,水肿等症状。

湿性粘滞。粘滞。即粘腻阻滞之意,湿邪犯人,其粘滞性主要表现在分泌物或排泄物多表现为涩滞不爽,如大便里急后重,小便涩滞不畅等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长,易反复等。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见于下部的症状,如下痢、带下、淋浊、下肢水肿等。
 
注:"阳气"受损可以理解为阳气不足,也可以理解为阳气受到湿邪的影响被阻滞.就是中医所说的"阳气郁沥".后背发冷可能是虚,如肾虚,脾肾阳虚等,也可能是湿,如脾虚湿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中医认为致病的原因不外乎外因和内因,其中外因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邪”或“六淫”,意为淫邪伤人之气。湿邪是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治疗。

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也可分外因和内因,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内因则是脾胃不健,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饮食不当,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寒湿、暑湿、风湿等症状。

防治湿症一要注意避免外部湿气的侵袭,例如不要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久待,居住之处不能湿度太大,寒冷潮湿天气尤要注意保暖等。如果患有湿症则要辨证施治。

具有湿症的人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体检没有什么问题,但身体状况不佳,这就需要中医中药的祛湿调理。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趋下;易与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并且常常与他邪夹杂致病

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常见德症状有:头痛晕重、身体倦怠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两眼、腿脚浮肿;胸中郁闷、脘腹胀满、口淡、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这些都属于所谓的“湿气重”。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

 健脾祛湿的常用中成药(非处方药)

   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 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参苓白术丸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归脾丸
  【成分】 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参苓白术丸和归脾丸区别:

参苓白术丸 偏于调理脾气,用于脾气虚弱导致的一系列的胃肠道消化系疾病。

归脾丸 主要是治疗心脾两虚,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而生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所以面色少华而萎黄;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均为气血不足之象;脾气虚则饮食无味,脾不健运则食后腹胀,胃气虚弱则不思饮食,或饮食减少;舌淡、脉缓弱,均为气虚、血少之征。

食疗法:温补脾胃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

民间用赤小豆、薏米熬粥常食对健脾祛湿有很好疗效。

此外居住之处湿度不能太大,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