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尘落煤缓冲装置

 王凯富图书馆 2020-09-17

一、技术背景

目前,煤炭输送系统使用胶带输送,将煤炭从开采的工作面逐级输送到煤仓或储煤地点,运输转载落煤装置冲击漏斗和接煤板的能量大,落煤有死角,容易挂料,造成局部积煤堵煤;速度不均匀,高速下落容易形成比较大的诱导风和挤压风,产生大量粉尘;大部分胶带输送机转载都是接近90°转向角,落煤对下部胶带冲击力大,皮带损伤严重;装煤不居中,蹦撒煤现象严重,造成很大清理工作量。以前,采用的是漏斗卸煤转载装置、曲线落煤管形式(需要落差高度大,基本在地面电厂应用),而煤矿井下空间有限,转载点冲击力大、胶带损伤严重、撒煤多、粉尘大、噪音大,环境较差。基于此,技术人员经过研究,制作出了无尘速度转向落煤缓冲装置。

二、装置功能

1.实现落煤顺畅,正常运输时不堵塞、卡煤;

2.下装煤方向和下层搭接设备(带式输送机)运行方向一致,速度相近,减少煤流对下层设备的冲击和破坏,保护胶带;

无尘落煤缓冲装置图

3.吸收和减小转载落煤点(设备安装处)的煤尘,实现对转载点落煤扬尘的局部收集,改善周边生产环境;

4.不需用打溜煤眼,无留底煤,有利防冲。

三、除尘原理

1.采取减少抛煤高度

把原来的一次抛落过程分成上抛煤煤段,转向滑降落段和下抛落段,主要的落煤是滑落段,不会产生粉尘。上抛落段从上胶带的卸载滚筒上方,向前抛出大约0.5~0.7米距离,就到了弧形接煤板;下抛煤降落的高度在0.5~0.7米,跑出煤的距离短,高度小,产尘量很小。整个转载缓冲落煤在封闭段落煤槽和导料槽中,降低风速来降低落煤的扬尘。

采用斜切向接煤和铺垫缓冲接煤方式,减小对接煤板的冲击力,减少了堆煤块的破碎,降低了接煤点段的产尘。

技术参数表

2.落煤段加无动力除尘装置

无动力除尘的关键是:首先通过落煤管的设计,从源头上减少粉尘、诱导风的产生,在保证导料槽良好的密封特性同时,通过导料槽扩容,在导料槽内设置多道循环降尘幕帘,降低风速、吸附粉尘。当导料槽出风口诱导风风速降低之内2.0米/秒以下时,出口的粉尘或自动沉降或被无动力除尘装置吸附,达到皮带机输送机降尘、除尘的目的。无动力除尘幕帘具有耐磨损、吸附面积大的有点,易维护无需动力消耗。

无动力抑尘装置具有良好的抑尘效果,无论输煤设备运输何种煤质的煤,无动力抑尘装置在安装调试好后,其周边环境的粉尘浓度均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3.阻尼降尘系统(抑尘单元)抑尘、除尘原理

采取抑尘并降低诱导风理念设计,有效的降低诱导风,通过取消封闭式中间阻尼挡帘,采用疏密开槽的中间阻尼挡帘交替正反安装;科学排布抑尘单元放置方式,采用真正蛇形通道,有效的衰减诱导风的风速,抑制粉尘的扩散。

无动力除尘挡帘由阻燃耐磨橡胶制作成的,由于具有很大的吸附表面及静电吸附力,从而起到吸附粉尘作用,多级幕帘可以降低风速,当导料槽出口风速降到1.5米/秒以下,5毫米以上的粉尘自然落到胶带的表面,从根本上解决粉尘问题。无动力除尘阻尼帘具有耐磨损、吸附面积大的优点,易维护无需动力消耗。

四、装置特点

1.该装置接煤点为侧向迎煤,对接煤点的冲击力小;上接煤点的落煤是下接煤点的铺垫缓冲煤,减小了整个转载点的冲击破坏力和摩擦损坏速度。

2.该装置采用曲面切线连接成型的螺旋线形异形U槽设计,保证煤流动无积煤点和卡阻点,滑降过程顺畅平滑。

3.该装置根据现场输送机的参数设计槽形,旋转角度和旋降角度,保证转载煤流顺畅下滑速度。

4.落煤的速度方向和下一级胶带输送机的运转方向一致,煤流速度接近下胶带速度,避免了煤块速度对胶带的冲击破坏。很好的保护了胶带,延长了胶带的使用寿命和缓冲床的寿命,更避免了撕裂胶带现象。

5.产生粉尘小,采用缓冲滑降设计,有大抛降改为小抛 降高度加大滑降高度,滑降过程不产生粉尘,减小了整个转载降落过程的产尘量。

6.整个转载过程在封闭装置中,增加粉尘阻尼,无动力除尘装置和干雾降尘装置,基本实现粉尘无泄漏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