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朝有“李氏当王”的说法,李渊:说的是我,隋炀帝:杀光姓李的

 浩然文史 2020-09-17

    想必大家都听过“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谶语与浩浩荡荡的黄巾起义,在魏晋南北朝,有一个道教谶语更为流行,那就是“老君当治,李弘应出”。这个谶语是怎样产生的呢?有怎样的影响?

    一、“李弘信仰”与张鲁的天师道

    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流传着“张角、李弘毒流汉季”的说法。张角是太平道的代表,而李弘则出自李家道。太平道有声名远扬的黄巾起义,李弘的“李家道”似乎默默无闻。

    道教经典《老君音诵诫经》托名于太上老君。经中讲道:“世间诈伪,攻错经道,惑乱愚民,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这与太平道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一样,其实就是一种弥赛亚主义,说白了就是在乱世,会有救世主出现,拯救这个世界。

    黄巾起义

    当时托名于李弘的起义出现了数十次。上面提到的道经,成书于北朝时期,对于李弘的记述属于一种总结性记载。那最早提倡“老君当治,李弘当出”的是谁呢?又为何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东晋时,有个人自称李弘进行起义,他号称是“李八百”道士李脱的弟子。这个李八百又是何许人也?名道葛洪在著作中提到了3个叫李八百的人,他们都是蜀地人,而最早的李八百,可以追溯到西汉末年。“老君当治,李弘应出”这句谶言,应该出自蜀中的李家道,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末年。

    葛洪炼丹图

    葛洪《抱朴子·道意》还写道:“诸妖道百余种,皆杀生血食,独有李家道无为为小差。”可见李家道崇尚清静无为,不嗜杀生。他们的偶像是太上老君,而拯救世间的李弘,就是太上老君在凡间的化身。

    影视剧中的太上老君

    东汉末年天师道的提倡者张鲁实际也是李家道的信仰者,只是在张鲁投降曹操之后,背叛了李家道的宗旨,所以才极力摆脱与被称为“妖道”的李家道的嫌疑,而“张角、李弘毒流汉季”中的李弘,实际就是指天师道的张鲁。

    影视剧中的张鲁

    二、寇谦之划清“老君”与李弘

    魏晋南北朝时,尤其在东晋以后,很多起义都是利用道教太上老君出世拯救世人的救世主思想进行宣传。东到山东,西到甘肃、四川,都能看到李弘的影子。在统治者眼中,李弘就是叛乱的代名词。

    北魏道武帝时,道士寇谦之深受重用。寇谦之就是一个天师道信奉者,他也知道自汉末以来,道教屡屡成为农民起义的借口,被扣上妖言惑众的帽子,引起统治者的忌讳,这对道教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寇谦之就兴起了一场道教宗教改革运动,核心就是划清太上老君与“李弘”的界限。

    寇谦之

    那怎么区分二者呢?寇谦之的做法就是编订道经,颁布天下,用太上老君的口气说:“愚人逛诈无端,人人欲作不臣,聚众逋逃罪逆之人,及以奴仆隶皂之间,诈称李弘。”就是说那些称李弘的人,并不是太上老君自己的意思,那些以李弘名义起事的人,都是“臭肉奴狗魍魉”,永无得道成仙的机会。道教于是去除了天师道的反抗性,摆脱了“李弘”带来的污名,成为官方道教。

    三、李弘到“李氏当王”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之后,开始大规模禁绝谶纬,但社会上造谶的风气仍屡禁不止。其中李弘之谶仍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如隋炀帝晚期,“扶风人唐弼举兵反,众十万,推李弘为天子,自称唐王”。由此还衍生出许多其他变种,如“李氏当为天子”、“老子将度世”一类。这让隋炀帝疑神疑鬼,对姓李的人十分排斥。隋炀帝称怀疑大臣李金才的儿子李敏名字应谶语,一怒之下杀掉其一族32人。他甚至还有“尽诛海内凡姓李者”的念头,他的连襟李渊,都受到他的猜忌。

    隋炀帝

    这些谶纬也让天下姓李之人蠢蠢欲动,李源曾对李世民说:“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当时瓦岗军的首领李密也认为这一谶纬是说他,他曾想要叛唐。

    当时的道士们也不消停,他们积极制作歌谣、诗谶,解释推衍各种李氏当王的谶纬,进行政治投机。如李渊集团内,裴寂就曾与太原道士卫元嵩等作 “兴童子木底百丈水,东家井里五色星”的谶纬,第一句拆分开来实际就是李渊的名字。

    李渊

    李渊兼并天下之下,道士们也得到了李渊的回报,很多道士都身兼高官,如李淳风官至太史令。道教也受到了唐王朝的推崇,李渊甚至直接称自己是太上老君老子的后人,在全国大修老君观。武德七年,他下诏:“道先、次孔、末后释宗”。就是说道教第一,儒家第二,佛教第三。对于民间,他以严刑酷法禁绝图谶,将道教经典解释权握在自己手中。

    李渊

    文史君说

    每个宗教都有弥赛亚主义,即救世主的思想,中国本土产生的道教也不例外。中国产生的道教与中国式的神秘学说有密切联系,那就是谶纬。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开始,道教各教派就提出了各种救世主的口号。最著名的当为太平道和天师道。相比于太平道的黄巾起义,天师道虽然没有如此大的盛世,但其老君出世的谶语,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次被农民起义军利用。正因为这种属性,所以统治者和上层,既要利用老君出世的思想,又要禁绝以防被起义者利用,危害自己的统治。

    参考文献

    李刚:《唐高祖创业与道教图截》,《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3期。

    方诗铭:《释“张角李弘毒流汉季”——“李家道”与汉晋南北朝的“李弘”起义》,《历史研究》1961年第5期。

    孙雪雷、杨锋兵:《寇谦之天师道改革探微》,《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