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产后妈妈崩溃抑郁,漏尿就够了

 为什么73 2020-09-17
蒲氏美孕工作室 正安聚友会 今天

比脱发更让人焦虑,还易得妇科病…你产后漏尿了吗?

生完孩子后简直太尴尬了,感觉自己跟尿失禁了一样,天天都得用护垫.....…

可难为情了,自从生完孩子我都不敢喝水了,感觉稍一用劲就会漏尿.....…

打喷嚏或咳嗽更憋不住尿,腰酸下坠感也越来越明显,排出的恶露还有臭味,怎么办啊?

产后漏尿越来越常见。咳嗽、大笑、弯腰拾物、反复坐立、原地跳跃、爬楼梯、小跑、流水洗手等日常生活动作均可引发漏尿。

▲ 女明星同样有难言之隐

图源:网络

我的诊室里也越来越常看到有漏尿问题的女患者。

上周,一位 37 岁的女患者找我调理身体:月经量少、白发、黄褐斑 5-6 年、指尖凉、手心汗多。

我告诉她,人体是个整体,这些问题中医可以一并调,不矛盾的。

聊着聊着,患者说起自己偶尔打喷嚏,一打喷嚏会漏尿。

「中医都可以治,可以一并调,不用担心。」

患者感到很惊讶,又有点顾虑地提起:「中医可以调理漏尿吗?我在美容院做一个缩阴的项目,说是可以治疗漏尿。但是做了三次有阴道出血,还有三次没做,呃,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好像叫私密超声刀)

我惊讶于很多人不知道中医可以调理产后漏尿,所以跟她解释:「中医通过内调,温肾纳气、补气升提有治本的效果。这个超声刀,估计是『口紧里不紧』,相当于把门拴住而已,但屋里已经崩塌了,还是会破门而出的。」

图源:pexels.com

亟需引起关注的产后漏尿

产后漏尿是全球性的女性健康问题,大部分人因尴尬与隐忍错过了恢复的黄金时机。

有些女明星深受其害,在微博分享产后漏尿的苦恼与心酸,意图引起大家对产后康复的关注。如SHE的Ella,马伊琍。

   

图源:网络

马伊琍分享的这篇文章,作者大胆地说出自己二胎后突然漏尿、就医、积极锻炼盆底肌的经历。从一无所知、不知所措到大方分享经验,为的是引起各位女性同胞对产后康复的关注。

被失治误治的产后漏尿

产后漏尿易导致会阴皮疹瘙痒,增加感染风险,影响身心健康,也会给工作、生活造成困扰;如果合并阴道松弛、阴道干涩等,这不是严重影响夫妻生活吗?

但很多人对产后漏尿的治疗有太多误解,常见的误解之一是认为产后漏尿是由于产后阴道松弛导致的,缩阴可以解决漏尿问题。

相信大部分女性对「缩阴」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开头所讲的私密超声刀,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在阴道壁的粘膜层、筋膜层产生的热效应收缩作用,理论上解决轻度的阴道松弛、尿失禁等问题。

但 75 度高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对生殖黏膜层的损伤,而私密处又是身体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受损后炎症侵染和细菌滋生,易引起妇科疾病。

所以我再跟大家强调,产后阴道松弛并非产后漏尿的原因,它们是并列关系,并非因果关系。

产后的漏尿、阴道松弛、阴道壁膨出、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等,现代医学归为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3]中医归为中气不足,肾气不固,气血失司,统摄无力。

我觉得,每一位女性都应该认识到,产后漏尿并不是每个产妇必须要经历的磨难,也并非无法治愈,除了必要的盆底肌训练,切记需内调治本——补气升提,稳住性幸福!

产后漏尿的中西医治疗

 中医的治疗 

产后漏尿属中医学「小便失禁」「遗溺」「遗尿」等范畴。内外同调有很好的效果。

1.中药内调

产后漏尿者,大多本来先天不足,肺脾肾亏虚,加上后天劳累过度,若生育过多或高龄生育,阳虚兼精气血亏虚,则难免出现产后漏尿。

因此,治本之法当温肾固摄,益气升提。


黑顺片、干姜、肉桂等温肾助阳,
补骨脂、肉苁蓉等补肾益精,
肉豆蔻、白术等温脾祛湿,
人参、黄芪、党参等补肺益气,
当归、川芎等补血行血,
木香、陈皮、升麻、柴胡等行气、疏肝,使诸药通达而不滋腻。

2.贴敷或艾灸腹部

腹部有任脉、冲脉、带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等经脉经过,使用贴敷或者艾灸,直接作用于局部,有利于温通该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气血。

贴敷采用合理搭配的药物,直接贴于重要穴位,通过穴位进入经络,温通局部气血及所属脏腑的气血。

艾灸兼具药物及物理温通作用,温通经脉,温阳祛湿,「气行则血行」,对改善局部及全身气血循环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2.1 近治局部取穴:

以任脉穴位为主,如神阙、关元、中极、气海。

▲ 图源:大家中医

神阙穴位于肚脐。脐朝百脉,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脐贴可使药物通过四通八达的经络,作用于全身上下、表里内外,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关元穴位于脐下 3 寸,有固本培元、补益下焦的功效。

气海穴位于脐下 1.5 寸,「气海一穴暖全身」,是补气的要穴。

中极穴为膀胱的募穴,募穴是脏腑经气聚集的地方,中极穴有补益肾气的作用。

此外,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八髎穴对于治疗盆底脏器疾病亦有良好的疗效。

▲ 八髎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穴的合称,各一对,源正中线对称分布

图源:大家中医

2.2 远治辨证取穴 

取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的穴位以补肾健脾,升提固脱。

取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肾俞、百会等穴。

▲ 内踝尖上三寸(四横指)为三阴交穴

图源:大家中医

▲ 犊鼻穴下三寸(四横指)为足三里穴

图源:大家中医

▲ 第2腰椎棘突为肾俞,第11胸椎棘突为脾俞

图源:大家中医

百会穴位于巅顶,为百脉之宗,是各经脉汇聚之处,有升阳举陷的作用。

▲ 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相交处为百会穴

图源:大家中医

3.静坐

静坐调呼吸、养神,是一种传统的保健方法,以调吸、调身、调心为核心。

调呼吸,主要为利用膈肌呼吸,呼气时膈肌上升,吸气时膈肌下降,一呼一吸之间很好地锻炼了内脏器官。对于腹腔内脏下垂有向上提升的作用,有利于腹腔脏器的托提复位。

 现代医学的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早期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可唤醒因压迫而暂时性失去功能的神经元,是目前公认的有效且无痛的尿失禁防治手段。

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运动

1940 年,Arnold Kegal 医生提出了 Kegal 训练法以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 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① 站立姿势:

自然站立,进行提肛缩阴运动,每次收紧不少于 3 s,然后放松。连续做 15~30 min,每日进行 2~3 次。

② 躺卧姿势:

患者仰卧在床,双腿屈膝微微展开,收紧肛门、会阴及尿道五秒左右,然后进行放松。每次运动十下,有规律抬高臀部离开床面,然后再次放下。

可加以盆底肌肉康复器[3]辅助锻炼。

与此同时,还可以配合每次排尿过程中有意中断尿流,从而促进和加强临床锻炼治疗效果作用。

图源:网络

关于产后漏尿的疑问

很多人问我,产后几年了还能修复盆底肌吗?

当然可以,调理身体什么时候都不晚。至于调理的程度,则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有个合理的期待。

一般来说,产后半年内是产后康复的黄金期。现代医学的盆底肌康复训练一般从产后 6~12 周开始,而中医内调则随时可以开始。

对于中医而言,除了必须切除的情况(如组织充血坏死),其他情况并非无法治愈,治疗起来需要足够的耐心,且需生活中配合好。

名词卡片

[1]产后漏尿:

医学名词应为「产后尿失禁」,是压力型尿失禁的常见类型之一。

[2]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常见但未受到足够重视的女性妇科疾病,多发于产后,可造成患者性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如产后漏尿)、盆腔器官脱垂(如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症状,该病发病原因与退行性变化、长期腹压增加、分娩损伤、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有关。

[3]盆底肌肉康复器:

即阴道哑铃,属医疗器械,常用于凯格尔运动辅助锻炼,远比单纯的凯格尔运动更能帮助女性找到盆底肌肉发力的感觉,是锻炼盆底肌肉极好的帮手。


蒲氏中医发源于清代同治年间,创始人蒲国祯以擅长伤寒而闻名梓潼。

第二代传人蒲显聪尽得家传,亦长于伤寒时病。

第三代传人蒲辅周,中医界的「一代宗师」,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门诊部中医组组长等,是当代杰出的中医学家,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称赞他为「高明医生」。

第四代传人蒲志孝,集家传、师承之综合优势,全面继承蒲氏中医真传,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且潜心现代医学,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思维方法。在其影响力下,蒲氏中医枝繁叶茂,第五代传人众多,遍及四川、北京、深圳等地,石美大夫为第五代传人之一。

蒲氏中医理论体系以《黄帝内经》、《伤寒论》为经,后世各家学说为纬,并紧密结合几代人的临床实践而成,其核心为治病求本,特点为辨证精确、用药轻灵、药简力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