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著名的四次杀俘, 主帅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只有一人善终

 人众众人 2020-09-17

有战争就有死亡,死伤在所难免,但杀俘确是兵家大忌。古人认为杀俘不详,一来过度杀戮会激起敌方士兵的必死之心,会增加己方不必要的伤亡,二来杀伐过重有伤天和,于己不利,但由于形势所迫,杀俘行为比比皆是。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杀俘行动,最后主帅均死于非命,只有一人得以善终。


一、拓跋珪。东晋十六国后期,后燕皇帝慕容垂率军攻魏,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示敌以弱,诱敌深入,双方在参合坡决战。由于天气寒冷,燕军劳师远征,师老兵疲,又误信了慕容垂病逝的消息,军心涣散,燕军大败,五万余人被俘。当时燕强魏弱,为了消除后患,拓跋珪下令将五万燕军全部坑杀。拓跋珪晚年因服食寒食散,性情暴虐,猜忌多疑,终于祸起萧墙,拓跋珪被其此子拓跋绍在睡梦中所杀。

广告大爷20年炒股坚持1跟K线法,操作技巧让人惊叹!

二、薛仁贵。薛仁贵是唐初名将,民间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但他一生中也有杀俘的记录。龙朔元年,铁勒酋长纠集周边部落反叛,兵犯大唐,薛仁贵奉命平乱。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铁勒人吓得下马请降。九姓铁勒投降后,薛仁贵为了消除后患,下令将十三万降兵就地坑杀。薛仁贵寿终七十,是唯一一个寿终正寝的杀俘将领。


三、项羽。巨鹿之战中,项羽以三万楚军大败四十万秦军,二十万秦兵被俘,创下近乎神迹的战争奇迹。这支秦兵在名将章邯的率领下转战中原,平定陈胜、吴广起义,打得六国联军溃不成军,战斗力极强。当时楚军人少,无法弹压秦军,留着必有后患,项羽在深思熟虑后下令将二十万秦军全部坑杀。

项羽杀俘引起了关中秦人的强烈敌意,导致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关中兵彻底倒向刘邦,成为汉军平定天下的中坚力量。项羽兵败后在乌江自刎,汉军争相分其尸首,最后分得项羽遗体的五名将领全部都是秦人。

广告一位老股民的良心谏言:主力洗盘还是出货,只看这一指标足以

四、白起。作为战国四名将之一,杀神白起凶名赫赫,一生杀人百万,整个战国时期有二百万人战死,其中一半死于白起之手,“百万人屠”实至名归。长平之战中,四十万赵军归降,面对如此数量的战俘,白起恐生祸患,于是将四十万赵军全部坑杀,仅留下二百四十人。白起功高盖世,又恃功自傲,再加上范雎谗言挑唆,引起了秦昭襄王的不满,白起被迫自尽身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