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惹上冷殿下》成“圈层小爆款”的背后,掌阅文学IP全版权开发已实现“弯道超车”

 话娱 2020-09-17

当一众古装剧再度袭来剧集市场,原本属于年轻观众的暑期档似乎少了一点青春气息。

“猫眼数据”显示,在8月12日网剧日播榜TOP7中,除了《惹上冷殿下》、《沙海》、《法医秦明2》,其余都属于古装类型。而《沙海》、《法医秦明2》又属于悬疑类型,真正以校园里的甜宠爱情、温暖友情满足年轻观众的作品只有青春偶像剧《惹上冷殿下》。

有人说,好看的偶像剧就像午后的阳光、咖啡。虽然不像正餐那么要紧,却是生活里不可缺少的甜品,尤其下班后的休闲时间、慵懒的周末,用甜美的偶像剧度过一定是最佳选择之一。

在题材空缺的背景下以及剧集本身独有的魅力,《惹上冷殿下》一经播出便吸引了年轻观众的关注和目光。

上线6天播放量达3亿,《惹上冷殿下》或成圈层小爆款

8月8日,《惹上冷殿下》正式登陆腾讯视频、芒果TV,播出首日即位于网剧日播榜第三位,次日上升至网剧日播榜第二位,并连续4天位于日播榜TOP3。截止8月13日,《惹上冷殿下》上线6天累计播放量已突破3亿。

除了在播放数据上表现亮眼,《惹上冷殿下》也是暑期档新的话题制造机。“骨朵数据”显示,目前微博超级话题#惹上冷殿下#阅读量达1.1亿,视频网站总评论数达29589条。

另根据小编在豆瓣上统计的299条热门短评,该剧四星以上的好评率达74%。豆瓣网友如此评价到:这是暑假的一股青春清流,不按套路走的剧情,大半夜笑得在床上打滚,怎么会有郭俊辰这么可爱的男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并没有采用暑期档流行的“会员看全集”的模式,目前会员用户可提前看到12集,此后每周三更新6集,非会员每周三、四、五各更新两集。

而随着快节奏剧情的层层递进,以及口碑、话题的不断发酵,即使目前处于“停更”状态,该剧的播放走势、整体热度仍然在快速上升。例如上线第二天的播放量较首日增长了38%。

结合播放数据和讨论热度,《惹上冷殿下》的出现无疑为暑期档的小荧屏注入新的活力,按照当下的走势,这部聚焦校园爱情的甜宠剧或将成为下一部“圈层小爆款”。

想必很多女生都曾幻想过,在蔷薇盛开的季节,与自己的“爱豆”开始一场罗曼蒂克般的爱情。《惹上冷殿下》讲述的就是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当红男歌星与平凡女主在校园萌生的各种趣事。没有虐恋,没有生离死别,只有各种像“夹心饼干”一样的甜蜜互撩,这样的设定,在偶像与粉丝已是平等关系的当下,可以说是95后最喜欢的爱情观。

多种恋爱模式齐头并进,超甜粉红互动暖化少女心,《惹上冷殿下》能够在大剧厮杀的暑期市场中走红,得益于全新的甜宠风格,充斥着叛逆、清奇又不乏现实写照的故事。但背后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与掌阅文学的IP孵化策略不无关系。

两年时间从“0”到多点开花,掌阅文学全方位孵化优质IP

《惹上冷殿下》改编自掌阅旗下签约作家【晨光熹微】的小说《惹上妖孽冷殿下》,该作品在掌阅一经上架立即引起读者的追捧,仅掌阅平台粉丝就超过53万,点赞量最高达150万,实时在读人数超4万,成为当下热门IP。

截止2018年8月13日,《惹上妖孽冷殿下》在掌阅app上的人气达1.1亿,粉丝数已达66.7万,点赞数达203.7万,该小说也是掌阅文学唯一一本登入过销售榜和收入榜排名第一的校园文。

当下,影视行业IP改编作品已是市场主流。而掌阅文学作为《惹上妖孽冷殿下》的IP拥有方,更是用实实在在的作品,彰显了其作为影视行业内容来源的强大IP孵化能力。

尽管掌阅文学在IP孵化方面错过了“不管质量高低,只要鲜肉+IP的组合就是收割流量”的时代,但作为庞大的原创优质IP拥有者,掌阅文学在影视行业正拥有着越来越显著的话语权。

在2017年,掌阅文学就拥有一支相对专业的IP运营团队,从内容的生产、选择、运营到最终的商业销售,已经形成运转顺畅的闭环。在运营拓展作品时,掌阅文学率先尝试了图片剧、真人漫画的模式,与实体出版、多渠道平台相结合。

以《惹上冷殿下》为例,事实上,原著小说2016年09月12日才正式开始创作。也就是说,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掌阅文学成功把一个IP从“0”做到多点开花。

小编了解到,目前《惹上冷殿下》除了网剧之外及小说原著备受观众喜欢,漫画/有声书也都在掌阅APP上热卖。如同名漫画由掌阅漫画进行改编,在掌阅文学各个平台人气超过600万;同名有声小说的听众超过52万。

可以说,每一个环节的助力,都使该剧自开拍起便受到原著书迷的热切关注,让整个IP的热度更高。

而掌阅文学孵化IP的速度以及最终作品呈现的效果足以在行业内引起关注。

其实很多IP从开发到商业销售都要经过漫长过程,并且随着内容产业精品化、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准迅速提高,IP孵化难度也在不断上升。一些大投资、大IP改编的作品,无论是观众反馈,还是市场表现往往都不尽人意。

以正在播出的《武动乾坤》来看,该IP的人气无需多言,更是有顶级导演、顶级流量明星加持,但真人剧无论口碑、收视都相当惨淡。

IP红利期远未结束,掌阅文学IP全版权开发已实现“弯道超车”

近年来,在众多大IP改编作品均未达预期的背景下,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已对网文IP市场的火爆忧心忡忡,IP市场泡沫论、IP枯竭说等唱衰IP的声音不绝于耳。

尽管如此,IP的红利期远远还未结束。数据显示,2016年,播放量超20亿的网剧100%改编自IP;2017年,IP剧拿下了中国电视剧市场份额的70%;2018上半年,80%的热门网剧、动漫剧改编自IP。

只不过,目前IP发展态势已进入到全版权开发的4.0时代。对于IP拥有者而言,如何把特征鲜明的文学作品无缝过渡到动漫、影视、游戏等领域是关键所在。

首先是对于优质IP的甄选。什么样的IP最适合改编,当下什么样的IP最受读者欢迎,未来什么样的IP可能会流行?

在这方面,掌阅文学已签约优质作家万名以上,拥有优质版权数万本。并且可以根据其6亿用户的大数据,精准统计出哪些IP是当下观众最感兴趣的内容,哪些IP可能在未来成为潜力股。

其次,IP的全版权开发涉及到动漫、影视和游戏等产业链各端的相互协作,不是任何一方可以独立完成的。而今年掌阅的一系列动作也让行业内看到了其对IP全版权开发的决心。

今年4月份,掌阅科技联合创始人、掌阅文学负责人王良向媒体透露,目前掌阅已搭建了专业的影视团队,2018年掌阅有超过10个影视项目开发。

同月,掌阅漫画宣布将投入过亿元奖励创作者,打造更为开放的漫画平台。而在重点布局漫画行业之下,掌阅用了三年的时间,把漫画行业各个细分领域都接触操作过一次。据“刺猬公社”报道,掌阅漫画的团队所有人员都在行业里超过10年的从业经验,主编在日本工作超过10年。在实体出版领域,掌阅今年的160+本书的合作方也是磨铁、新经典等顶级书商。

与此同时,掌阅文学对IP全产业链开发也有着更多尝试。今年以来,其先后与北京大学联手打造“北大网络文学研究论坛掌阅文学原创人才基地”,与中国传媒大学联手打造“中传&掌阅IP研究基地”。前者是要“培养和输送大量的创作和研究人才”,后者则是内容宣发、衍生品的设计、研发、实践等IP产业链接方向的人才培养合作,覆盖了从文学到改编的整条产业链。

这些动作不仅彰显了掌阅深度参与影视化制作、IP全版权开发的决心,也将助其越过IP的1.0时代直接到4.0时代的“弯道超车”。

掌阅虽然在2015年才正式进军网络原创文学,但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掌阅文学已经从IP源头公司成长为更多元化的内容生产者,在IP产业链开发上,其大有追赶阅文之势。我们也期待未来掌阅能够为行业输入更多的优质作品。

作者:湖南猪血丸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