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山倾倒”的帅哥嵇康,用琴音唤醒了黎民。

 wsyqn 2020-09-17

  早在2003年,我国的古琴艺术就已经被联合国的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说起古琴,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那个空灵、优雅的男子——嵇康。

“玉山倾倒”的帅哥嵇康,用琴音唤醒了黎民。绝响琴谱,重鸣于世

嵇康

嵇康与古琴的情缘

  嵇康是三国时期曹魏人,相传他是个超级帅哥,身高按现在的标准来算,有一米八八,皮肤白皙如玉,现在用以形容男子身姿俊伟的成语“玉山倾倒”就源自于嵇康。

  传说,当年在山上打柴的樵夫偶遇见在山里游玩的嵇康,看到如此风姿卓绝的男子,樵夫竟以为是神仙下凡,对着嵇康倒头便拜。

  嵇康以善于弹奏琴曲《广陵散》而著称,而关于这个曲谱的来历也颇为神秘。

  据说是某日,嵇康去洛西山里游玩,流连到了深夜难以下山,于是就留宿在了山上的月华亭里过夜。

  看到皎洁的月光,嵇康兴之所至,便摆出随身携带的古琴开始抚弄。

  琴声悠扬动听,却不想打动了游荡在山间一个亡魂,亡魂爱惜于嵇康的惊世才华,便把自己珍藏的《广陵散》琴谱传给了嵇康,同时告诫他:这个琴谱不能传授给其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嵇康对那些禁锢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封建教条礼法嗤之以鼻,对官场仕途上那些乌烟瘴气、尔谀我诈的行径更是深恶痛绝。为了不与他所厌恶的官宦们同流合污,嵇康甚至隐居到郊外当起了打铁匠。

“玉山倾倒”的帅哥嵇康,用琴音唤醒了黎民。绝响琴谱,重鸣于世

竹林七贤

  然而,即使嵇康为人再低调,但他那惊世的才华和不羁的处世主张,还是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嵇康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等思想主张,严重危及了统治阶级的权益。于是,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

  在刑场上,三千余名太学生情绪激动,一起向朝廷请求赦免嵇康,然而却不能打动统治者。

  面对死亡威胁,嵇康十分平静与坦然,他要过一架琴,把刑场当作舞台,面对着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老百姓,他优雅地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曲终,嵇康深深叹息:“《广陵散》于今绝矣!”然后从容赴死。

  可见,嵇康在当时是明星级的人物,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当今的流量小生。在他死后,他的不畏强权、风流不羁的情操也一直影响着后世人们的风气与价值取向,一度成为当时的精神领袖;他的思想及文学作品也为后世的文人学者开拓了思路。

“玉山倾倒”的帅哥嵇康,用琴音唤醒了黎民。绝响琴谱,重鸣于世

广陵散

古琴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1、起源

  古琴又称为“琴”、“七弦琴”,还有“绿绮”、“丝桐”等雅称。

  古琴的起源是个扑朔迷离的问题。关于古琴的创始者是谁,没人能说清楚。现在人们只能根据传说,追溯到上古时期。伏羲造琴是历史文献中最多见的,同时还有神农、黄帝、尧、舜造琴的传说。

  从商代发现的甲骨文来看,当时就已经有“琴”的记载,而《诗经》的字里行间也反复出现“琴乐”的描述,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等。由此可见,琴在三四千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广泛流传了。

“玉山倾倒”的帅哥嵇康,用琴音唤醒了黎民。绝响琴谱,重鸣于世

古琴

2、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艺术有了一定的表现能力。随后的各个朝代,古琴文化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逐渐与各类文化融合,交相辉映,各种门派争奇斗艳,造琴技艺也是登峰造极。

  而到了清末与民国年间,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堪,更加上外来的文化对国内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一度使古琴艺术濒于绝灭。

3、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古琴音乐得到了重视,在政府努力协调和专家探索钻研下,使得流失于民间中的各种流传琴谱得到保护。

  就如千古绝唱《广陵散》曾一度失传,建国后,著名的古琴学者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中的记载,精心收集、校对、整理,最终还原了已成绝响的琴谱《广陵散》,并成为了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玉山倾倒”的帅哥嵇康,用琴音唤醒了黎民。绝响琴谱,重鸣于世

古琴

古琴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中的一种,且位居其首。同时,古琴文化更是中国文化历史创造中最为精华的艺术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