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详细的面试复盘:一个社恐患者的自我突破

 小猫倩倩 2020-09-17

又到了我们每周四的见面时间~

两周之前写了MBA申请复盘:这可能是我2020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啦~,最近陆续有收到一些诸如“性格内向,不敢去参加面试”,“一在很多人面前讲话就紧张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于是我打算把准备面试这个过程再详细写写。如果你觉得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或者是公众演讲容易紧张,强烈建议认真看下今天这一篇~

因为要留作以后查阅的资料,今天这篇文巨长,有7k多字。尽可能地保留了一些关键细节。

1

一名社恐患者的自白

如果说写作是我的特长的话,那“面对面讲话”简直是我的“特短”了。

作为一名资深社恐患者,“不敢说话”这件事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十分大的影响。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不爱讲话,大四找工作的时候可是吃了不少苦头:我只能应对技术面,各种考察综合能力的面试我就完蛋;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领导让我给其他供电局的同事打电话,我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才敢拨号;后来,还因为有些话说得不够圆润,引起了一些和同事之间的不愉快。于是我就更加不愿意说话了。

辞职之后我先是选了写作这份自由职业,再后来又从事新媒体公关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只需要面对屏幕。我们团队大部分小伙伴都是和我一起远程办公。大家平日见不到面,全靠微信和钉钉交流。

远程办公有一个好处,因为是通过文字交流,每一句话都可以仔细斟酌之后再发出去。既不用担心说错话得罪客户,也不用担心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同事。

除了偶尔必要的社交,我尽可能规避一切需要当面讲话的机会。期间有很多次训练营的小伙伴说要线下面基,或者让我开见面会,等这件事大家认真商议起来了,我总是会临阵逃脱。

就这样,我已经在屏幕后面躲了两年了。

我想,既然这是我的短板,那不碰它总行了吧。

2

关于表达,我的两个严重问题

多年的“不说话”发展到现在,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能已经退化到可能连“普通”的程度都不够。如果不是因为今年要申请MBA,而申请MBA的过程需要面试,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下定决心去克服这个短板。

残酷的现实是,我报考的院校,无论是北大光华也好,还是复旦管院也好,那都不是在人才市场中和几千个一起投简历的人较量,而是和一群985甚至TOP2毕业、在大公司任职多年的管理者竞争!而我别说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连自信、流利地讲清楚自己的想法都做不到。

我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是“不敢开口讲话”。

其实在此之前,我有萌生过许多次“提高一下自己表达能力”的念头,几百块上千块网课,2万的表达学院,包括这次申请MBA培训机构也有一些教演讲和面试的录播课,算下来我已经学了有五六种“教你如何表达”的课了。

每一次老师讲课我都听得超认真,也用心做笔记,每次都是到要开口的时候就退缩了。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对我说“算了吧,你社恐诶”“你也没什么说话的机会”“要是说错话被别人嘲笑怎么办”。老师们都讲的很好,是我自己不争气,报了这么多课还是停在原地。

为了怕自己说错,我讲话之前,必须要把事先想好的内容都写下来,照着念才行。

于是又产生了第二个问题——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即使是背得很熟练且有抑扬顿挫,但总还是有一种“读稿”的感觉。

这一次为了顺利通过MBA申请我花了大价钱报培训班。老师针对我面试中回答方式、角度提出了详尽的修改意见,我根据这些意见仔细调整了我的自我介绍、我准备问题的演讲稿,比我之前的版本肯定是好太多了,但听起来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感。我对照着镜子练,把自己讲的内容录音回听,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有一次和橘长闲聊讲起了我最近的苦恼,她和我说起她男朋友(划掉,现在是未婚夫)果汁儿(橘长叫他果汁儿,我作为橘长的闺蜜就跟着这么叫了)自打学生时代就是“战无不胜”的“面神”,他从大学毕业季找工作就没被公司拒过,又有几年猎头经验,现在是一家知名外企的HR。他经常面试别人,肯定更懂面试官需要什么样的人,也许可以帮助我呢?

于是接下来的考前抱佛脚时间我全程都在“wow”中度过的。

3

“换血”的面试辅导过程1

建立用户画像 果汁儿第一件事是先问我“面试的老师大概是啥样的人”,我就说了有学校老师,还有校友企业家,基本都是70后和60后。 他帮我分析:60后和70后老师们偏年长,大部分不是很懂新媒体。同时,要在一众背景优秀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一定要找到能打动老师的点。关键不是“罗列优点”,而是先要让考官记住“我是谁”,“有哪些个人特质是能够让考官面试完,依旧印象深刻的”,接着再用有说服力的工作成果,让考官同样认可自己的能力。这点和投资人选项目是一个道理: 一般的投资人选“好项目”,而顶级的投资人选的是你这个“人”。

2

比讲话内容更重要的是“气场”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气场”。我在模拟面试过程中总是被培训机构的老师说是“像刚毕业的大学生,太青涩了”,这个对于面试商学院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商学院想要招的是成熟的管理者和企业家,是“青年领袖精英”,而我一开口就气势弱了下去,有一种学生小心翼翼找老师请教问题的感觉。 我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一直在反复给自己植入两个信念,第一个叫做“我是老板,我说啥都对”,第二个叫做“我和你是平等的,不是你在面试我,而是我们像朋友一样在聊天”。 每天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我只要有空就念叨这两句话。平日在家的时候,刘丞都会叫我“小猫咪”“小喵喵”。为了应付考试,我要求他那几周只能叫我“老板”。 当我感觉不自信的时候,或者是反复练习中出错的时候,我就会深吸一口气,然后对自己说:“我是老板,我说啥都对。” 事实证明这种“对自己洗脑”的行为是非常有效的,最终面试前换上正装的时候,刘丞看着我,这次不是被逼迫而是由衷地说:“你现在看起来真的有'女企业家’的气质了!”

3

用“讲话”而不是写作的方式来表达 

前面不是说,我在找果汁儿辅导之前,把准备的题目背的滚瓜烂熟,但总有一种很怪异的“读稿”感么。 平日我写文章,总会收获诸如“代入感很强”“看了非常感动”这样的评论,但不知为什么,我为了面试准备的文字材料读出来,就好像在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跟我没啥关系。 他帮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讲话和写文章的表达方式本来就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当时的自我介绍,结构是这样的: 我叫叶倩倩,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在校期间申请了2个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了一个国家级二等奖。毕业后进入国家电网公司工作,负责省公司的采购安排。两年后我辞职创办了广州XXX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XXX,公司过去一年的营业额为XX万,增长率超过100%。合作的客户有XX,XX等知名公司。我之所以想要来申请复旦/北大的MBA,主要是因为:原因1,原因2,原因3. 这一段话,如果你直接看文字的话,结构是很清晰的,也有突出成果的数字和标识。 但是有一个问题,这段话你试着念一遍,感觉和看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读起来就感觉在说一个别人的事,而不是我自己的“自我介绍”。

果汁儿让我删掉了其中大部分的数字,改变了叙事方式,完全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并且多次运用下“诱饵”的方式,等待后面面试官提问。 调整之后,前两段结构是这样的: 我目前的身份是一名创业者,经营着一家新媒体公司,同时也是一个拥有全网70万粉丝的网络博主。其实,我并不是传媒专业出身的,我本科学的是电气工程,并且在毕业后进入国家电网公司工作。之所以有这个转变,是因为我从小就爱好写作,在很多人都遗失了自己童年爱好的时候,我把它坚持了下来,并且坚持了十几年,直到我参加工作以后还在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写作。(先设置冲突,引起老师继续听下去的兴趣) 相信老师您平常也会看一些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头条上的文章(要从考官比较熟悉的场景切入),我通过自己接约稿就发现,这些平台上的文章是有非常多商业价值的,比如说它可以通过接广告、文章尾部广告点击、社群转化来变现(顺承讲我是怎么发现商业机遇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找到了现在的合伙人(埋下伏笔,老师一会儿肯定会问选合伙人标准是啥),决定辞职开始创业。 乍看之下第二种表述是不是很长,感觉说了一堆废话? 但是你试着把它说一遍,而不是直接用眼睛看这段文字,明显就能感觉到二者的差别。后面这个版本“听起来”更容易打动人,而且很有故事性。 前面说到的那种“奇怪的读稿的感觉”并不是因为讲话的语音语调不到位产生的,而是第一种形式它本身就是一个偏向于书面化的表达,和语言表达是有一些差别的。如果用“讲话”而不是“书面”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怪异感自然就会消失啦~

4

迁移已有的知识,形成自己的风格 

到这里来我们来梳理一下我的改变进度条: 原来的我:关于公司发展,我就只知道一个模糊的要“做大做强”。我们团队小伙伴协作效率挺高,客户也很认可我们,现金流也不错。你问我为啥这样,其实我也说不清楚。 经过MBA培训机构的老师一轮改造之后,我变成了:我们公司用的是XX管理模式(他给我们实际做的事找了个对应的专业词汇),我们公司未来三年五年十年战略是啥、具体怎么落地(我之前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想法,他帮我细化到了具体的条目),还把我带团队过程中运用的思想抽象出来了。还帮我重新回忆起了关键事件,我们当初是怎么拿到大客户资源的,怎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 经过果汁儿第二轮改造:因为有几年的猎头+资深人力资源经验,他非常懂“面试官希望听到什么样的内容”,以及“面试究竟考察的是什么能力”。针对“商业模式”“未来发展”等其他的一些问题,他帮我重新选取了要讲的内容(比如认为我原来讲的事件没有亮点),或教我把同一件事以“面试官更希望听到的方式”讲了一遍。

因为这些内容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改变了我原有的语言习惯,其实很难一下子学会。如果死记硬背又会回到之前那种“读稿”的情境。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讲话和写作底层其实是相通的。归根到底都是产品思维(关注你的用户:读你文章的人or听你讲话的人,说他们更容易接受的话),加上结构化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我运用是比较熟练的,关键就是在一些细节方面。例如文字的“情境代入”和说话通过讲故事来代入,表达方式其实是有一些差别的,那么我只需要记住这些差别就可以。 我们打过四五次、每次2-3小时的电话,我按照果汁儿说的要点一样一样去练习,对着镜子讲、用摄像头录下自己讲的内容再进行复盘,让刘丞做“评委”帮我打分。 在这个辅导的过程中,我逐渐习得了“让别人产生信任感”的说话技巧,不再胆怯,也不再“讲的面无表情”,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5

以情动人 关于具体面试的内容,我特别想分享一下自己在北大光华抽题环节的经历。我在预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后复盘,想了很久“自己为啥会过”,最后想来想去,我唯一能想到的原因就是我这个环节答得好了。

我当时抽到的题目是“假如你是公司VP兼HR总监,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要裁员,有个员工要跳楼,你会怎么做?”

管理类问题这一个大类我是有事先准备的,按照“分步骤进行,理性、感性两方面都分析到,不得罪任何一方”这个原则来回答就行。先说一下我回答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先稳定住那个人的情绪,让他从楼上下来,然后找这个员工的直属上司沟通。主要沟通两个方面,一是他家的实际情况(是上有老下有小,爱人没工作,还是家里老人生病需要大钱),二是这个人被裁员的真实原因(是因为长期KPI不达标,还是35+以上优化)。

理性层面是按照规章制度给人家N+1补偿;然后去查阅公司的裁员标准,如果是裁员标准不合理,以后就要更新公司的裁员标准;同时还要找管理层制定关于类似公关危机和突发情况的预案,避免此后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感性层面就是和这个人沟通,表示理解他的难处,同时给他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例如:如果他被裁员的原因是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考虑到他家里确实有难处,公司可以帮忙协调看看能否让他去其他岗位;或者帮忙引荐交好的其他公司。并且也希望他理解公司的难处,因为公司真的是因为经营不善快倒闭了要裁员。如果最终结果是公司真的倒闭了所有人都会离职。 跟他说,你现在有这个核心能力,我们按照规定给你N+1的离职补偿,这十几个月的时间肯定是能找到下家的。这里我还讲到了Oracle北京的那个例子,当时离职的工程师好多都被微软和BAT挖走了。 到这一回合,主考官对我的评价是“比上一个人答得更全面,且具备基本管理思路”。不过我认为依然是中规中矩的。

其中有一个女老师在翻看我材料的时候注意到了我“最成功的事”那一栏写着“通过分享个人经历,帮助他人走出人生低谷”。她对这个很感兴趣,问我“你能不能结合这一段自身经历谈一谈,你会怎样和这个要跳楼的人来说。” 因为前面抽到题目的预设身份是“VP兼HRD”,在第一个回合交互过程中我其实已经把自己调整到了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就像是管理者在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一样。接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就顺承接下来说: 我会对他说,我懂你。我也经历过人生的至暗时刻。大四的时候考研失利又不服从调剂,春招开始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工作,感觉自己特别没用。所以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是不是觉得有一大家子等着自己养活,可是自己没工作了,所以很绝望? 后来我通过努力,你看我现在的生活,是四年前我在人生低谷中的时候做梦都不可能想到的。我当时觉得自己糟糕透了,我怎么可能想到自己现在会开公司?我居然还在申请北大的MBA?所以,无论你在多么难的人生低谷,一定不能对未来放弃希望。因为你只能看到眼前的痛苦,你预测不到未来有多好。可是如果你放弃生命,你就永远看不到那一天了。

大意是这两段话,实际上我讲的细节要丰富很多,讲了一些很具体的事,老师明显是有被代入到我当时那种很低落的情绪中的。后面对方也是有感受到我表现出来的向上的生命力的。

我讲完之后全场静默了。那个问问题的女老师眼眶有点红。 但以最终我的确拿到了光华offer来看,应该是在那个环节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后来仔细复盘了一下这件事,我认为能进面试环节的人,硬件条件一定都是非常强的。在人家一众C9、TOP2中,我的985的学历就比较弱;同学中有的创业者都融资好几轮了,年营收几个亿的,再不就继承家族企业的,我自己这个小小小公司,摆在这些大佬面前根本就是毫无竞争力。 就像果汁儿说的,顶级的投资者投资的是“人”而不是“项目”,如果我可以把自己身上的特质展现出来,让老师认为我是有潜力的,就不会纠结在我那些相对弱的硬件条件上。

4

总结这次高强度的面试准备可以说是一次“表达能力大换血”,从我讲话的心理状态到表达习惯完全改了一遍。最重要的是,它对我的影响不只是拿到offer,而是让我真正撕掉了“我是一个社恐患者”这个标签! 我开始主动走出家门去社交了,开始参加一些线下活动。并且开始下决心不再满足于现有业务全靠老客户转介绍,而是真正去面对面地拓展一些客户。 以前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一只缩在角落里的小猫咪。外面的世界都跟我没关系,我只想躲起来呜呜呜。猫老公你在哪儿,快来陪我呜呜呜,我是可怜的小猫咪我好害怕呜呜呜。 从撕掉“社恐患者”这个标签开始,我感觉我才从心理上真正成为了一个“大人”,才接受了创业者这个身份。

总结一下:

1. 关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件事,心理暗示特别重要!!!! 我之前一直给自己贴“社恐患者”“不擅长面试”的标签,导致我这么多年都不敢面对面说话。后来我不停给自己洗脑“你是老板,你说啥都对”之后,这种胆怯感消失了!我觉得这是我后面可以自信发挥的基础。 如果你有演讲紧张的情况,可以试一下这种“给自己正面心理暗示”的方式。例如“我说的都对”,既然都对就不会紧张了嘛~

2. 果汁儿辅导我面试的过程,建议回看一下 建立用户画像,切换表达方式那个过程,可以说是帮我“打开了新世界”,彻底摆脱了读稿的奇怪感觉。这个部分,强烈建议表达不自然的同学回看一下,并且按照给出的例子自己试着练习看看。 在备考MBA面试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比如说我的一个东大的直系学长得知我要报考复旦MBA,主动联系了我,帮我介绍考复旦的培训机构,还给我加油打气;比如我的培训机构的老师,以自己同样是创业者的角度帮我厘清了思路;抽题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橘长陪我到凌晨一点,一道一道和我过题库里面的问题,还贡献了自己的男票来给我当老师;最最重要的,还有果汁儿专业的指导。 我经过这样密集的刻意练习之后,终于在“表达”这件事上迈出了个人历史性的一步。

对了顺便说~你们有木有人打算换工作,或者像我一样要申请学校,需要面试指导的?我感觉我发现了一个被埋没的面试培训天才!就是果汁儿! 如果有小伙伴需要的话,我看看能不能说服果汁儿开个拿offer指导之类的服务~有需要的话可以在评论区吱一声呀~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帮喵点个“在看”,我会很开心的~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不再按照时间顺序展示,而是根据互动量出现。为了防止喵粉们和小猫走丢,快来把【小猫倩倩】公众号“设为星标” 吧~(已经设置过的同学就不用重复操作啦)~

赶快跟着动图设置一下吧👇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

01 | 25岁之后,一些掏心窝的话想说给你听

02 | MBA申请复盘:这可能是我2020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啦~

03 | 毕业4年,我最重要的9条工作经验都在这里啦~

04 | 深度分析《三十而已》顾佳的结局:我们应当如何追求“更好的生活”?

05 | 从《三十而已》谈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陷阱:能力错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