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待中帖》暗藏的10个小秘密

 攸州刀郎 2020-09-17

关于孔侍中帖的十个“为什么要这样写?”

鹤乡散人   魏子沣

古人临帖写字强调下笔有由,对二王的写字时会有些什么由头,古人写字当时是怎么想的,我们只能猜,猜不一定对,怕猜更不好,但一点也不去猜也肯定不对,因为要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为好,不能临了半天帖,几年帖,却不知道古人下笔意图和意境,书法毕竟是一项有艺术内涵的活动。下面将管窥一二的孔侍中十个“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方面提出交流并简述如下:

第一,指空原因。通过后一字的某一笔指向前一字的空白,后一字的竖画穿插到前一字的空白处。达到一种空白上的呼应效果,或者说也是一种贯气方法。因为两个字之间隔得比较远,这一说法区别于下面说的“补空原因”,只是说明存在一个方向的指向关系。(见图例1)。

第二,定位原因。前一笔是后一笔的参照,前一笔限制了后一笔书写的随意性,同理,前一字也会限制后一字的书写格局和意图,两画、两字、两列之间,都有一种互管,相互之间有约束上的变化要求,或是宽度定位;或是轴线对正定位;或是二八三二分割法定位等,但此又不能一概而论,其中会发生一点点细微调整和变化(见图例2)。

第三,定形原因。前一字扭曲着写了,后一字必然尽量端正着写。前一字的为方,后一字为圆,前一字四边形,后一字椭圆形,会让字的外轮廓发生一些差异性变化。(见图例3)。

第四,提神原因。保持一处重笔。保持一处笔画舒展开展。一个字想要写得有精神,要拎得清轻重;要有主次主笔。(见图例4)。

第五,空原因。挡住空白处使气息充盈、不漏气,有横向补空也有纵向补空。表现有一对二,一对多或多对一。(见图例5)。

第六,斜逸原因。整个字的横势或纵势都是斜的,或一个副辐是斜的。全局布局上楷行相参,以一楷一行产生动静效果。强弱递变,一动一静。(见图例6)。

第七,统一原因。二字并一字。羲之二字,以签名符号化方式对待。(见图例7)。

第八,就近原因。就近呼应。保持字与字之间的气息贯通。在前一字最后一笔的宽度与后一字的最后一笔的宽度上长短差异不大的基础上承接呼应。使视觉上不唐突。通过就近书写,不用行笔路线较长的书写方法来使书写快捷。(见图例8)。

第九,避刺原因。上一字末笔为竖且尖的,不宜正对下方一个字的头部。避免字间笔画打架。(见图例9)。

第十,布气原因。表现字内或篇内有气息感的手法是:开合收放;张嘴的样子;鼓腹的样子;S形扭摆的样子;有虚实的样子。只要是符合以上5种形式的,都可称之为写字有气,反之,写字见不到有气。没有气的字跟人一样就是死字。内气分割勿均,外气大片包裹。(见图例10)。

实际上这“十个为什么这么写?”不限于对孔侍帖中才有,凡是二王的法书都具有这些特点和类似手法。书法不光是手的事,意识决定行为,行动决定结局,书法更是眼和心的事。相由心造,字由人造。字也是有生命的。这十个为什么好比是这一名作的“灵魂”,艺术家要窃取的正是艺术品的“灵魂”,有了灵魂,然后注入到每一个临字当中,加上灵活的控笔,才能真正做到心笔合一,笔随意转,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搞懂了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分析又有什么好处?一是可以提升你对书法好坏的鉴赏力。二是可以提升创作意识的自主运用和发挥。三是可以帮助走出临帖盲区、误区,得到更多的学习书法的愉悦感觉。四是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其它帖章法的套路跟孔侍中帖都差不多,专心学了一个帖,其它帖可以不必重复学,或是将学习重点放在其它方面。或许有人会疑问,现在不是提倡自然书写吗,古人会不会考虑这么多?或许古人书写时可能没有考虑这么多,我不反对这一说法的合理性,问题是,你在不考虑,不分析的情况下,是否也能达到古人自然书写状态?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多分析,多揣摩吧。

为了方便使用方法上的随时记忆提取,每一个原因用一个关键来记忆,为“提、定、形、神、补;斜、统、近、刺、气”。如果把这十字编成一串故事来加以记忆那就更加方便日后运用了。(我将这个想象编成的一个画面故事是:“王羲之从床上歪斜着起了个身,嘴中呵出一口懒气,然后气鼓鼓的用手指着靠近自己最近一个空瓶子说道,我的提神仙丹谁拿走了”(此处不可细说,各有各的妙门,反正我是记住了,只要稍加回想便能记起)。你也可以自由去编,目的只有一个,方便记牢,张口就来,随时能用。)能转化成运用技巧又能够终生不忘的东西就是属于你自己的知识见解了。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