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京“红灯区”背后的故事

 李剑华艺术馆 2020-09-17

  图:1999年5月,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日本不是天堂不是地狱》。


 图: 2013年,艺术家李剑华在东京写真。


   图:东京艺术剧场写真。


   图: 2013年,艺术家李剑华出席东京的展览活动写真。


   图: 艺术家李剑华作品系列。


   图: 艺术家李剑华作品系列2。


   图: 艺术家李剑华作品系列3。


                                        东京“红灯区”背后的故事

·海外艺术家 李剑华

 1997年,刚到日本的头两年里,我利用办中文报纸的机会采访了不少日本新老华侨。随着手头上积攒的一些文稿多了,萌发将它汇集成册、最终出了首部书作。

 1998年冬天我飞回北京,找了京城几家出版社谈出书的计划。当时接待我的有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老社长、还有华夏出版社总编,最终选定在华夏出版社出这部书。

 以纪实采访形式写成的手稿,原定书名《东京随笔》。出版社责编看后觉得书名不够吸引人,后改为《日本不是天堂不是地獄》正式书名。1999年5月,华夏出版社还搞了一个新书首发式,邀了几位作者回京参加售书与读者见面会。

缘于时间关系,我未能出席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夏举行的签名售书活动。便托友人帮忙去西单书城现场踩点,事后她告诉我见面会办得很热闹,展销的书几乎全部售完了。得知这个消息颇让人分外惊喜!一位画画的人写出的书竟被国内读者认可。

当年这部书作在国内首发后引起读者热议。其有一个章节是以《域外生存——红灯区中的中国女人》,是我利用空余时间去新宿采访、了解一些当陪酒女的打工经历,选了十位女子的事迹进行编辑完成的。

“当时在我手头上编过两位海外作者写的书。一位是美国的陈燕妮写的《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再有就是您、这样一位艺术家写的书……”责编袁平告诉我说。

1999年5月,书在大陆发行后《光明日报》副刊《生活时报》连载刊发了书中部分文章。我用自己的方式观察、研究日本文化和社会现象,经历了首部书作出版之后我成了又书又画、两支笔弄生活的人。

事隔多年,至今回想起那段经历、时光非常珍贵。同时它引发我们去思考:环境是改变人的重要因素。透过生活的侧面让人更加坚信,无论你选择在那里、或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只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去做好一件事终究能成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