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综述│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物紊乱研究进展

 zjshzq 2020-09-17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实至名归  用者为尚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作者:吴泽宇,桑力轩,姜 敏,常 冰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0年第40卷第1期综述栏目
DOI:10.19538/j.nk2020010116

引用本文:吴泽宇,桑力轩,姜敏,等. 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物紊乱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0, 40(1): 75-7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发病原因未十分明确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3种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1-2]。目前IB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基因、环境、免疫及肠道菌群相关[1]。人体肠道中定植着大量的菌群、真菌、病毒,它们的失调在IBD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报道,IBD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减少[3],并且IBD的菌群失调持续存在,已经达到黏膜缓解的患者,肠道菌群依旧与健康人不同,处于失调状态[4]。除了细菌之外,IBD患者肠道真菌、病毒的种类和多样性也存在着失调[5-6]。在诸多的研究中,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完全相反,这可能与不同地区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本文对炎症性肠病中肠道微生物的变化作一综述。

1 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物失调的特点

1.1 炎症性肠病肠道细菌的失调

1.1.1 溃疡性结肠炎菌群失调的特点 UC患者肠道菌群的丰度、均度及多样性均减少[7],但肠道菌群的数量增多,厌氧菌失调:异常的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增多,而绝对厌氧菌作用减弱[8]。但是也有研究发现UC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并不减少[9]。一种属于梭菌XIVa亚群(Clostridium subcluster XIVa)的细菌Fusicatenibacter saccharivorans(F. saccharivorans)在活动期UC患者肠道中的数量较缓解期患者及健康人肠道中的数量显著降低[10]。与缓解期UC相比,普氏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prausnitzii)在活动期UC中的减少[11],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增多[12]。与健康人相比,UC患者肠道中的简明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concisus,C.concisus)和解脲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ureolyticus,C. ureolyticus)增多[13],普通拟杆菌(Bacteroidales vulgatus,B. vulgatus)、丁酸球菌属(Butyricicoccus)减少[14-15]。有些细菌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E. coli)在UC中甚至存在着双重作用,一方面,UC患者肠道中大肠杆菌增多,这对于UC的发病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大肠杆菌可以通过清除Fenton反应的底物来抑制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肠杆菌对UC的缓解是有利的[16]。除UC患者外,UC患者一级亲属的肠道菌群也与健康人有差异,其肠道中的普氏粪杆菌减少[11]。

吸烟对UC有保护作用,虽然具体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但可能与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有关。有研究报道吸烟UC患者的肠道中以丁酸弧菌(Butyricimonas),普氏菌(Prevotella)和韦荣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细菌为主,而不吸烟的UC患者肠道中以梭菌科(Clostridiaceae)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B. adolescentis)为主[17]。对于治疗反应的差异可能也与肠道菌群失调的不同有关,肠道菌群失调的不同导致对激素治疗的反应不同,对激素治疗无应答的个体中,肠道菌群失调更为严重[7]。

1.1.2 克罗恩病菌群失调的特点 CD的肠道菌群紊乱比UC更为严重[17]。CD患者肠道中普氏粪杆菌的丰度减少[18]。但有研究报道普氏粪杆菌在CD中增多,这说明疾病过程中肠道菌群的作用可能不是一成不变的[9]。拟杆菌属(Bacteroides)、真杆菌属(Eubacterium)、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丁酸球菌属(Butyricicoccus)、吉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P.distasonis)在CD患者中显著减少,而放线菌属(Actinomyce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在CD患者中增多[14-15,19],但对于双歧杆菌属,国外有Meta分析报道,活动性CD肠道双歧杆菌属较缓解期减少[20]。肠道菌群的改变与CD的活动性相关,不同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占优势的肠道菌群不同[21],在活动性CD患者的肠道中,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肠道菌群中的比例增高[12],柔嫩梭菌(Clostridium leptum,C. leptum)较缓解期减少[20],国内一项针对IBD患者粪便菌群的研究提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可能与CD的活动性呈负相关[22],但部分细菌如球形梭菌(Clostridium coccoides,C. coccoides)与CD活动性无关[20]。

吸烟对CD患者肠道菌群也有影响,吸烟的CD患者肠道中以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为主,而不吸烟的CD患者以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为主[17]。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TNFα抑制剂,目前在临床上多用于CD的治疗,有研究发现,抗TNFα治疗可以减少回肠型CD患者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23]。肠道菌群随着疾病活动性及治疗发生改变,肠道某些菌群改变可以预测CD是否复发,如普氏粪杆菌及拟杆菌属细菌减少可以作为反映CD复发的一个指标[24]。

1.2 炎症性肠病肠道真菌和病毒失调 IBD肠道真菌也存在失调[5]。有研究报道了IBD的儿童肠道中念珠菌增多[25]。UC患者肠道中的真菌威克汉姆酵母菌(Wickerhamomyces)、酵母菌(Saccharomycetales)的一个未知种属、曲霉属(Aspergillus)、梗孢酵母属(Sterigmatomyces)以及念珠菌(Candida)增多,外瓶霉属(Exophiala)、链格孢菌(Alternaria)、裸胞壳属(Emericella)、附球菌属(Epicoccum)、支顶孢属(Acremonium)、栓菌属(Trametes)以及青霉属(Penicillium)减少[26]。有研究报道了CD患者增多的几种真菌: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 albicans)、棒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和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C. neoformans),并且发现真菌的多样性与CD活动性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27]。

肠道病毒的失调对IBD的发生发展也有一定作用。有研究报道IBD患者的肠道中病毒如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 bacteriophages)的丰度较正常人增高[6],其中5种属于有尾噬菌体目的噬菌体与IBD相关:乳酸球菌(Lactococcus)、乳杆菌(Lactobacillus)、梭菌(Clostridium)、肠球菌(Enterococcus)和链球菌(Streptococcus)噬菌体[6],且吞噬普氏粪杆菌的病毒在IBD患者的肠道中增多[28]。噬菌体可以使细菌溶解,溶解产物如蛋白质、核酸片段可作为抗原引发炎症级联反应,从而破坏肠道黏膜[6]。肠道病毒的紊乱提示IBD的治疗单纯纠正菌群失调可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尽管目前对于IBD肠道病毒的研究较少,但是现有的研究提示噬菌体可能也是IBD治疗的靶点之一。

2 空间分布上炎症性肠病菌群失调的特点

IBD的病变分布有差别,UC可以分为直肠型(E1)、左半结肠型(E2)、全结肠型(E3),CD更是全消化道均能出现病变,肠道菌群的失调在空间分布上是否也存在着差异。IBD炎症部位拟杆菌(Bacteroidales)的多样性减少,并且吉氏副拟杆菌在炎症区显著减少[14]。UC患者全肠道的菌群均存在失调,但是炎症区与非炎症区存在不同,管道杆菌属(Cloacibacterium)、组织菌科(Tissierellaceae)细菌、大肠杆菌在炎症区增多,奈瑟氏菌属(Neisseria)细菌在炎症区减少[29-30]。直肠型UC中以一种未知的梭菌目梭菌属(Clostridiales,Clostridium)细菌、一种未知的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细菌和艰难杆菌科(Mogibacteriaceae)细菌为主[17]。在CD中,回肠CD与结肠CD患者肠道菌群存在差异,回肠CD患者肠道菌群有其特异性,其中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和罗斯氏菌(Roseburia)减少,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活泼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以及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一个未知的种属增多[17,31]。CD患者肠道真菌在分布上也存在不同,炎症部分与非炎症部分的真菌组成有差异,炎症区以炭角菌目(Xylariales)真菌为主,而非炎症区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erevisiae)和线黑粉菌(Filobasidium uniguttulatum,F.uniguttulatum)为主[32]。

3 菌群失调引起肠道代谢功能的紊乱

IBD患者不仅存在肠道菌群的数量及种类失调,肠道菌群的功能也存在异常[33]。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之一的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能降低人体肠道细胞促炎因子的表达,具有抗炎作用[10,34]。有研究在结肠炎小鼠模型中发现,SCFA之一的丁酸盐能在肠道中维持Th17/Treg的平衡,发挥抗炎作用[35]。某些肠道细菌如F. saccharivorans可能也是通过产SCFA来发挥抗炎作用的[10],而产丁酸盐的菌群如人罗斯氏菌(Roseburia hominis,R. hominis)和普氏粪杆菌在UC患者中都是减少的,其减少可能造成了人体肠道细胞促炎因子的过表达,从而引起炎症[36]。活动期UC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与缓解期的不同,缓解期的与健康人的类似,但是也有研究发现缓解期UC的菌群可能存在功能失调,影响淀粉等多糖在肠道的代谢,肠道炎症区中碳水化合物及核酸的代谢减少,脂肪和氨基酸的代谢增多[37-39]。

CD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也发生了改变,其肠道中丙酸盐及丁酸盐减少,同为SCFA的醋酸盐却是增多的,但与UC不同的是,CD患者肠道中碳水化合物、核酸等代谢并无改变[39-40]。

4 展望

目前IBD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虽然大量的研究均发现肠道菌群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认为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始动因素,肠道菌群的失调也是最近热门的粪菌移植治疗IBD的基础,但是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无法解释,例如UC中全肠道菌群失调,为什么发病却从直肠起始,呈倒灌型。同时,许多研究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究竟是IBD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还是肠道菌群的失调引起了IBD,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阐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