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婚3年妻子离世,他立志一生不娶,岳母感动:小女儿也嫁给你

 一渔夫 2020-09-17


说到将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的第一个人,很多人会想到李大钊,而将《资本论》引进中国的第一人,其实是马一浮。马一浮出生于1883年,他的家庭条件很不错,父亲是四川的知县,母亲则是名门望族子弟。这样的家庭对教育十分看重,姐弟三人都会读书。

1898年,马一浮参加了县试,他表现得十分出色,获得了县试的第一名。而第二年,他在祖籍浙江遇到了汤寿潜,后者阅读了他的文章后被他的才华所倾倒,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就这样,马一浮娶了汤孝愍,婚后两人琴瑟和鸣,过得非常幸福。

在封建年代,夫妻在结婚前很有可能素未谋面,依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婚嫁,当时马一浮的父亲知道汤家要将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十分欣喜激动,他立刻答应下来这门亲事,而马一浮和汤孝愍也并没产生其他想法。

虽然汤孝愍并不认识字,但是她为人非常贴心,经常会陪着丈夫读书,也在认真地学习写字。除此之外,她对长辈和家人也是非常孝顺的,夫妻两人的感情日益浓厚。不过,那时候马一浮还年轻,一是需要求学,二是需要一展抱负,他和妻子见面的时候很少,但是两个人也并没有因为距离的远近而不再亲近。

1902年,汤孝愍生了重病,缠绵病榻多时,这时她还是一个青春正茂的女子,年龄只有二十岁。马一浮知道这件事后特别着急,赶紧回家,然而他并没有见到妻子的最后一面,两个人就此阴阳相隔,而这时,马一浮和妻子并没有结婚多久,只有三年,期间还有无数个未曾相伴的日子。

但是马一浮重情重义,和妻子成亲的时间虽然不久,但是感情深厚,他立下誓言,决定再也不娶。后来,马一浮在学术上颇有建树,还担任了民国教育部秘书长和浙江大学的讲师。

马一浮飞黄腾达的同时,很多人也为他做介绍,建议他另娶,但马一浮统统拒绝了,他始终忘不掉自己的妻子,也不想违背自己的诺言。而一直和马一浮保持联系的汤家知道马一浮的深情,他们大受感动,甚至希望让马一浮继续做自己的女婿,要把另一个女儿嫁给他。

岳父岳母的请求,马一浮虽然尊重,但也并未同意,这样一个深情的男人决定了不再娶妻,便也真的做到了。他甚至还在报纸上声明了自己不再娶妻的想法,让那些想为他续弦的人都不了了之。1967年,马一浮在杭州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而他的晚年也一直遵循着自己的诺言,没有再度娶妻的他孤寡地去天堂找发妻了。

马一浮对自己和妻子的感情是十分看重的,他认为这份感情值得自己相守一生。而他本人的情深义重和信守诺言也让人十分感动,“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马一浮最好地体现了这句诗词。

来源:每天读宋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