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衍义选录(六)

 阁水施環 2020-09-17

今天继续学习《本草衍义》里面的中药。我发现古代记录医案很有意思,在患者百药无效,医生束手无策的时候,总会有高人指点,就是我们常见到的“或有人”,这个“或有人”就是高人啊,“或有人”一出现,这个病基本就解决了。但是行文中没有说到底是谁给出的建议,不知是不是写书人惯用的手法。

吴茱萸

须深汤中浸去苦烈汁,凡六七过,始可用。今文与注及注中药法皆不言,亦漏落也。此物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

(注:吴茱萸必须在热水中浸泡去掉其苦烈的汁液,如此六七次,才可以用。现在都不在提这个事,是遗漏了。这个药下气最为迅速,肠虚的人吃这个药会变的更加严重。)

吴茱萸这个药非常难吃,看来是现在都没有按照古法炮制,别说现代了,宋朝的时候就丢掉了炮制方法,最后提示了一下,肠虚的人不宜服用。吴茱萸是个很特殊的药,《伤寒论》中治疗阳明寒呕、少阴下利、厥阴头痛都用吴茱萸汤。所以吴茱萸这个药的作用非常广泛,值得深入研究。

椿木华、椿樗

椿木华、椿樗皆臭,但一种有花结子,一种无花不实。世以无花不实、木身大、其干端直者为椿。椿用木叶。其有花而荚,木身小,干多迂矮者为樗。樗用根、叶、荚。故曰未见椿上有荚者,惟樗木上有。又有樗鸡,故知古人命名曰不言椿鸡、而言樗鸡者,以显有鸡者为樗,无鸡者为椿,其义甚明。用椿木叶,樗木根、叶、荚者,宜依此推究。

洛阳一女子,年四十六七,耽饮无度,多食鱼蟹,摄理之方蔑如也。后以饮啖过常,蓄毒在脏,日夜二三十泻,大便与脓血杂下,大肠连肛门痛不堪忍。医以止血痢药不效,又以肠风药则益甚。盖肠风则有血而无脓,凡如此已半年余,气血渐弱,食渐减,肌肉渐瘦,稍服热药,则腹愈痛,血愈下。服稍凉药,即泄注,气羸,粥愈减。服温平药,则病不知。如此将暮岁,医告术穷,垂命待尽。或有人教服人参散,病家亦不敢主当,谩与服之,才一服,知。二服,减。三服,脓血皆定。自此不十服,其疾遂愈。后问其方,云∶治大肠风虚,饮酒过度,挟热下痢脓血,疼痛,多日不瘥。樗根白皮一两,人参一两,为末,每用二钱匕,空心以温酒调服。如不饮酒,以温米饮代。忌油腻、湿面、青菜、果子、甜物、鸡、猪、鱼腥等。

(注:主要介绍了香椿和臭椿的区别,香椿树叫椿,不开花,不结果实,树干端直,用木和叶子。臭椿树叫樗,开花,有果实,树干矮小,用根、叶荚入药。还有一种动物叫樗鸡,俗称红娘子,一般都在臭椿树上,香椿树上没有,所以叫樗鸡。下面说了一个医案,洛阳有一个女子,四十六七岁,酗酒无度,多食发物,对于养生之道不屑一顾,很轻视。因为饮食不注意节制,后来患腹泻,一昼夜泻二三十次,便中带有脓血,肛门疼痛难忍。说“蓄毒在脏”,就是脏毒,脏腑蓄积热毒,比肠风要严重。医生给吃了止血痢的药没有效果,又用治疗肠风的药,反而更严重了。肠风是有便血,但没有脓。就这样折腾了半年多,气血渐弱,饮食减少,人也消瘦了,服用热药,腹痛更重,下血更厉害,服用凉药,泄泻的厉害,服用一般的温和平稳的药,一点效用也没有。这样一直到了年底了,医生说也治不了了,患者就只好等死。“或有人”出现了,患者有救了。有人建议服人参散,患者家属也没主张,就诓骗患者服了一次,服用一次就有感觉,两次病就减轻,三次脓血就没有了。一共吃了不到十次,病就好了。后来问这个方子,说这个方子是:臭椿根的皮一两,人参一两为末,每次服用二钱匕,饭前用温酒服下,不喝酒的用米汤送服。要忌口,油腻的,湿面啊、水果、甜食、肉类等等。)

 这个椿根皮我自己用过,主要是清热燥湿止血的功效,效果还是不错的。对于便下脓血,痔疮出血、崩漏都有效果。

桑螵蛸

自采者真,市中所售者,恐不得尽皆桑中者。《蜀本·图经》浸泡之法,不若略蒸过为佳。邻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亦白,心神恍惚,瘦瘁,食减,以女劳得之。令服此桑螵蛸散,未终一剂而愈。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以上各一两,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如无桑上者,即用余者,仍须以炙桑白皮佐之,量多少可也。盖桑白皮行水,意以接螵蛸就肾经。用桑螵蛸之意如此,然治男女虚损,益精,阴痿,梦失精,遗溺,疝瘕,小便白浊,肾衰,不可阙也。

(注:自己采集的肯定是真的,外面卖的恐怕有很多假的。炮制方法浸泡不如蒸一下更好。邻居家有一个男子,小便每天数十次,色白如米泔水,心神恍惚,神疲食减,是怎么得的呢?是因女劳得之,就是房劳过度。服用桑螵蛸散,一剂都没吃完就好了。说这个药如果不是桑树上采的,可以放点桑白皮,这样也和桑树沾边,桑螵蛸还可以治疗男女虚损,遗精,小便白浊,肾衰等等疾病。)

 这个药的药源不是很丰富,野生的应该没有多少,所以比较贵,不知道有没有人工饲养的,然后采集,人工饲养也比较麻烦,还得有桑树。我觉得原文中说的很对,恐怕大部分都不是在桑树上采集而得,临床用药还是得加点桑白皮,或者桑叶、桑葚之类的。在这点上桑螵蛸和桑寄生很是类似,桑寄生也得这么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