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养猫,撸猫会像毒品一样使人成瘾?

 乐嘟宠物圈 2020-09-17

乐嘟宠物圈,一家有态度、有资源的宠物媒体!

文人与猫之间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愫,自三千多年前猫“驯化”人类之后,两者之间的爱恨离愁就不曾停止。

钱钟书为自家的猫可以亲自上阵和林徽因家的猫打架;李叔同留学日本后,还特意给国内朋友写信,询问他养的猫是否平安;

黄荭曾经罗列过一份清单,“吉卜林、叶芝、萧伯纳、赫尔曼·黑塞、安德烈·纪德、艾略特、威廉·福克纳、丘吉尔、海明威、加缪、萨特、贝克特、帕特里克·怀特、布罗茨基、南丁·戈迪默、辛波斯卡、奈保尔、帕慕克、多丽丝·莱辛……写过《猫事荟萃》的莫言应该也可以算一个”。这些蜚声世界文坛的诺奖文豪全部都是养猫爱猫之人。

猫经常会呈现出自相矛盾的不同形象,它们与人类如此亲密,但同时它们独立矜持的性格又使得它们与人类始终保持距离,这些相互矛盾的形象让猫成为许多文人的缪斯(希腊神话中主司艺术与科学的九位古老文艺女神的总称)。

拉德克利夫·霍尔笔下的卡尔·海因里希是温和的小宠物;奥努瓦夫人笔下的白猫是优雅的贵族;海因莱因笔下的彼特是强悍男人的凶恶伙伴;

斯特金笔下的佛拉菲是冷血杀手;萨基笔下的托比莫利是自信冷静的典范;爱伦·坡笔下的黑猫是神秘力量的拥有者。

  • 夏目漱石:《我是猫》

生于庆应三年(1867年)的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坛首屈一指的大家,他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晋书》中的“漱石枕流”。《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

  • 小说虽然以《我是猫》为名,但其实是夏目漱石借猫之眼看人,借猫之口泄愤——

“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

  • 在这部小说里“猫”是叙述者、评判者,又是一个完整形象,起着多方面作用。猫叙述人的世界是小说花费篇目最多的地方,《我是猫》的写作目的不是真的要写猫的生活,而是要借猫这个载体来刻画人,来反映人的社会生活。

  • 丰子恺:《阿咪》

丰子恺一生爱猫、画猫、写猫,他从不掩饰自己对于猫的喜爱。《阿咪》是一本地地道道的猫书——不仅名字是一只猫的名字,所有的内容都和猫有关。

  • 全书只有百十来页,是丰子恺谈猫、画猫的图文结集,收入丰子恺谈猫散文三篇及关于猫的精美彩图、黑白图百余幅,文字与插画相互对应,有情有感,更有说不完、道不尽的爱。

丰子恺的文字亦如他的漫画一样,寥寥数笔,便能刻画出猫咪的性格面貌。

  • “有时它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它。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她不忍驱逐,就放下笔,和它玩耍一会。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一张稿纸。”

《阿咪》里收录的画作多画于抗战时期,那些场景所描述的主角,大多是他的女儿们,还有生活中的小伙伴们,并不是那只猫咪,不过,不管画的主体是谁,都可以看到角落里有一只猫咪安静的窝在那里,好似一个从容淡定的看客,置身事外,却从不错过任何场景的主儿。

挑灯苦读有猫相伴,廊下坐看落花也有猫的身影,猫虽不言不语,却将世事人情洞悉于心,它见证着家的离散团圆,也伴随着人的生老病死。

  • T.S.艾略特:《老负鼠的猫经》

  • 1981年5月11日在伦敦首演,并在同年获奥利沸奖等多个奖项,次年10月7日在纽约百老汇的冬园剧院演出,耗资620万美元,成为百老汇最大的音乐剧。

  • 1997年,冲破纪录成为百老汇历史上最长演不衰的剧目。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连续上演7485场,至2000年9月10日降下帷幕停止演出,创下一个新的百老汇纪录。

《猫》这部音乐剧身上有着无数的荣耀和光环,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起点是一本名叫《老负鼠的猫经》童诗诗集。

“老负鼠”是另一位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给作者托·斯·艾略特取的绰号,而艾略特则称对方为“兔子”。1939年,艾略特用“老负鼠”这个绰号,给自己的童诗诗集命名为《老负鼠的猫经》。

这些诗全是游戏之作,毫不正经,据说最初的读者是朋友、教子或费伯出版社同事的孩子们。

《猫经》原有14章,1952年再版时增补第15章。前14章中,除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相当于总起和总结,其他各章各自描述一群或一只拥有特殊名字的猫。如:杰力卡(Jellicle)猫族、魔术猫密斯托弗里先生、剧场猫高斯、铁路猫史姆伯沙克斯、逍遥法外的神秘猫麦卡维第等等。

艾略特去世之后,作曲家安德鲁·韦伯觉得这组童诗非常有意思,几经辗转,得到艾略特夫人的授权,又从艾略特未公布的手稿中挑选一部分,谱上曲,制作成音乐剧《猫》。

谁也没有想到,这出满台子紧身衣,情节薄弱的戏,竟然成为史上最畅销的音乐剧之一和当代文化消费主义极具概括力的符号。

尽管猫是除狗之外在生活中与人类关系最为亲密的动物,但是它们并不像狗那样表达出丰富的情感,热衷于取悦人类,渴望被关爱。猫从容自若,独立内敛,默默地按照自己的安排做事。

这样的特性让猫成为文人们寻找自己的投影:忧郁、神秘、暧昧、慵懒、特立独行、难以捉摸。猫承载着文人们的理想与追求,既不会依附于别人,也不会臣服于人,独来独往,率性而为。与其说文人爱猫,不如说爱的是那个猫一样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