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中常见的脾胃病,如何执简驭繁高效治疗?

 子亮N 2020-09-17

首先要了解认识脾胃病,脾胃对于人体来讲太重要了。中医认为“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一旦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

中医的藏象学说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 人从出生之后成长,长大以后学习、工作、娱乐等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是要通过饮食而来,但是饮食必须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正常的转化为气血能量。

常见的脾胃病症状有胃痛、腹痛、不思饮食、胃胀、口臭、烧心、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呃逆、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等。这多的症状我们怎么来辩证治疗才会得心应手?分享我临床执简驭繁的一个思路。

胃痛是脾胃病最常见的,以胃痛举例来拓展。先从病因入手有以下几类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然后再看临床怎么来分析治疗,其他脾胃病也是一样,主要是一个思路方式。

以下方药请不要自行套用,请在医师辩证的知道下使用。请大家做个参考,喜欢的关注收藏。

1、寒邪客胃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处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2、饮食伤胃症状: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处方: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症状: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4、湿热中阻症状: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处方:清中汤加减。

5、瘀血停胃症状: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处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胃阴亏耗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处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7、脾胃虚寒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处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临床上我们碰到的病人与上述证型不一定是完全对应的,有可能是其中一种或两种或几种症状夹杂一起,也还有可能是其他证或者夹杂证。

所以要整体辩证,分清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以下就是我治疗脾胃病的大概思路,纯属拙见。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无论症状多少有多复杂,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辨清阴阳是首要的。

我一般将脾胃病做了个大概归属分为四类,分为阳证、阴证、寒热错杂证、还有两个常见的病机。

1、寒邪客胃(实寒)、脾胃虚寒(虚寒)、痰湿、脾胃虚弱等归属于阴证(寒性)

治疗以温中散寒为主,用的比较多的有建中汤类、理中汤、归脾丸、平胃散、厚姜半甘参、苓桂剂、吴茱萸汤等。

2、湿热中阻、胃阴亏耗、肝气犯胃、肝郁脾胃等归属于阳证(热性)

治疗脾胃病少阳证柴胡剂用的比较多如小柴胡、逍遥散、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等。还有湿热的三仁汤、清中汤、桑白皮汤、四妙汤等。还有阴虚内热的一贯煎、芍药甘草汤等,还有一部分阳明证的用承气汤类。

3、寒性热性两大类症状都有的为寒热错杂型

这种寒热错杂的多见于慢性脾胃病,而且症状复杂病机复杂且多又夹杂其它证。临床用的多的就是泻心汤类、柴桂姜、乌梅丸、大温脾丸类等等。

4、常见两个病机瘀血和食积

瘀血型的可以用失笑散、丹参饮等加减,食积型的可以用保和丸、四磨汤、枳实导滞丸等加减,如果还有其他证就要相应的选用合方治疗。

总结:以寒性、热性、寒热错杂、病机几个方面来分析疾病只是一个临床思路,具体到某个疾病还需具体对待,特别是在方证对应上。先辨六经,继辩方证,方证对应是辩证的尖端。

以上方药请不要自行套用,请在医师辩证的知道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