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年教龄熊芳芳辞职“不愿一生被人安排”,自由之路好走么

 怡儿话书影 2020-09-17

31年教龄熊芳芳“不愿一生被人安排”轰轰烈烈辞职了。10年前我双手支持,今天我赞同又惋惜,因为自由的路不好走。

为啥这么说?

我从个人的角度探讨一下,为啥不赞成她把辞职当做通往自由人生之路的想法。

早在近20年前我就抱着走向自由的心态离开体制环境,奔向梦想。

10年前,我热爱着自己的选择,做记者和更多我热爱的文字事业,最后开始梦寐以求的自由写作。虽然没有很发达却也洒脱自在,快意人生。

2年前离开一家文化公司,我彻底走上写作养活自己的道路, 这条路并不很顺畅。自由同时意味着风险,收入不够稳定直接影响着写作的状态。

重要的,自己毕竟还有家庭不是一个人,需要考虑身边的人还有年迈的父母。自己可以为梦想艰难奋斗,却需要亲人帮忙买单,看着他们担忧的眼神,一向好强的我心如刀割。唯有在这条路更努力才是,可自由职业恰恰不能太急功近利,必须稳步前行。当中甘苦自知。

正是这2年的境遇变化,我的心态发生很大变化,从支持更多朋友走出固有环境自由选择人生路,开始有所怀疑,这种选择真的是自由么?没有稳定生活基础何谈自由?

世间也许没有完全自由,重要的你是否从中找到自由和责任的平衡点。这样想在哪里有什么区别呢?


熊芳芳是中学高级教师,再从教师走向社会的角度来看看吧。

有她的教育同行写到,全国名师熊芳芳的辞职勾起多少老年教师心底的那份酸楚?

五十岁左右的教师可能面临体能不济,落后于时代,在单位越来越边缘化的尴尬。这可以参考一些40岁职场人以上难以找工作的境遇。

他们或许也想像熊芳芳这样潇洒呢,却可能没有她这份勇气和光鲜的履历。

看熊芳芳的履历,中学高级教师,首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湖北省教育科研100佳个人”、市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就奖得主、市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太多光环。

她自己准备去做独立教师,文化公司甚至私塾……一切想要去尝试的事,代价是放弃铁饭碗给自己7年时间过想要的人生。

我对她对生命自由的渴望,人生激情地追寻深感佩服,谁不想真正为自己活一回?

可多年的经历,我深感,在外的自由生活未必是自由的甚至可能失去自由选择的物质基础和平台。也许熊老师有令人称道的抢眼背景,但曾经的光环还是在她原有的平台之上,一旦离开,很多平台是不是还是那样认可她是一个问号。

或者说人们就是看中她的实力,愿意合作,其中不乏一些名牌大学的语文项目,然而这类项目并不一定是持久的。如果熊芳芳想要以创业的心态闯荡新世界,就必须有豪情和教育能力之外的经营和创业思维,因为远离了学校的象牙塔,她将面对的是从未真正深入过的更真实多元的社会。就像她引用的高尔基的话,成为更真实的自己。代价就是31年学校环境之外的更现实的世界。

这个世界可以为你的名号和实力捧你,也可能会因为和你实力无关的事不合作。还有社会大环境的考验,比如前段疫情下的经济考验,熊老师甚至需要有更多对社会经济形势和教育市场需求的深入探究。

放弃了31年教龄,更稳定的退休待遇真的好么,这条寻找自由的人生路并不好走,可能风雨重重!毕竟距离退休只有7年了……现实终究有点可惜。

@怡姐话人物 ,从个人生命体验,我赞叹熊老师在年近50还有勇气在退休前离开寻求自己的人生路!从社会现实,我又有点担心熊老师面临不仅仅是能力和勇气考验,还有经济市场更复杂社会考验,她会不会后悔呢?

可是谁不是根据自己生命体验经历,还有阅历去探寻生命的真实呢?

毕竟熊芳芳老师本身就是践行生命语文的老师,曾有教授评价她的语文教学”熊芳芳以语文天生浪漫和纯真生命语文打破技术语文语文教学封闭。”她也许想要让自己知行合一!


生活就像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有多少人想要进体制内工作,又总有人想要走出来……,也许人生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合适不合适自己。

就像现实的我总想,如果当初我没有离开单位会更稳定,而理想的 我又会告诉自己还是愿意闯荡的人生。

对熊芳芳的选择,我一个人就有生命和社会两个视角,您呢,赞同她在工作31年后辞职的勇气还是觉得她太不值得会吃亏呢?

再说说看你是哪个年代,70后80后,90后00后?我猜70后80后反而更理想主义,毕竟曾没有更多叛逆机会,90后00后反而更愿意安稳工作毕竟纷繁世界更难安稳,您说呢?

喜欢就关注我吧@怡姐话人物 专注分析书影内外人物故事和创作心理。

本文怡姐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