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教会孩子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爱上学习?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9-17

有道名家

懂孩子,才能教好孩子。本栏目会定期给大家介绍中外有名的教育学者,将其代表学说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家长启发。

本期给大家介绍的是布鲁纳。

杰罗姆·布鲁纳

Jerome Bruner

布鲁纳,191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1937年杜克大学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土学位,随后在本校成为心理学研究生,第二年转学到哈佛大学心理学系。1941年,布鲁纳获博士学位,研究主要方向是动物和人类的知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召服兵役,二战结束后,担任美英高校的教授,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纽约大学等,并创办心理学'哈佛认知研究中心'。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因为对认知心理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2016年,布鲁纳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01

人可以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知识

布鲁纳认为,人通过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构成自己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认识一个新事物的时候,先运用自己以往所知道的经验和所期望的结果,得出一个关于该外部事件的假设,然后寻找这个事物所拥有的特性,去检验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

这种事情预言或者编造“世界可能是怎么样”的想法,被布鲁纳称为“世界模式”(models of the world)。布鲁纳并不认同人在认识上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他更倾向于认为认识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认知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对外部事物的类型化和概念化,思维就是利用类型化和概括化帮助人们去区别他们环境中的物体或过程。为了理解新事物,人们需要找到有一定程度相似的事物,把这些事物或者看作一个单独的种类,或者看作容易处理的若干类型。

例如,人们能够区分不同颜色,如黄色、红色,也能够知道这些不同颜色均为同一种类,即“颜色”;或者类化成几个概念,如“暖色”、“冷色”等。

概念化需要运用一定的策略(strategy),即帮助人们形成概念,或者说是利用策略辅助构建自己的认识。实际上,布鲁纳所说的思维活动的概念化和类型化,就是对事物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过程。

02

儿童的智力发展阶段

布鲁纳受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影响,也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分了阶段。他认为,智力可以促使孩子获得知识、保持知识以及将知识转化成可以使用的工具。

儿童智力的发展表现为“再现模式”的变化。再现模式(model of representation)指的是,人们再现自己关于世界的知识经验的方式。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再现知识经验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动作性再现模式”、“映象性再现模式”以及“符号性再现模式”。

动作性再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人们用“动作”来表达他关于世界的知识和经验,表现为一个人知道怎样去做某件事情。

例如,儿童在动作上知道怎样去骑自行车或怎样打一个绳结等。这种模式在个体智力发展中是最早发生的,也是当时幼儿认识外界事物的主要方式。因此,这种模式看成是儿童认知或智力发展的第一阶段或知识掌握的初级水平,成年人也同样会运用这种模式进行认知活动。

映象性再现模式

这种模式指的是用意象、图形或表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方式。孩子会把时间、空间和方向的感知转化为表象,然后进行概括。这种模式出现在动作性再现模式之后,而且在6至7岁的儿童认知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符号性再现模式

主要是利用人为设计的抽象符号来再现经验,这个时候更多需要孩子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03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什么样的?

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以下三个过程,并且这三个过程是几乎同时发生的:

(1)习得 (acquisition)新信息:这里的新信息一般和原有经验不同,或者提炼、替代原有的信息;

(2)转换(transformation):是一种处理知识以便使其适应新任务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方法,把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便运用在当前的任务中。

(3)评价(evaluation):检查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这项任务,如概括是否合适、演算是否正确,等等。

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对此,布鲁纳运用了许多理论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解释:

知觉理论

布鲁纳认为,观察者在物体的客观特征时,会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例如,有实验表明,儿童对钱的感受和他们对硬币大小的估计直接相关,并且家庭社会经济条件和个性特性也会产生间接影响。一般说来,来自贫穷家庭的儿童会把硬币的直径大小估计得更大,因为钱对贫穷儿童具有更大价值。

在布鲁纳看来,知觉过程就是把感觉到的东西转换成意识、知识、情感等。进行知觉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学习我们所遇到的物体和事件的各种特征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进行分类以及区分不同类别。由此,他将知觉过程分为四个相继的步骤:

(1)初步归类 (primitive Categorization):比较复杂的推理活动之前进行的。特点:只注意到事物的某些特征,每个事件之间都是独立的,事件本身还没有什么意义。

(2)搜寻线索(cue search):寻找可以用来辨别该事件的那些属性,以便精确地归类。

(3)证实检索(confirmation check):只是搜寻那些可以用来证实该事件的线索,以检索原来的归类是否确切。

(4)结束证实(confirmation completion):当人们已经把某一事件归入很合适的类别后,就不太可能继续搜寻其他线索了。

归类理论

布鲁纳认为,知觉和归类是同一回事,掌握外界信息的最终目的是超越所给的信息,也即归纳出事物的类别。在他看来,所有认知活动都涉及类别的问题。

尽管人类世界有大量不可辨别的不同事物、人物构成,甚至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也是因为人类具有归类的能力,才能承受环境的复杂性。

概念获得及其策略理论

刚刚提到,认知过程就是归类的过程,然而这里的一个类别,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概念。因此,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布鲁纳认为,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关于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程度,布鲁纳做了进一步的区分,即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和概念获得(concept attainment)。

概念形成是指学生知道某些东西属于这一类别,其他东西不属于这一类别;

概念获得是指学生知道某一类别的东西与非同类别的东西之间各种属性的区别。

例如,当学生知道有些蘑菇可以吃,有些蘑菇不能吃,就形成了可吃蘑菇与不可吃蘑菇两个概念。

但是,就算知道蘑菇可以分为这两类,并不代表他们可以在野外吃蘑菇。只有当他们清楚地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才能在野外辨别出可吃蘑菇来吃。

所以,学校学习不止是形成概念,而且要使学生获得概念。

编码系统理论

编码系统是人们对环境信息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它是不断地变化和重组的。因为布鲁纳希望人们能够超越直接所得到的信息,所以不仅仅是将信息归类,还需要根据类别进行推理,找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其中,编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类别做出有层次结构的安排。较高级的类别涵盖的是一般的特征,而较低级的类别更具体。

例如,“动物”属于更高级的类别,而“哺乳类动物”属于稍微低级的类别,“动物”涵盖的内容比“哺乳动物”更广,但没有“哺乳动物”具体。

智慧生长理论

布鲁纳十分重视生长(growth)的问题。在他看来,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关注,和学习有关的生长的知识。因此,他提出智慧生长的考察方式必须遵循四条基本准则:

(1)必须以某种精确的形式来描述心理运演的特点;

(2)必须考虑到各种自然的思维方式;

(3)必须考虑到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的性质;

(4)必须考虑到人类的演进对生长形式的影响。

考虑了以上的内容,理解我们自身智慧的成长,加深我们对教育的认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智慧的遗产教育下一代。

表征系统理论

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也即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布鲁纳在考虑智慧发展的性质时,把语言(即符号)放到了中心的地位。

但人类智慧发展只是沿着这三种表征系统的顺序进行,并不是互相取代。当三种表征系统都发展完全后,他们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帮助人类认识世界。也就是说,我们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所以如果根据这三种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和认知发展。

04

如何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智慧或者认知的生长,所以家长和教师需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孩子可以适应和理解的形式。而表征系统的发展阶段,就是一个很好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布鲁纳提出了一种学习方法——发现学习,主要包含以下特征:

1.强调学习过程

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所以需要营造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知识。

2.强调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靠言语信息,其本质一般都是映像或图像性的。所以,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避免过多的语言指导,给孩子空间自己试试看,边做边想。

3.允许孩子恨自己。

学习动机有很多种类,有的会为了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奖励,或者避免批评等,这些都是外在动机。而布鲁纳更重视孩子的内部动机,例如激发学生自己的好奇心,对探究知识表现出兴趣。

同时,他还提出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也就是说激励学生具有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望,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而孩子对自己能力是否具有信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学习的成绩。

虽然布鲁纳强调学生自己积极学习的动力,并没有完全否认教师的作用。老师需要在适合的时间和场合给予学生一定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错了以及如何进行纠正,这有助于孩子有效地学习并且独立解决问题。

4.强调信息提取

学会提取信息是学习反馈的关键,只有知道如何组织信息,才更有利于提取信息。

在布鲁纳的一项实验中,他让两组学生记忆30对单词。要求第一组学生记住单词;要求另一组学生把每对单词造成一个句子。结果发现,第一组的回忆量不到50%,第二组能复述其中的95%。

所以,学生用恰当的方法组织信息,对记忆提升具有良好的效果。

05

应该如何提供孩子教学呢?

1.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主动学习

教师应该多和学生交换意见,把要教的东西转变为学生需要得到的东西,让他们按照自己所选择的方法去学习、主动求知。

2.教学生采用一定的编码方式掌握知识,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一种知识结构,让学生掌握概括所学知识的基本思想或原理;

3.提供适合孩子水平的学习材料以及说明

按照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如幼儿时,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小学时,通过图像呈现知识,到中学时,再运用符号让孩子接触抽象的知识;

或者采用螺旋式课程设计,把基础知识转化或改写成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形式。

例如,中学物理课程中的“杠杆原理”,到高中物理课上概括为“力矩”的知识,而对于低年龄段的小朋友,可以介绍为'压跷跷板'的知识。

4.主要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不要轻易施加奖励。

5.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预感和直觉,促进孩子积极思考,产生有价值的“顿悟”,自信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总结一下,布鲁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适合孩子学习的条件,教会孩子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孩子能够主动学习并独立解决问题。但家长和老师及时的反馈指导和部分的外在动机(例如鼓励赞扬),在促进孩子学习上是有必要的,只是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

06

主要著作

《思维之研究(A Study of Think )》(1956,与人合作)

《教育过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1960)

《论认识(on Knowing)》(1964)

《教学理论探讨(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1966)

《认知生长之研究(Studies in CognitiveGrowth)》(1966,与人合作)

《教育的适合性(The Relevance of Education)》(1971)

《超越所给的信息(Beyond the Information Given)》(1973)

《儿童的谈话:学会使用语言(Child's Talk :Learning to UseLanguage)》(1983)

《心的探索(In Search of Mind)》(1984)

往期教育名人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