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产权继承出新规,2021年起父母的房子不用再争了,一律这样处理

 杞乡青年 2020-09-17

要立业先安家,对很多人来说,家庭稳定才能更好地为事业打拼。而说到家庭,就不得不提到房子,随着房价的高涨,买房已经成为一个难题。

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火爆,房价一路上涨,通过房地产致富的人不在少数,我们所熟知的王健林就是房地产行业发家,曾多次登上中国首富宝座。而房价的高涨,对于人们来说也很有困难,买房变得更难了,很多刚需者买不起房,只能拼命工作赚钱。

在手里有一定的资金后,就会买自己的房子,很多人还会进行房地产投资。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现有的城镇居民中,拥有两套住房的人数接近30%,拥有三套以上住房的人数也约占10%。与此同时,早在2017年,中国的房屋空置率就达到了22%至25%,城镇有6500多套空置房屋。到2019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1亿。

随着中国新生儿数量的持续下降,这些数据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年轻人将会继承大量的房产。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独生子女的增多,很多孩子能继承到家里的两三套房子。

如果说都是独生子女的话,那房屋继承就较为简单,但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宽,一个家庭将来会有两个或三个孩子来继承财产。这就留下了财产将如何分配的问题。有时,由于子女遗产分配不均,可能会产生利益冲突。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中国《民法典》今年也发布了“新规定”,对房屋继承做了一定的修改,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意味着,从明年开始,房产继承将更为明确,减少继承冲突事件的发生。

一、立嘱方式发生调整

在以前的房屋继承遗嘱程序中,一般是采用手写遗嘱、公证处公证等方式。但这对于很多老人来说也是不方便的,他们可能对这些方式也不太了解,又不想去当面问,怕家里的孩子知道了,产生冲突。

而在新的继承法中,增加了设立遗嘱的新方式,如录像、打印等,都有了明确的标准,并确认了其法律效力。它还大大节省了许多老年人的时间,简化了立遗嘱的过程。

但是这两种新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在立遗嘱的过程中,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场作证,并签署当天的日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必须有人作证?其实这样的决定是为了保护老人意志的自主权,避免老人受到“威胁”而不得不违背自己意志设立遗嘱。

二、公证遗嘱可取消

立遗嘱人在立遗嘱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可以立几份遗嘱,甚至可以在公证处公证后再立一份新的遗嘱。如果按照以前的情况,以公证遗嘱为主。

而新的法律规定中,如果立遗嘱人有一份以上的遗嘱或公证,应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而不是公证遗嘱。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立遗嘱人因身体状况等特殊情况而无法再次到公证处进行遗嘱公证现象的发生。

三、宽恕制度的设立

民法典增加了新的制度,也就是宽恕制度,所谓“宽恕制度”,是指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因特殊原因,某些继承人没有出现在遗嘱人的继承名单上。

后来,由于继承人各种悔过的表现,而被立遗嘱人所原谅,并被列入继承人名单中,而不丧失继承权。

因房产继承问题而闹翻的家庭也不在少数,老人在世的时候家庭还和和睦睦,但老人去世房产继承问题上,却有很多问题出现,尤其是老人在世时不将这一问题跟家人说清楚的情况下。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法律法规也在与时俱进,变得更加灵活,并尽可能地考虑到多人的利益。在确保法律规范的同时,更加人性化。

对于继承这一问题,你怎么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