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族妹妹背残疾姐姐上学12年,双双考上新疆财经大学

 鸡汤带点毒 2020-09-17

一样的黑运动裤,一样的红T恤,一样的牛仔马甲,上周五,这对姐妹出现在新疆财经大学新生报名队伍中,在她们身后,留下一串脚印和两道轮椅轮印。“11年,你把我背进了大学。”轮椅上的姐姐努尔曼古丽·麦麦提紧拉着妹妹努尔比耶姆·麦麦提的手说,两人在校门口,把牌匾上“新疆财经大学”读了好几遍。

努尔曼古丽·麦麦提姐妹俩出生在喀什地区泽普县依克苏乡英巴扎村,努尔曼古丽19岁,妹妹努尔比耶姆18岁。3岁时因生病打针,努尔曼古丽的双腿丧失了行走功能,从7岁起,妹妹推着轮椅上的姐姐从家走到学校,又一步一步背进教室,11年后,姐妹俩一同考进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

一对与众不同的新生

9月6日,新疆财经大学,看着报名的人群,姐妹俩一时有些茫然,一个小时后,两人几乎还在队伍的原地。工作人员指着努尔曼古丽的轮椅对努尔比耶姆说:“小姑娘,把你父母找来,帮你们排队、交钱。”

努尔曼古丽笑着说:“我们自己可以报名。”她推了推妹妹,两人决定兵分两路。努尔曼古丽继续排队交钱,妹妹则负责登记住宿。看着姐妹俩,工作人员相互点点头:“这是学校有史以来最与众不同的姐妹新生。”

报名、填表、交学费、领军训服,一个上午过去了,最大的问题出在宿舍上,宿舍被分到了四楼,两人还不在同一间宿舍。

看到努尔曼古丽一脸失望,努尔比耶姆笑着拉拉了她的胳膊:“新宿舍特别漂亮,我背你去看看。”

跟以往一样,妹妹先把一头及腰长发拨到胸前,然后在轮椅前背朝着姐姐蹲下来,把姐姐的右胳膊拉到肩上,一用力,姐姐的身子就离开了轮椅。

姐妹俩都是1米55高,妹妹43公斤,看上去却很有力,这个被同学戏称为“男人婆”的小姑娘,稍稍稳定了一下自己的身体,双腿站直,就将姐姐稳稳地背了起来。

“高考体检时称体重,我34公斤,不能长胖,不然妹妹就背不动了。”努尔曼古丽说。

中午没吃饭,从一楼爬到三楼时,努尔比耶姆的腿有些发软,她稍稍停了一下,又咬牙继续上楼。新宿舍宽敞明亮,姐姐满意地笑了,很快又问:“怎么没有电梯啊?”

其他同学看到这对姐妹俩,过来出主意:“去找找宿管科吧,至少解决以后不爬楼的问题。”努尔比耶姆没吭气,借口到楼下买水,跑到了宿管中心。听完姐妹俩的故事,科长带着她们,将她们安排在距离上课、打水、吃饭最近的宿舍楼一楼。

两个一路上学的身影

“她俩一起开始上小学,当时大的7岁,小的才6岁,不然没办法啊,她姐姐一个人连路都走不了。”陪同两个女儿前来报到的麦麦提·托合提玉素甫说。

麦麦提·托合提玉素甫告诉记者,因为年纪小,努尔比耶姆上一年级时,每天都得在妈妈的催促下才能起床,“那时是上四年级的哥哥背姐姐,她帮忙背书包,课间姐姐想上厕所,她就去找哥哥的女同学带姐姐去”。

周末,哥哥就扶着努尔曼古丽,让努尔比耶姆练习背,但每次都走不了几步。上小学二年级时,家里卖了几只羊买来轮椅,努尔比耶姆可以推着姐姐去上学,她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会背着姐姐上厕所。

到小学五年级时,努尔比耶姆已经可以熟练地推着姐姐上学放学,背着姐姐进出教室。“我的力气越来越大,吃饭的碗都换成了大碗,姐姐到现还是一小碗就够了。”努尔比耶姆说。

有一年冬天,雪后路面结了冰,爱玩的努尔比耶姆试探性地推着轮椅滑了两下,滑一次,再小跑几步。就在姐妹俩咯咯地笑起来时,努尔比耶姆一个不小心,轮椅竟脱手快速向前滑去,撞上路边的树翻倒了,姐姐被摔得趴在路边雪地里。“我赶紧把姐姐抱在怀里,给姐姐擦去脸上的雪,把我的棉衣脱下来和姐姐换着穿,姐姐却一点没生气,还用她的围巾给我擦雪。”努尔比耶姆说。

此后每到雨天、雪天,妹妹都背着姐姐走。就这样,小学、初中、高中,十余年的上学路上,姐妹俩的身影相依相伴,或背或推。

不想拖累妹妹的姐姐

“很难想像,妹妹这样一背就背了我这么多年。”努尔曼古丽说。

虽然坐着轮椅,但努尔曼古丽会做很多家务活,可以熟练地坐在轮椅上切菜、炒菜,有时她会说妹妹:“女孩子,还是学学做饭吧”,妹妹则反驳她:“我学篮球是为了让胳膊充满力量,有力气推你。”

初二那年结束,全乡初中撤到县城,姐妹俩要去离家13公里外的泽普三中住校读书。知道这个消息,努尔比耶姆很高兴,因为姐姐不用长时间坐轮椅往返了,但姐姐却哭了:“我的腿不能走路,住校的话,照顾我的责任全落到了妹妹一个人身上。”

在乡里读书的最后一个秋天,有天放学时下起毛毛雨,努尔比耶姆背着姐姐回家,“我们穿着单衣,风一吹阵阵发冷,为了能早点到家,妹妹走得很快,我心疼她,用手遮住她的额头,不让风吹。”努尔曼古丽说。

“当时姐姐趴在我耳边说了句 ‘学校搬到县城,我不想去读书了’,我以为她逗我玩,就假装没听见。”努尔比耶姆说。

没想到姐姐很认真,又对她说:“作为姐姐,我不能照顾你,每天还要你背我上学,不想再拖累你了。”

努尔比耶姆把姐姐从背上放下来,找了本书,扶姐姐坐好,毛毛雨还在飘,努尔比耶姆系好姐姐的衣扣,蹲在姐姐对面,看着她的眼睛说:“姐姐不读书了,我也不读了,姐姐干什么我就陪着姐姐干什么”。

努尔比耶姆告诉记者,姐姐从小就喜欢读书,成绩也很好,她很佩服姐姐,“我也想读书,更想一直陪着姐姐读下去,我这样给姐姐说了后,她再也没说过不读书的话”。

充满期待的大学生活

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姐妹俩谈起了高考志愿。

努尔曼古丽说,她喜欢当医生,可以帮人治病,而妹妹则讲了很多经济类知识,“我听得似懂非懂,觉得也很有意思,我们就约定,高中三年刻苦学习,成绩保持在班级前五名,争取考上新疆财经大学”。

“高中的课有些我听不懂,化学考试都不及格。”妹妹说,每天放学,姐姐都要帮她补习,回宿舍补习完当天的功课后再睡觉。

高三那年,姐妹俩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比舍友早起1小时,到操场路灯下先看一个小时的书,再去吃早餐。

高考那天,姐妹俩在同一栋楼考试,姐姐在三楼,妹妹在四楼,妹妹推姐姐到考场,再从一楼把姐姐背到三楼的考场,再到四楼准备自己的考试。高考结束,当同学都在商量填报哪所大学时,姐妹俩早就按照3年前的约定,在志愿表上填下了一样的内容。

高考成绩下来了,两人同时被录取,“我的分数比姐姐高了8分,这可是12年来我第一次考赢姐姐。”努尔比耶姆笑着说。

大学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努尔比耶姆推着姐姐去邮局取通知书,学校、专业一模一样,妹妹和一起取录取通知书的十几个同学挨个背了一遍姐姐。

两个女儿顺利考进大学,麦麦提·托合提玉素甫当晚做了抓饭庆祝。泽普县教育局得知这对姐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为她俩提供了助学金,每人5000元。

泽普县教育局局长阿布都艾尼·热合曼说,麦提·托合提玉素甫家是低保户,靠种地、放牧为生,而姐妹俩品学兼优,今后,助学金还会优先考虑她们。

“这个城市太大了,和我的家乡完全不一样。”努尔曼古丽指着宿舍窗外的高楼说,“大城市真好,真期待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不过毕业我还是会回去。”努尔比耶姆听到了,抿着嘴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


责任编辑:美文一生

原文地址:http://www./lzwz/131927.html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出处并保留本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