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七雄”由魏拉开帷幕,秦画上句号,为何先崛起的没走到最后

 人众众人 2020-09-17

前言

公元前453年,晋国三个大家族——赵、魏、韩发动了“三家分晋”,这也标志着我国春秋时代正式被拉上了帷幕,而战国时代也随之到来。这三家中,魏国地处中央的四战之地,但是魏国国君个个都发奋图强,四周的外患非但没有将魏国压垮,相反还成为了魏国崛起的动力。公元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自此,魏国成为第一个强盛而称雄的国家,“战国七雄”第一名也是魏国,但是为何,最先崛起的魏国没能走到最后呢?


三家分晋

魏国的方针

因为魏国知道自己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自己处于四战之地,完全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天险或者屏障,所以魏国的君主一直致力维护三晋联盟。虽然我们三家将晋国瓜分开了,但是这不代表我们三家就要兵戎相见是不是?但是和魏国的想法不同,三晋联盟其他两家——韩国和赵国两家之间素有隔阂,两家经常私下有些摩擦,而且都想要取得魏国的支持,毕竟这三家只有魏国实力最为强悍,但是魏国英明的国君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一直在两家中间周旋。

广告沉醉!老公用它后,每次坚持40分钟以上!

三晋联盟

魏武侯时代

到了魏武侯的时期,魏国国力已经到了一个巅峰,而且魏国又出了一个“战国四大名将”吴起,不仅杀的当时的秦国丢盔弃甲,还将楚国逼到不得不和秦国和齐国联合起来对抗魏国才能生存下去。这时候的魏国如果说自己是天下第二,那么绝对没人敢称天下第一。但是正是因为魏国常年征战,打的其他国家都非常的害怕,所以秦楚齐这三个国家铁了心想将魏国先按下去,所以魏国虽然兵强马壮,但是隐患早已经埋下。如果魏国下一任君主是一个开明的君主,那么倒还是有机会瓦解这三个国家对于魏国的阴谋的,但是命运偏偏和魏国开了一个大玩笑。


吴起

内斗

魏武侯之后,魏惠王和公子缓之间因为王位的问题爆发了内斗,虽然最后魏惠王成功上位,但是魏惠王这个人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庸君,魏国内部本就因为内斗的问题出现了很多隐患,魏惠王上位之后,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些隐患,反而仗着魏国雄厚的家底胡作非为,穷兵黩武,导致魏国国力迅速走向衰竭。而且这时候,魏惠王还将韩国和赵国得罪个遍,本来两个国家就因为秦楚齐这三个国家的离间之计弄得心神不宁,再加上韩国和赵国本来谁也看不上谁,都是因为魏国立场才勉强不惹事,如今魏惠王反而掉头和两国死磕了起来,所以“三晋联盟”顿时土崩瓦解。


魏惠王

尾言

就在魏惠王连年征战,抛弃盟友的时候,秦国刚刚经历过商鞅变法,逐步走向强盛。而一个强弩之末的魏国,和一个刚刚崛起的秦国,两个国家谁赢谁输也就不用过多猜测了吧。所以逐渐的,魏国就沦为了“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最后被秦国消灭,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商鞅变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