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季羡林:守护自己的天真,才是豁达人生的基础

 芸淡风倾 2020-09-17

小冒坚持原创的569篇  在书影音的世界里,重塑自己。理性追剧,感性阅读。

最近有很多初来乍到关注我的小伙伴,我猜测大部分都是因为剧评而来。

欢迎大家~~

其实我一直觉得,读书,看剧,旅行,写文字,热爱美好的人事物,体验不一样的人生,都是我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也是我分享的主旨。

平凡如我,大部分时间是按部就班的普通人,但可以力所能及,给自己创造出一个“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机会。

可以说,每年坚持的阅读量,才让我的剧评会多一分与众不同。虽然书评写多了,也不讨好,还容易掉粉。

这是我的小小任性,希望阅读可以成为更多人独处时,获得心理慰藉的方式。

所以影视剧评,书评之外,我也会穿插,职场感悟,生活美好的小分享,并不单纯只是娱乐型博主。

这也是个完全不恰饭,用爱发电的业余个人号。

希望大家有缘相聚,欢迎意见不同的互动。

有一天即使觉得关注无益,取关就好,但是我很开心能与天南海北的你们,有过短暂的交集~~

大多数人在2009年,季先生辞世的时候,刮起一阵悼念的热潮。即使并不清楚季先生到底有何学术成就,大家最起码的认知,是国学大师。

但其实,除了张冠李戴,将很多励志的名人名言,误传为季先生的语录外,大家更多是在以神话的崇拜目光,以及外界对先生的赞誉,来认识他。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北京大学副校长、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的著名东方学大师。

季先生的学术造诣和成就毋庸置疑,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他提出了“学术良心”的概念,对年轻学者的做人做事提出要求。

01 

平实平等看文化名人

我特别喜欢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文字。

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作高深,没有无病呻吟,也没有戾气抱怨。

他的生活,就仿佛没有烦恼,挫折,他总能用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眼睛,用发现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爱和暖,去慰藉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他遇到的朋友、老师、房东、邻居、偶然碰到的小孩,他都能看到人间的纯真、热情、友爱、执著、真爱。

在他的笔下,那些遥远的名人走下世俗树立的神坛,变得有血有肉,可爱可敬。

比如他和沈从文,多年以来,淡如水,但了解至深的君子之交。

遭遇不可抗力的变故,季羡林看到的就是一个乐观积极应对人生的坚强的沈从文。

他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转而研究起中国古代的文物来,什么古纸、古代刺绣、古代衣饰等等,他都研究,凭了他那一股惊人的钻研的能力,过了没有多久,他就在新开发的领域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那一本讲中国服饰史的书,出版以后,洛阳纸贵,受到国内外一致的高度的赞扬。他成了这方面权威。他自己也写章草,又成了一个书法家。

相较于我们遇到日常汲汲营营的琐碎挫折,就轻言放弃,感怀伤秋,经历过时代变迁的那一辈文人,显得更加从容淡定。

能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能做好,就绝不敷衍,认真对待生活里的每一天,没有辜负自己,也不必感叹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人生本就是,堵死一条路,总会有另一扇窗。

                           

02 

无风也无雨,看清也看轻

我没有别的本领,只能把自己的忧思从心头移到纸上,如此而已。

整个2020,从宏观到个体,从外界到自我,从四分之一的青年人生危机,到各种接连不断的意外不可抗力,我和很多人一样,万分复杂的情绪随着各种事情波动。

所以,每当我思绪繁多,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就会翻翻这些,真正的大师的文字。尤其是季先生的散文,短小精悍有意思,可能每次只需要两三分钟,完成一篇,内心都是一种平静和

与其去纠结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事,倒不如努力去发现一地鸡毛中,小而美的小确幸,不断给自己打气,更坦然面对荣辱得失。

1992年,他写一位丈夫去世后独自留在国内的德国老妇人——

孤独,因为其实和整个环境和文化格格不入;寂寞,唯一在身边的亲人离他而去;又不愿意打扰远在德国的女儿的生活,看似晚景凄凉。可是她依然很开心,甚至还继续照顾她先生的牵牛花,先生不在了,花一样盛开。

一篇篇触动人心的文章,一段段饱含真情却质朴动人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走下神坛的季羡林。

季羡林的一生满怀悲悯,无论是对人、对动物,还是对花木,哪怕对待无端的孤独寂寞都注入了无限的深情,他用每一根敏感的神经来爱着这个杂芜的世界。

一字一句见真纯,真的不假。

这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与超脱,用满满的爱来对待生命里所有的遇见,是他面对自己人生所有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良药,也是他留给世人的智慧财富。

                           


季羡林先生主张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让世界认识孔子。

他说:“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的礼物,希望全世界能够接受我们这个‘和谐’的概念,那么,我们这个地球村就可以安静许多。”

比如,他多次向探望的领导人探讨“和谐”的主题——“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好,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在物质已经极大发展的当下,内心的丰富是当务之急。

这是一个学者的胸襟和见识,和主动承担起的社会责任,是担得起“德学双馨”的评价。

他完全可以只做成功的学者,用全部精力关注研究和个人生活,但他一直坚持散文写作,走下所谓清高深奥的神坛,更接近生活的地气。

在我看来,散文,也是他与自己和解,在这个并不能事事顺心顺意的世界自洽的最好方式,然后透过文字,将这份大爱,传递给更多人,带来更多正面影响力。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不断地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并以身践行着天真生活。

天真不是幼稚,不是愚笨。

天真是一种成熟的超越,是了悟人间万相后面对世事的一种智慧抉择。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不违背自我。

我想要尽自己的努力,过好平凡的一生,用自己的坚持来守护自己的傻白甜。

作者:小冒,年读110+本书的资深追剧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