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诗行 高骏森 诗歌是属于年轻人的,花儿一样的年龄风儿一般的清扬。更是属于孩子们的,属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天真无邪,阳光烂漫。遗憾的是,现今中小学教科书中很少有现代诗歌的出现,作文时,更是拒绝诗歌。特别是进入了21世纪,学习压力大,网络的盛行,让太多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少接触大自然,一颗本该属于诗意的心就这样被隐匿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年龄是属于诗歌的,是属于春天的,这在我们国家,是多么的悲哀啊。 少儿因为没有成年人的复杂思想,也就没有人间的任何心计,更没有烦恼衍生,所以,他们的内心是美丽的,真诚的,善良的。但他们的身体却不成熟,如一棵在春天的泥土里刚刚栽下的幼苗,经不起任何风雨洗刷,这时候,他们需要人工的呵护才能顺利成活,最后长成参天大树。但在呵护的同时,也不能过于宠爱和溺爱,最终还得靠它们自己来面对天气适应环境。少儿的身体成长就如一棵栽在春天泥土里的幼苗,他们需要成年人的呵护,这份呵护除了长辈们适当的疼爱外,更重要的就是心灵的健康启航。因为,一个人心的成长是跟着身体的成长成正比的,社会之大,人心最复杂。而每一个成年人的复杂之心都曾经拥有过一颗天真无邪阳光灿烂的童心,但为什么曾经每一个人洁白无瑕的童心在长大后就变得千奇百怪,光怪陆离了呢?这就是人文与思想。曾经有一位研究医学的专家说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各行各业领域的人所研究的任何学术,归根结底都是在研究人学。可见,人是多么的复杂呀。 地球因为有了人才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且很短暂,最长不过百岁。但世界是永存的,永存的世界要想一直丰富多彩下去,就必须要由人去建设与创造,于是,生命的延续成了给这个地球增色增彩唯一的工具。而人的思想又都是从最初的单纯单一变为之后的多形复杂。多彩进步的世界必须是靠有正能量的人去建设与创造,但不是所有人的思想都是正能量的,就如这个世界,有阳就有阴,人也一样,有正能量也必然会有负能量。正负能量的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的,他们都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影响下产生的,这一过程中,生活与学习是决定一个人今后人生路的正反方向。生活可以简单的说成是家庭环境,也就是说他是在一个怎样的家庭背景中长大的,学习就是他所接受的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还有社会的教育如何。 少儿的思想单纯单一,所以,给他们教育的时候,只能从最简单最直白的地方入手入口入心入肺。他们不能和成年人比,复杂了,难以理解和接受,你所有的付出不仅没有任何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给他们幼小单纯单一的思想带来不良后果。 如何给单纯的少儿用单纯的教育给他们灌输今后复杂的人生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将看到的什么我们就对他们描述、表达什么,这叫做看图说话。看图说话这个词,相信每一个人都懂,更身有所感,这不仅在幼儿、少儿身上必用,在我们成年人身上也经常在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网络诗人们经常写得看图做诗其实就是幼儿、少儿们的看图说话。看图说话,顾名思义,就是摆在你面前的一幅画,看见什么,你就说什么,看见太阳你可以表达天是晴天,是白天,是光明的,温暖的,看见月亮你可以表达是晚上,天是黑的等等。 用逻辑语言给少儿们表达、描述,他们是很难理解和记忆的,如果用一种歌谣的方式来给他们表达、讲述,相信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前面我说过,少儿是属于诗歌的,是属于春天的。没有人不喜欢春天,没有人不喜欢诗一般的年龄与生活。 胡为民先生的这本诗集《春天的诗行》,就是一本为少儿书写难得可贵的好诗集,尤其是在当今网络泛滥,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的年代,以及教科书中几乎把现代少儿诗歌给删除了的一章给弥补起来了。诗歌最先本应是属于少儿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走,就连国家主席也不例外。所以,诗歌回到少儿的身上,是名副其实天经地义的。而少儿的诗歌又和成年人的诗歌是有一定区别的,现代诗歌在现代人眼里普遍被认为很晦涩,读不懂,琢磨不透,如果一首诗歌写得太容易懂了就被称为是断了行的散文或句子,不叫做诗。这说法虽然不是全错,但要看这句话你把它用在什么地方来说,如果把它用在少儿的身上,那么,这句话很显然就不对了。我们知道很多千古绝唱的唐诗其实都是儿童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李绅的《锄禾》,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这些唐诗几乎所有的少儿都会背,老师在给他们讲解的时候也是直译诗意,并没有给他们讲成年人那些非常复杂的东西,难道是语文老师也不懂诗人所要表达的当时心境吗?当然不是。只是这些不适合讲给他们听,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要听这些东西的年龄。但他们也并不是没有从老师口中对这些诗歌直译诗意中什么都没有学会。如李白的《静夜思》,成年人都知道诗人写得是自己一个人在中秋的夜晚羁旅在异乡对故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但在少儿的心里也会说诗人一个人在晚上睡在床上,看见月亮从窗子外面爬了进来落在地下,以为是下霜了,当诗人抬头一看,才知道落在地下的不是霜,而是月亮的光,这时候,他开始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了。通过他们对这些诗歌直译诗意的理解,渐渐的,他们就会对大自然,对季节的变化慢慢观察,随着时间,年龄的增长,所学的知识越来越深,所悟出的东西也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2015年4月15日杭州 胡为民,四川省苍溪县人,大学文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元作家网总编辑,《广元青年作家》主编,广元市读书与写作研究会会长,注册有个人创作工作室,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室主编。参加了巴金文学院2013四川省作家协会青年作家创作培训班学习。曾当过小学教师、乡干部、县工业作业办公室主任、《广元文学》和《利州少年报》责任编辑等,一直从事文学编辑、创作、组织工作至今。创作出版了广元文学史上第一部少儿诗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