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脸上泪水飘洒

 高骏森 2020-09-17
我的脸上泪水飘洒
张镭


张镭,男,笔名:阿容,原名:张龙桥,江苏宿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史记研究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著有杂文随笔十余部,长篇小说两部。 
1

日本作曲家平尾昌晃,是否来过中国?又是否去过虞姬墓?我不得而知。但不知为何,我却以为他不仅懂得了项羽,亦懂得了虞姬。

面对满坡上盛开的虞美人之花,平尾昌晃好像看见了我们的英雄泪水飘洒的脸庞。也许我们的虞美人的狂舞,可能正是一种喜极而泣;而那优美的舞姿,正是为了迎接英雄的归来!

只是英雄是否找到了他的爱姬呢?平尾昌晃有些怀疑。所以,在《虞美人花之歌》中,我们所见的英雄,一直在深情地呼唤虞美人的名字。

从英雄深切的呼唤中,我也认为,项羽与虞姬并没有相见。

为什么没有相见呢?我也说不确切。依照世俗之想,应该与他们各自的尸首分离有些关系吧?

实际上,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早已相见,并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也许叫天国,也许是我们不知的所在。

之所以更愿意相信,就在于有一个杜默哭项羽的故事在心底作祟。

2

杜默哭项羽的故事,已为许多人所熟知。说的是:和州士人杜默,累举不成名。因过乌江,入谒项王庙。时正被酒沾醉,才炷香拜讫,径升偶坐,据神颈,拊其首而恸。大声语曰:“大王有相亏者。英雄如大王而不能得天下。文章如杜默而进取不得官!”语毕又大恸,泪如迸泉。庙祝畏其获罪,扶掖以出。秉烛检视,神像垂泪亦未已。

阿容初读这则故事时,不禁为项羽像的垂泪而惊叹不已!伤感不已!从此,我相信了神灵,相信世间有许多东西是人类难以用他们微乎其微的的学识予以阐释的。即使有人作了阐释,也不能令人信服,有时分明是一种扯淡!

但仍有许多“有识”之人认为,项羽像的垂泪,不过是传说而已!神话而已!当我对此信服并表示感动的时候,他们却笑我迷信到了极致。

正是缘于我对项羽神像垂泪的坚信不疑,才令我相信项羽是应该能够找到他的爱姬的。一个失意文人的酒后之哭,尚能勾起英雄的垂泪与同情,为什么不能以他的英灵找回丢失的爱姬呢?

如果(一切只能如果了),英雄的英灵真能显灵,那么,找回虞姬就不应是一件困难的事。而照此设想,那开遍坡上的虞美人花,是否正是虞姬欢乐的诉求?还有那近乎疯狂的舞蹈,是否也是虞姬最幸福的传达?

倘若是,那阿容真为他们而高兴!因为,我对于他们长达二千余年的异地分离一直深怀歉意与不安。我曾幼稚地想以招魂的方式促成他们的团聚,又以各种文字表达我的关切,但直至今日,我仍然无法知道他们是否见了面?

当我把这种新的想法传达给远在东北的朋友时,朋友却说,尸首分离的人是不能相见的。这话如同一记炸雷,把我刚刚浮上心头的喜悦或曰希望深重地击碎了!而令我想象不到的是,这一次,我真的很受伤!一如项羽,有谁能够知道他那颗受伤的心灵该有多么苦痛呢?更悲伤的是,他的伤情很重,并不时地发出呻吟,却无人倾听,也无人可倾!

3

可我愣是不明白:为什么就找不回爱姬呢?尸首分离的人真的就不能团聚?

民间有“合葬”一说,那项羽与虞姬可否“合葬”呢?我寻问当地的一个文化长者,他回答说:当然可以。“问题是”,他说,“谁来操办呢?”我说我能操办吗?他说,你肯定操办不了!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而且,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声音。

如果个人不行,那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呢?该能够的吧?这些年不是很流行祭祖吗?从伏羲、大禹到黄帝、尧帝、仓颉……从浙江、河南到山西、陕西,祭祖活动盛况空前,为何我们就不能祭一次项羽呢?

4

又一次想到平尾昌晃。在创作《虞美人花之歌》时,我相信,在平尾昌晃的眼睛里,他一定看见了项羽站在开遍了虞美人花的坡上,泪水飘洒。而当我写作此文时,我却仿佛看见了作曲家平尾昌晃的脸上,飘满泪水。

是的,面对开满坡上的虞美人花,泪水飘洒的何止只有项羽?平尾昌晃会泪水飘洒,阿容也泪水飘洒——某种程度上,阿容的泪水应比平尾昌晃流得更多!这不仅因为英雄为阿容的老乡,更在于阿容对英雄的解读,肯定要比平尾昌晃,更为深厚!

实际上,当坡上开遍虞美人花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泪水飘洒。



        本公众号保证此广告信息真实有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