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作谈:根在远安,情在远安

 高骏森 2020-09-17

根在远安,情在远安

——歌词《远安,远安,我的远安》背后的故事

                     龙琼

       似乎是不经意间,在人世就走了四十个春秋。细算来,除了在外地读书、打工几年,我的人生轨迹,就像一个圆,圆点永远停留在远安东北一个名叫福河的小山村。而我,就一直在远安这一方多情的土地上,转来转去。

        父母是地道远安人,后 来我东南西北走了一大圈回来,依然选择了在远安成家。丈夫、亲人都是远安人,生在远安,根在远安,只怕这辈子,平凡如我者,也会终老于这一方生养我的水土了。少时家贫,于是特别羡慕外面的世界他乡的风景,及至在人间打拼、磨砺多年,也有幸走过和看过了许多比远安富裕、比家乡繁华的都市和山水,回过头来,发现自己最爱的,依然还是脚下这方不太完美、甚至还有许多这样那样缺憾的名为远安的山城。

        父亲是四野老兵,出生于民族曙光诞生前夕,成长于家国风雨飘摇之际,一生命运多舛。尤记少小时,望着满天星斗,在父亲的膝头或是怀里,一把蒲扇轻摇,听父亲讲远安的历史风烟,讲远安的风土人情,不知不觉间,就眨巴着小眼满足的笑着睡去了。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做父母的女儿,那是人一生最幸福的事情。这,也是我对远安家乡最初的认知与启蒙。后来读映泉老师的桃花湾、《神示苍生》;读善良老师《母亲的世界》;读继尧老师的《漳河兄弟》,追忆前世今生,那是我对作为家园的远安的另一种方式的解读和感悟。

        人生路上,且行且歌。少女时痴迷文学,奢望着纤笔一支,书世间波涛风云,写人生悲欢离合。然庸者如我,相夫教子或许是每一个俗世女子的宿命。有意无意间,许多年少的梦想都消失殆尽,而今好儿子是养成了,可好文章呢?青春梦呢?很多时候感觉到一种遗憾。然而,想到是生活在亲情乡情的温暖中,是生活在故乡的怀抱里,也便释然了,于流年,我只是一个过客;于远安,我却是她前世今生永远的女儿。也只有我的远安,我的家园,才能给我这样的一种荣光、幸福和机缘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我想回答永远都是一样的:因为,作为儿女,对这个名叫远安的乡土,我亦爱的深沉。享受着远安早春的暖阳,沐浴着漳河峡谷的劲风,在远安河口,一个名叫龙琼的女子,写下如上文字,算是对生养我的乡土、我一生爱恋的远安的一种永远的纪念。

 

龙琼,属龙生人,远安大山的女儿。看山,看水,看人世浮沉,知性而恬淡。对生活和亲人朋友,有太多的遗憾和感恩。本职工作为医患者之病痛,爱好文字,偶尔涂鸦。不求名利于尘世,只求无愧于素心。与世无争,最幸福的事是生于远安,爱于远安,今生亦将长眠于远安。


 

文学与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